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喝醉酒的德国人,手拿一个空酒瓶,摇摇晃晃地在街上闲逛。突然,他看见了一个垃圾箱,然后努力睁开眼睛,看了看垃圾箱的分类标识,最后他才把酒瓶准确地扔进了垃圾箱。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喝醉的情况下,自控能力是很差的,但他依然没有忘记垃圾要扔进垃圾箱并且分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有着非常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去德国探亲,那里的异国风情让我眼界大开,不过让我感触更深的,还是德国人对孩子的"善良教育"。在德国,孩子出生后,父母最需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爱心,即"善良教育"。德国人对孩子的"善良教育"首先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很多的德国家庭中,都有小猫、小兔、小狗、小金鱼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并不完全是家庭宠物,而是父母有意为孩子准备的"实物教材"。父母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喂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相似文献   

3.
18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陈鹤琴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和儿童教育事业。1923年春,他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园——鼓楼幼稚园。他是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先行者。陈鹤琴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他有关习惯的某些思想和论述,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习惯贵在从小培养 陈鹤琴认为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就加以训练和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的,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  相似文献   

4.
唐若水 《教师博览》2013,(10):41-41
<正>德国民族的守纪律讲规矩举世闻名,无疑这和德国孩子从小就接受系统、正规的"规则教育"息息相关。而实际上在德国人看来,"规则教育"既是对孩子"意志力"的训练,又是德国式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德国孩子又是如何在家长的引导下学"规则"的呢?早早开始。早在孩子尚不满周岁而只会在床上乱爬打滚时,家长就会用手  相似文献   

5.
传统德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20世纪前,一个听话、守纪律、讲规矩的孩子是一个好孩子: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家长有权决定子女的前途。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从而促使德国家庭教育目标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庞泽欣 《留学生》2014,(20):24-27
正Louis,21岁,"看东西"网站创始人,毕业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中文系在读,热爱水球和游泳"看东西",kandongsee.com,是一个为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西方文化、教育资讯的平台,正如它糅合了中文和英语的域名一样,它的运营团队也是一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高校的大学生。Louis是"看东西"的创始人,自称"算是半德国人半美国人"——他的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美国人。从小在伦敦长大,13岁进入伊顿公学,17岁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7.
幼儿是未来地球的主人,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从而逐步养成幼儿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充分认识和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讲的就是从小就要加强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促使孩子从小就树立起自信心。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专家魏书生反复阐述: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个好教师就看他培养学生多少好的习惯。魏书生之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使他的学生具有那么多良好的习惯,最根本的是他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很多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在学习研究落实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注重对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强化,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一、说的习惯魏书生说:“说,是一个人整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每天都在说在讲,怎么说得明…  相似文献   

10.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视环保的国家之一。德国人对孩子的环保教育早在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并卓有成效地渗透到整个儿童时期。友人在德国的房东家里有一个四五岁、还在上幼儿园的男孩,名叫施瓦茨。新学期开始时,他领到了一本深绿色封面的“绿色记事本”。这不是一本学习认字、写字的练习本,也不是一本普通的看图说话的画册,  相似文献   

11.
陈姗 《中国教师》2014,(2):88-89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的。习惯看似虽小,但它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它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不好的习惯也能葬送一个人的前程,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必修的功课。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期间的习惯教育尤为重要。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培养小学生的习惯方面下足了功夫。五一小学秉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主张从细节抓起,将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家”这个字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和谐、温馨、求知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必将对孩子的成长起积极作用;争吵、繁乱的家庭环境,必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消极影响。在我们日渐注重家校合作教育的同时,是否注重了家长的自我教育能力对孩子的影响?我班陈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母亲两年前离开了家,父亲经常酗酒,喝醉后就不让他睡觉,只要他成绩不好就打他,甚至让他站到半夜才睡。老师们给了他更多的关爱,使他在老师们身上得到母亲无法给予的爱,孩子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每天来到学校都…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我们判断一个人正确的教育思想有没有真正确立,不仅看他对教育怎样认识,更要看他的教育行为实践。谈到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很少有人不认帐,但到了实践中,不少人却总感到转变观念不那么重要。一、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而不是口号...  相似文献   

14.
社区教育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社区是现代孩子生活的一个大环境,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将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不仅幼儿园,有很多家庭也都开始重视利用社区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从小就融入到社区这个大环境中去,让他在亲身体验中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袁兴智 《南昌教育》2004,(12):19-20
教育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用无穷,是人生巨大的财富。养成教育,它是关怀一生的教育。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他终身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年龄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楠杨 《家长》2012,(5):16-17
德国 德国人特别守时。德国父母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约会要准时到达的习惯,只有按时赴约才是对对方的尊重。约定好的时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孩子无论是应邀到别人家做客,还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  相似文献   

17.
肖芸 《陕西教育》2005,(10):48-51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含义之一便是从孩子儿时的习惯推测他的将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有没有好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8.
肖贺 《家教指南》2009,(7):31-31,40
德国人十分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他们根据小孩模仿能力强、注重形象思维的特点,把爱护动物作为对他们进行“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德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小时候连动物都不知道爱护、长大了心地也不会很善良。他们甚至认为: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会缺少爱心,弄不好还会有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19.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视环保的国家之一,而德国人对孩子的环保教育早在他们刚刚进小学时就开始了,并卓有成效地渗透到整个童年期。法兰克福一名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和他的同学们一起,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看上去有点特别的绿色封皮的"绿色记事本"。  相似文献   

20.
正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更新了教育观念,学会了诸如:“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有些家长便认为只要孩子快乐,不管孩子做什么,做法是否得当,只要他觉得高兴就任由他去做,甚至鼓励他去做就是赏识教育。不料,这些所谓的“赏识”,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