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明治政府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波三折。但最终建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近代教育体制,为维新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明治政府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波三折,但最终建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近代教育体制,为维新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1868年,在倒幕战争中登基的年仅十四岁的睦仁天皇,发誓要在日本打开一个开明治世的时代,从此,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明治维新开始了。“殖产兴业”政策就是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它与“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同为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殖产兴业”的基本内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直至动用国库资金,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成长。这一政策的成功推行,使日本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进而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一、“官营示范”和“技术移植”“殖产兴业”政策在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有些人贬低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作用提出异议,认为: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远非局限于科技、文教和风俗习惯方面,而是整个维新时期,指导日本人民全面学习西方文明并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总方针和总政策;通过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使日本明治维新得以成功,从而走上了富强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有些人贬低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作用提出异议,认为:日本“文明开化”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远非局限于科技、文教和风俗习惯方面,而是整个维新时期,指导日本人民全面学习西方文明并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总方针和总政策;通过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使日本明治维新得以成功,从而走上了富强之路。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文明开化"使得日本女子教育获得合法性。女子接受中等教育,女子师范学校、教会女子学校、女子专门学校相继开办以及女子留学教育的开始,为日本女子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它普及了女子教育思想、确立了女子教育制度、奠定了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为儒家文化圈其他国家效仿。  相似文献   

7.
"开"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它是词汇系统中活跃的一员。纵观"开"的语义演变,发现"开"与其前面的动词发生了词汇化,产生很多新词。造成"V开"词汇化的动因主要是韵律和高频使用两方面。"开"作为单音节词有进一步语法化并演化成类词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夏目漱石在早期三部曲之一——《三四郎》中,通过小川三四郎在东京大半年的学习经历和心路历程,犀利地批判了明治社会单纯模仿西方的种种浮浅的所谓"文明开化"的现象,指出在向西方文明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丢弃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否则将会沦为西方文明的附属物。  相似文献   

9.
作者分析了近代日本政府把兴办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的原因 ,阐述了明治政府“教育立国”的具体做法及成功之处 ,并认为近代日本政府这一举措对发展中国家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在革除各种封建制度方面,摆在新生的明治政权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待、解决幕府时代遗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封建士族阶级。明治政府最终通过经济收买、政治压力、军事行动等恩威并举的手段改造了这批原属封建阶级的骨干队伍,使他们由原来的对抗力量转化成为日本现代化的先锋力量。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各国经济都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当首推日本。如1872年,日本全国有纱锭8000多个,1913年增至38.5万个;煤产量从1874年的20万吨增至1913年1580万吨;生铁产量从1880年的1.6万吨增至1913年的25万吨。炼钢业从无到有,1913年产量达到24万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化政府”和“政府企业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地方政府企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地方政府企业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分权化的财政体制与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地方政府财政危机、GDP导向的绩效评价体制、片面的发展观和不完善的监督体制。破解之策是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和绩效评价体制,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13.
里根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与其前任迥然不同的“新”教育政策,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强烈反响和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了解并掌握当前美国教育政策的新特点和新动向,对我们深入研究美国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 1981年初,里根一上台就提出,要改变自罗斯福当政以来持续长达五十年之久的“大联邦政府”的状况,将原属于联邦政府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英国虽然成为战胜国,但其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国际上,经济一落千丈,政治也被美苏争霸的大环境所束缚。这使英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了极其严重的伤害。到撒切尔政府时,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不可收拾,因此,振兴民族精神、恢复英国日趋下降的国际地位,就成了撤切尔政府对外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许艳敏 《语文知识》2012,(3):106-108
V开是一个构式,该构式根据语法化的程度,呈现多种构式意义,但是都有一个一致的原型构式义即某种力量致使某物发生变化。构式语法化的机制是隐喻,在V开中为结构隐喻。V开构式的语法化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在语法化过程中,V开构式內部的紧致度增加,与此同时,开逐渐虚化为标记。  相似文献   

16.
政府政策执行力建设是一个国家政令畅通,上行下达,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促使国家既定政策在各地区和各部门确保执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通过科学地制定政策、法制化地执行政策,以及构建政府政策的执行文化,逐步加强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建设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系统的课程改革即是学校文化的革故鼎新。耐斯等人的研究发现:课程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各种因素并非独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交织在一起,综合地体现在每所学校的具体环境中。这种“综合个性”就是学校文化。而文化具有不断自我否定与超越的本然特征。它的创新与发展必然触发与促进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与文化创新相随而生,相伴而行。  相似文献   

18.
论政府的非管理化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人类已经发明过两种行政管理模式,一种是统治行政,另一种是管理行政.统治行政是传统等级社会中的行政管理模武,管理行政产生于近代社会,并在本世纪最终确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表明一种新的行政模式的出现,即"新公共管理”,它的变革意义在于政府的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在哲学的意义上,新公共管理在主体与客体、权力与服务、效率与成本、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等许多方面实现了中心与边缘的位移,并力图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行政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20.
明治初年,福泽谕吉、津田真道、西周等启蒙思想家认为儒学不仅是落后于时代的虚学,而且也是一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意识形态。明治启蒙思想家由痛恨儒学发展到轻视中国。在他们的笔下,清末的中国人被描绘成一个保守、排外、性格残忍的民族,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蔑视中国的风气。但是,福泽谕吉独具慧眼,对中日两国的社会结构加以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即由于中国社会的权力和权威都集于皇帝一身,所以人们头脑僵化,缺乏社会改革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