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三思”而后就可以“行”,“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孟母三迁”后选定了住址……可见,“三”表示了一种完美。当我们面对《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感情真挚、语言简明平实的叙事散(也称回忆录)时,我们发现里蕴含着丰富的“三”。正是这些“三”,使作品熠熠生辉;把握了这些“三”,也就把握了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锡铁山子弟学校卢吉明问:《愚公移山》中“荷担者三夫”的“三”一般都注为“三个”,是不是理解为“多”更好?这个“三”字解为“三个”是不够好,但依我看,也不是“多”的意思,而是指“少”,这句是说愚公手下只有不多的几个强劳力。  相似文献   

3.
“三言”是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东传日本以后,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日本前期读本小说以改编“三言”为主,日本学术界的“三言”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务必”的提出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两个务必”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和发展;“三个务必”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与工作作风、精神力量的高度统一;“三个务必”直接孕育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切实做到“三个务必”的路径也涵养其中。“三个务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的呼唤,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5.
艺术创造有三境界:“生”、“熟”、由“熟”返“生”。教学也是艺术创造活动,也有三境界:“无法”、“有法”、“得法”。教学的三境界与教师同教学模式的联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电教“三深入”的关键是深入课堂蔡宪(江南大学·无锡·214063)“三深入”是学校电教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高校电教界一直都在抓“电教三深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纵观全局,成绩尚微。“三深入”在各个高校的进展水平参差不齐,深度广度不同,且至今尚...  相似文献   

7.
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特点、新变化,我们探索出了“突出三个环节,抓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三个环节即:一是“三期”教育,二是“三员”配备,三是“三级”把关,从而保证了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甲骨中,是表示私心的“私”,说“自环为私”,而我们今天把“△”当成三角形的符号,是说至少三边才能组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代表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也正是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让三角形变化多端,三个顶点让三角形无处可藏.我们在  相似文献   

9.
在《春华》上,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署名“刘雪颖”的文章。其实,“刘雪颖”不是一个人, 而是三个人。你想了解真相吗?请看── 刘雪颖,何许人?刘即刘娇;雪者──肖雪艳也;颖,则张颖也。三者合一,称“三姐妹”或“三侠”。 三人在一起,有笑有哭,有喜有悲;有唇舌之争,有默默之战(此时无声胜有声嘛),但更多的是深切的理解、全心的支持、真诚的鼓励、默契的配合。“院长”肖雪艳肖雪艳 三人中,我年龄最小,故什么事常常是我说了算,所以我就不可能是托着下巴玩深沉的“淑女”。“院长”的雅号是最好的证明。 因我凡事爱出…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此报刊、网络上的文章何其多也,诸如:“三弃三存”、“读四条、想三点”、“六个基本点”、“八条途径”、“十四个角度”等等,方法是越来越多,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1.
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为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增加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指明了方向。“三贴近”原则对于以女性为主要读者的《今日女报》来说,就是要贴近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关注女性的发展与进步。提高读者的参与度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坚持“三贴近”。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新闻媒体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名家瑕疵录     
乡政府的大门口拥了许多人,吵吵嚷嚷地要往里进,而大门口站着三个派出所的警察,黑着脸说县上来了领导,谁也不能去干扰,把人往散着赶。(贾平凹《阿吉》,《人民文学》2001年第7期)“三个派出所的警察”有歧解:到底是指“三个警察”,还是“三个派出所”的警察?一般一个乡也就一个派出所,这里当指“三个警察”。所以句中的“三个”应移到“派出所的”之后。当然,如果把“派出所的”几个字删去,会使句子显得更简练。苏联有一出话剧,被废黜的莫洛托夫连看了70遍,因为剧里只有一句台词:“莫洛托夫同志也来了。”(刘亚洲《…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什么是“减负”?为什么要“减负”?如何“减负”?这三个问题(即三个“W”;what、why、how)便成为减负过程中必须搞清的三个重要问题,本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对“减负”作一个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我的高考已经渐渐淡出了自己的视线,残存在脑中的回忆也基本上只剩下了“吃饭、睡眠、看书”这三件事情,每天重复的路线也无外乎是“餐厅、宿舍、教室”这三个地方,以及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时间来学习,这三个地方、三件事情之间的“火拼”。  相似文献   

15.
最牛的汉字     
《课外生活》2010,(5):34-35
最滑的汉字“[魚魚魚]” 三条鱼,味道鲜美。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相似文献   

16.
“第三条道路”已成为西方政坛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理念。全球化是“第三条道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之一,同时,全球化理论也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条道路”的全球化理论隐含着偏颇和危险,是西方国家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亦是中考的必考点。通过近几年对初中毕业班的教学,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电路图,此电路图贯穿了三个物理电学实验,分别是“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功率”,这三个实验都是电学板块中的重要实验,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下面就从这三个实验的例题依次讲解该电路图。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质量提高方面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这无可厚非。深入探究,教学质量是通过学习的主体——学生凸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外也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舞台”。这一点“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就此,笔者提出“三抓一延伸”也正是基于这两点的思考。“三抓”是从学习的主体入手,所谓“三抓”是指:一抓学习态度;二抓学习环节;三抓学习方法。“一延伸”即把学生的学习阵地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家庭、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践,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我国文科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教学的重心必须落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之上。一、培养和提高“研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研读”能力,要点在于“思”和“问”。“思”的活动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用大脑记忆中的知识和储存信息与读本中的新知和信息相比较;二是用大脑中的意识与读本中的信息相联系;三是用大脑中的意识“扫描”读本中的精华,去粗取精,不断向记忆输入新的知识和信息。“问”的活动也包括三个步骤:一是“问自己”,二是“问书文”,三是“问缝隙”。“问自己”就是将书文…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希望和绝望之矛盾煎熬中,鲁迅通过对“希望”的论证进行了思想的自审,引发了关于“希望”的三个悖论,并最终在“虚妄”哲学中凝定了以行动超越矛盾的姿态。希望的第一个悖论:以希望之盾抗拒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但盾的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希望”的第二个悖论:希望仍可寄托于正在进行的年轻人的青春,尽管是“悲凉缥缈的青春”,然而可怕的是:“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都衰老了”。“希望”的第三个也是最为彻底的一个悖论:一直针对“暗夜”的“希望”和“绝望”的纠缠,因“暗夜”的并不存在而失去了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