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福 《华章》2013,(17)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五个层面对科教兴国战略予以剖析,旨在落实五个优先发展,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即在社会宏观层面优先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科技微观层面优先发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推动科学技术系统自身的加速发展;在社会运行层面优先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学社会化、制度化的进程;在长远发展层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确保科学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在社会心理层面优先进行文化建设,促进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科学文化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支撑、以科学思想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灵魂的先进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行为规范等产生深刻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物质基础、技术手段和有效载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晓宇 《天津教育》2013,(13):112-112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的,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会在该民族的语言中有所体现。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靠,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出现的主体自我价值观觉醒、社会生活民主化和教育体制转轨的同步现象,从社会变革的诸种现象中我们可以找到这种校园文化的能动的内部生存机制。具体地说,当代社会变革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和精神氛围,使人民群众有可能扛起思想解放的大旗,容纳多种思想观念的传播,逐渐引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分裂。而当代中国高校作为孕育知识分子的特殊的社会气氛,自然更有可能为其主体提供作出自觉的文化选择和创造的条件,从而更加充分地表现和实现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正>何谓学校文化?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授对学校文化作过论述:"学校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学校文化应该指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与行为规范准则等。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文化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的速度,检验着学校发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刘琴 《考试周刊》2010,(46):34-35
语文综合性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综合性活动主张走出课堂,走上社会,为学生的个性养成提供条件。语文综合性活动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学生的认识倾向、社会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感情世界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作为最终目标,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展开服务。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社区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此,笔者试读一下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的问题。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内容。它虽形成于一定历史背景,但现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变化,也会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随之变化与…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生存的社会必须掌握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儿童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当儿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之后,他又肩负起对下一代进行社会化的重任,同时还在继续自身的再社会化。社会化既有利于儿童的社会适应,又保证了社会文化的积累与传递。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和最重要的场所。家庭除满足儿童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还为儿童提供情感的支持,规范儿童的社会行为,传授生活经验和社会技能。同时,社会的信仰、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环境中 ,由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共同创造 ,与课程文化、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 ,为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的总和 ,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优秀的校园文化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面对 2 1世纪的创新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首先 ,时代的发展 ,要求学校教育把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在一起 ,努力创造出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所产生的全面教育功能与长效导向功能 ,正体现了一种大教育观念和…  相似文献   

13.
组织文化是一切现代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组织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组织文化反映了一定社会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是组织中个体的见解、观点、情感、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学校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它具有组织文化的一般内涵和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对"文化反哺"现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课程背景下"文化反哺"现象出现的成因 何谓"文化反哺"?著名学者周晓红教授认为,它是指在文化承传中,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当今数字化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社会学角度看,"文化反哺"是一个"反向社会化"的过程,即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成员共同持有的管理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可以把职工引导到企业的既定目标上来,在企业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激发职工的潜力,提高其自主管理和自主经营能力,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企业发展吏和外部环境、完善奖惩制度、借鉴优秀管理经验、高级管理者以身作则等多种途径,创建推行适应自身特点年口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经济市场化的影响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信息社会“校园村”时代的来临,新媒介环境下高职的校园媒体文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修养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增加了许多新追求。在这特定环境下,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职工队伍,塑造企业形象,拓宽生存发展空间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企业内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它不仅是指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  相似文献   

18.
在日益多元的主体互动中,“我”与“他者”之间的交流表现为不同文化社群之间的互动。在文化间性思维的指引下,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碰撞和对话,跨文化传播才得以实现。文化间性不仅为不同文化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应用这一理论在解读全球化、“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互动,特别是跨文化传播中达成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意义,对于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研究,为我们分析和理解不同文化群体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了更多路径,这也将成为未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礼貌作为文明社会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礼貌原则作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制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文化形态的不同,决定了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使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当代教育的文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使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联,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教育作为文化形成和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中介应负有文化责任而备受关注。国际竞争的加剧,文化产业的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扩大,我国的社会生产还不发达,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使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文化失范问题。我国教育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然的文化责任主要有:1.当代教育首要的文化责任就是引领社会文化紧随时代潮流,形成占主导地位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和谐文化;2.发扬国民教育的培养功能,养成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3.从知识取向向人文关怀和科学文化取向转型,培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建设人才;4.进行文化教育,形成体现和谐社会价值观念和教育本性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