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侧面,单个经济事实的多侧面,受众需求的多侧面,受众信息生活的多侧面,等等,都要求我们的经济报道思想与之相适应,即在真实、全面地反映客观实际的前提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鉴于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本文提出并论述全方位意识这一新课题,以期有助于克服经济报道的片面性,更有实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一) 片面性,几乎成了新闻宣传中的一个顽症。说它是顽症,一是因为在新闻宣传中,还没有哪一时期它不曾出现过,它具有经常性;二是在纠正了一个时期的片面性之后,往往又会出现另一种片面性,它具有反复性。这一顽症,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党报的威信,有着严重的危害。在思想上、在思想方法上、在认识论上总结经验教训,清查新闻宣传中产生片面性的原因,研究从根本上克服和  相似文献   

3.
(一) 经常按照实际生活发展的情况来检查新闻报道中有没有主观片面性,对于一个人民的新闻记者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它可以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使自己的新闻报道更密切地联系实际生活,更好地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新闻报道中的片面性,是从两个方面来的。一方面是因为报道方针不明确所引起的;一方面是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来的。以往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报喜不  相似文献   

4.
报喜不报忧,一直是我们的新闻为受众所诟病的顽症。这种新闻多了,会使人的认识出现片面性,总觉得周围一片光明,万事大吉,从而产生怠惰自满情绪,渐渐失去责任心和紧迫感,导致事业的动力衰退。更值得警惕的,是那种报喜未必真是喜的新闻,它可算是假新闻中最具欺骗性的了。这种新闻即使败露了,也不会引起人们的肝火。拿它和报忧未必真是忧的新闻所引来的麻烦相比,简直有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大潮撞击着人们传统的思维定势,使得人们在认识问题时变单一因果思维方式为越来越多使用复合因果思维方式。为适应人们思维方式变革需求,新闻报道也一改长期单一因果思维的结论式报道一统天下的局面,运用复合思维方式写出的思辩性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端。这种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的报道多侧面、深层次地反映社会现实,避免了单一因果式报道容易出现的片面性。象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鲁布革冲击》等思辩性报道,以宏大雄浑的气势、新颖犀利的观点、深遂广阔的新闻内涵,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道道新闻冲击波。今天,思辩性报道已被各类报刊和广播、电视普遍使用,它已与其它类报道一样,共同为繁荣我国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6.
这里提出的多侧面报道问题,应属于新闻工作基本策略思想的范畴。它既涉及基础理论,又包含应用理论和具体业务。它既是现实中较为迫切的问  相似文献   

7.
立体策划是根据重点报道的特点提出来的。重点报道可分为两种:一是单项重点报道,涉及的事物比较简单;二是多项重点报道,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单靠几篇报道很难反映它的全貌和内涵,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甚至加以解剖来反映。多项重点报道的特征决定了对它的策划也必须是立体的。实践告诉我们,立体策划正是打开重点报道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把握大局选好题目 重点报道当然应围绕大局服务中心选题目做文章。如经济宣传尤其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宣传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一个主题,搞活国有企业是党和人民关注的一个焦点,能不能搞好国有企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事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的政治问题。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困难仍然很多,许多群众疑虑很多,更需要我们积极审慎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焦作日报编委会针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程的宣传,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立体策划。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是新闻失实的一种,而且是很常见的一种表现。为了引起警觉,防止新闻失实,认真分析一下报道的片面性问题,实在很有必要。 (一) 井蛙观天和瞎子摸象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片面性。可是,有的同志在搞报道时,往往犯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以个别代替一般等毛病。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农民的生活不断提高,出现了万元户。如果报纸大搞万元户报道,一来二去,越来越多,不免使人误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工作》1989年第1期上刊登了李锡初同志的论文“确定核心期刊的两种方法——加权综合法,模糊线性加权变换法”。拜读之后,受益匪浅。这两种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各种确定核心期刊方法的片面性。它从事物具有多种属性,多个侧面,各个侧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且各自的重要程度不一的客观事实出发,将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从原来只考虑单一因素扩展到多因素的综合考察,利用那些表征期刊重要性的多种主要因素,较全面地测定出核心期刊,使核心期刊的确定率大为提高,不失为一种确定核心期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唯一的科学方法。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学好唯物辩证法,并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防止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目前一些新闻报道存在片面性的情况来看,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新闻报道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力戒新闻报道的片面性,这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过去往往从思想方法上讲得多,从具体的报道方法上讲得少,片面性仍难避免。比如“典型宜多,综合宜少”的局限性就值得我们研究。“典型宜多,综合宜少”是我们新闻报道长期采用的一个方法。使用这个方法,各种各样的典型大量地占领了报纸阵地。不可否认,这些典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综合宜少”,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一些站得高、看得远,  相似文献   

12.
1990年第二期《中国记者》发表的《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一文,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此文认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同“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性有关系,开头就说:“力戒新闻报道的片面性,这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过去往往思想方法上讲得多,从具体的报道方法上讲得少,片面性仍  相似文献   

13.
周庆 《传媒》2000,(10):33-34
重大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它是多头绪、多侧面,甚至是多主题的,报道的所有手段都用得上,从媒体内部协调和外部竞争的实践看,都需要策划。那么,采访前的策划是否符合新闻规律呢?如果符合,策划的空间又在哪里? 我们先看看新闻界的现状与实践。 最近一两年,新闻舆论界有两个词在流行。一个是创意,另一个是策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注意变革思维方式,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变革思维方式呢? 变微观思维为宏观思维深度报道是相对于一般反映性、动态性报道而言的。深度报道是一种重大新闻事件或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问题的报道形式。它要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与剖析。因此,写深度报道,就要从传统的微观思维圈子里跳出来,总揽全局,挖掘出新闻事实,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在广阔的背景和时空大跨度中,在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中,突出和深化报道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我们:“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记者,在从事新闻采访过程中,也要善于把握重点。也就是说,要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下功夫,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这不仅是反映一个记者的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反映一个记者的思想认识问题。看待事物,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切忌片面性,“绝对化”。新闻采访也是一样,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要善于从不同的侧面,找出其中的侧重点。我就以下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叶明生 《军事记者》2005,(12):24-25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介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它是记录历史进步轨迹.多角度、多侧面展现经济和杜会发展成果的一种报道形式。常期以来.我们的成就报道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报道传播的效果。例如报道中“百姓视角”的缺失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是西方新闻传媒竞争的产物。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新闻事态,相对于动态性报道而言,是对事件、事态做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立体报道”方式。它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对新闻事实作出解释和分析,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和深层内蕴,追踪与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精心策划、组织庆祝建党80周年报道是各媒体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刊发这组报道旨在提供借鉴,互相启发,推进报道,共同迎接7月1日的报道高潮。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又称“问题新闻”、“热点新闻”和“释析新闻”,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它通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或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描写与剖析;尽可能地报道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方方面面,突出和深化主题,从而增强报道的广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