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时,不但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而且还力图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一、调动已有知识,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如音乐作品《狐狸与兔子》,欣赏前我告诉小朋友其名称,欣赏后我问他们哪一段是描写狐狸的,哪一段是描写兔子的?孩子们很容易地辨别出来了。然后我再问:你们怎么听出来的呢?有的说,小兔子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很活泼,所以,轻快的音乐就是描写小兔子的;狐狸很狡猾,总是偷偷摸摸的,  相似文献   

2.
张友君 《学语文》2011,(1):20-20
【教学设想】这是读本上的一篇音乐评论,作者详细地描述了《五月的鲜花》这首音乐的美妙旋律与深刻内涵。这篇文章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文中有很多对音乐的描写很生动,偶尔抽出一堂课出来让学生品味欣赏、学习作者如何化抽象为形象的,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叙事艺术上,是唐诗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尤其是它对音乐的描写是非常成功的,因而给读者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以下是笔者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叙事艺术上,是唐诗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尤其是它对音乐的描写是非常成功的,因而给读者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以下是笔者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一个音乐盛行的时代,唐诗对当时各种精妙的音乐作了大量出色描写。本文以借鉴唐诗创作法式为旨归,从音乐表现的角度切入,以涉及音乐的唐诗名作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唐诗在音乐描写上的成功经验和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于在语教材中选入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刘鹗的《绝唱》等作品,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它们在学和音乐这两种影响最广泛的艺术门类之间架上了彩虹桥。当代中学生虽然对音乐(主要是通俗歌曲)很“发烧”,但对于音乐的鉴赏、感悟和描写能力还相当欠缺,综合音乐素质并不乐观,王蒙等作家的这类作品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琵琶行》的音乐描写,是成功地运用了空白艺术。既注意了对音乐本身描写的留白处理,又对听众的反应做了虚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同为乐府古题,又均有十分出色的音乐描写,但因作者的个人才情、生活遭遇不同,两首诗在音乐描写方面呈现出迥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盛唐诗人李颀以边塞诗著称,赠别诗也颇为后人所传诵。而他的几首描写音乐的诗,从题材、艺术手法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诗歌宝库,并对韩愈、白居易、元模、李贺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唐诗描写音乐的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歌与音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前者是语言艺术,后者是声音的艺术;前者诉诸视觉形象,后者凭借人们的听觉。音乐表达思想感情的演奏旋律,对于直接欣赏音乐的听众来说,是具体的、可感的,而对诗歌读者来说,却是间接的、抽象的。运用文字语言描写音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效果,不仅要求诗人有音乐…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音乐,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文学作品,有直接描写音乐的,有间接描写音乐的,还有关于音乐理论问题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音乐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1.
音乐赋是一种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文学作品.汉晋音乐赋在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同时,也担负着政治教化与娱乐两大社会功用.汉晋音乐赋的政治教化功用常与"移风易俗"的伦理说教联系在一起,并试图通过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描写,来净化人心,从而有助于立身、立国.同时,汉晋音乐赋也注重追求音乐的娱乐功用,描写乐舞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在汉晋阶段,音乐赋的这两种功用常常交织在一起.到了六朝,音乐赋的娱乐功用渐渐取代了政教功用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2.
李俊 《现代语文》2005,(2):109-109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因其对琵琶声的出色描写而流传至今,成为文学史和音乐史上的千古绝唱。《琵琶行》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处理好教材中音乐描写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篇课文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郑媛媛  孙治学 《现代语文》2007,(10):114-115
一篇《琵琶行》便可以让诗人名垂千古,在中国古典诗歌描写音乐的佳作中,《琵琶行》与《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堪称“三足鼎立”;《琵琶行》有三次关于音乐的描写,我们称之为“三弹琵琶”,第二次音乐描写是此诗的重要内容,也是三弹琵琶中最精彩的一次;《琵琶行》之所以卓绝千古,是因为诗中有“三绝”,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应是第三绝,诗人以一颗伟大的爱心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4.
听音乐,能给人以身心的享受,情操的陶冶,但用文字把所听音乐描摩下来,给读者以美的艺术感染力,却实非易事,但这却是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训练环节上,我采取了如下步骤: 自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描写很有特色,品读该诗时,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描写音乐的几种方法:1.通过演奏者的演奏动作写音乐特点。如“转轴拔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  相似文献   

15.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用语不多却能尽显音乐的妙处,把无形的抽象的音乐变为有形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为此,诗人们采取了许多手法。本文就这一问题,分析了几首诗歌以期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殷业同学问:声音没有实体形象,而且转瞬即逝。但读过《明湖居听书》之后,总觉得对白妞的演唱描写得很具体、很生动。作者是怎样独辟蹊径描写音乐的呢? 《老残游记》的作者对王小玉演唱魅力的描写确实是煞费苦心的。在课文节选的文字之前,作者就对白妞的说书作了一系列“耳闻”性的渲染和铺垫、(参见“文史博览”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的开头部分,在白妞出场之前,作者依然先从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以及观众的议论来铺垫烘托白妞的演唱技艺,接着才是从出场、演唱和反应三个方面着墨,来正面描写白妞高超的演唱技艺。而体察、领悟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演唱的,确实很有意思。音乐本来是诉之于人的听觉器官的,不是实体的存在。如何使听者明其妙,未听者也知其妙,这确实需要娴熟的表现技巧。作者为了清晰地表现没有实体形象且转瞬即逝的声音美,首先根据白妞演唱时声音的或高或低、  相似文献   

17.
《锦瑟》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这首《锦瑟》诗前人解释很不一致。宋人有音乐说(见《湘素杂记》),清人何焯、汪师韩等人持自伤说,而冯浩、朱彝尊等人则持悼亡说。笔者以为:《锦瑟》是一首自伤身世的音乐诗,或者说用描写瑟的音乐来自伤。诗的第一联描写瑟的不同寻常以及开始弹奏思华年的音乐曲调。中两联是瑟的音乐。最后一联是音乐结束后作者的感慨。这样,前人的自伤说和音乐说合而为一,这才是这首诗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8.
韩愈描写音乐的诗篇不多,但是一首《听颖师弹琴》和十首《琴操》,却使他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听颖师弹琴》被称为唐诗中描写音乐最著名的三篇诗歌之一,但自欧阳修以后,对它又有许多误解,应予廓清。《琴操》十首,既是拟古之作,又是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谪的悲愤心情的表露。它们的艺术性也很强,被多种琴谱所收录,对后代琴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老残游记>中多处笔法奇绝的音乐描写显示了作者刘鹗卓越的艺术手腕,<老残游记>的音乐描写在艺术手法及表现内容等方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抽象性艺术,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只可闻而不可见。但是文学大师能用语言文字把它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给读者以聆听演奏的真切感觉。文学作品描写音乐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主要几种。第一,描写过程,展示旋律变化。文学作品描写音乐,有时把乐曲的结构和音乐主题表达的过程展现出来。从写作角度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