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_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_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  相似文献   

2.
24.(19分)如图1,质量为m1的物体A经过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相似文献   

3.
2005年高考理综(浙江卷)第24题如下:如图1,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二轻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与弹簧相关联的物体的平衡问题【典型特征】弹簧的弹力是变力,弹力的大小随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缩短)发生变化,分析弹力时应注意弹簧是伸长还是缩短,还应注意弹性形变不是突变,它有一个形变过程.例1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B,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体C.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A竖直地放在物体上面,其下端与物体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受的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D竖直向上拉伸多大的距离?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弹簧B可能存在两种情况.(1)末态时,弹簧B被压缩.初态…  相似文献   

5.
一、巧选直角坐标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为:(1)选取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建立直角坐标系O—xy;(4)依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其中巧选研究对象和巧建坐标系对解题是十分有益的.【例1】如图1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A放在斜面上,轻弹簧的一端与斜面相连,另一端与A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当斜面静止时,弹簧伸长1cm.若斜面以3米/秒2的加速度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求当A与斜面重新相对静止时,弹簧被拉伸的长度.解析:物体A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静止时,以x、y为坐标轴,则有:mgsinθ=f=kx.代入数据得:k=500牛/米.加速…  相似文献   

6.
题目:(19分)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质量为(m1+m2)的物体D,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国理综卷物理24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和运动过程的分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分析应用,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较难的题。以下是该题的四种解法与分析。试题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经一轻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区某地高中物理统一测验时有一道题:“质量为m的物体A,在离平板B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打在平板B上(图1)。平板的质量也是m。装置挂在弹性系数为k的弹簧上。求碰撞后弹簧的伸长度s。(设物体与平板间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弹簧和金属框的质量忽略不计)。有人给出这样的“参考答案”解:∵ A碰撞前速度V~2=2gh ∴V=2gh~(1/2),设A、B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_1,则有mV=(m m)V_1,那末,V_1=(m(2gh)~(1/2))/2m=2gh~(1/2)/2依据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有2mgs 1/2(m m)V_1~2=(1/2)ks~2 ……①  相似文献   

9.
一、简谐运动类考题 例1[新题](2008年四川)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有质量分别为m和1/2m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阶段,借助于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在直径上投影的方法,可导出简谐振动的周期T=2π(m/k)~(1/2)。此式应用在不同的振动装置中,其规律是不同的: (一) 在弹簧振子的振动中,式中m表示振子的质量,k表示弹簧的倔强系数。由于两者皆是系统内在的固有因素,所以它的振动周期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条件变化时,起变化的只是它的平衡位置,而振动周期是不会变的。例如,一条原长为1_0,倔强系数为k的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结着质量为m的小球。当它竖直悬挂且小球处于平衡位置  相似文献   

11.
题目(江西卷第24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优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行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12.
应书增 《中国考试》2000,(10):16-17
第3题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_1,后来变为 r_2,r_2T_1(C)E_(k2)>E_(k1),T_2E_(k1),T_2>T_1  相似文献   

13.
1.条件开放例1 如图1所示,S1、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研mb的两个小物体,ma>mb.将弹簧与物体  相似文献   

14.
题1 (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优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15.
<正>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解决一些物理难题的金钥匙。在动力学问题中,运用机械守恒定律往往可以使过程分析简单化。其解题的一般步骤为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和做功情况→判定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确定初末状态→根据E_(k1)+E_(p1)=E_(k2)+E_(p2)列式计算→结合结果进行必要说明。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很多物理习题中,发现都有这样类型的习题:如图l所示,质量都为m的两物体A和B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质量忽略不计的水平弹簧连接着.把它们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_1和F_2分别作用在A和B物体上.方问如图所示,且F_1>F_2.则弹簧的压缩量为( )  相似文献   

17.
赵坚 《物理教师》2003,24(7):13-13
题目 如图1所示,弹簧的一端悬挂一物体,另一端用手固定,则放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 观点1: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零。 理由:放手的瞬间,弹簧没有收缩,弹簧弹力不发生突变,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力情况与放手前相同,所以物体仍处于平衡态,物体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观点2: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江苏物理高考第5题: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_1慢慢变到r_2,用E_(k1),E_(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 A.r_1r_2 E_(k1)E_(k2) D.r_1>r_2 E_(k1)>E_(k2) 解析假设轨道半径不变,卫星受大气阻力作用使线速度减小,因而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而提供的向心力(万有引力没变)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所以卫星将  相似文献   

19.
金彪 《中学物理》2011,(2):62-63
某杂志中有关《非轻质弹簧问题的分析》一文推得“一质量为m的弹簧与物体M(视为质点)组成的一个‘弹簧振子’,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xM+m/2/k”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动能定理描述的是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W =E_(k2)-E_(k1).对于动能定理的理解,首先要明确三点:①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是使物体的动能发生了变化;②力对物体做功是个过程,因此动能定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