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拆裂取洋葱表皮 在初中值物《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临时装片制作》和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都需要制取洋葱表皮。按教材都是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上划一个小方块,然后用镊子取这一方块上的表皮。但这样所取的表皮太厚,影响实验效果。笔者认为用拆裂取洋  相似文献   

2.
何宁生 《生物学教学》2003,28(10):36-36
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 ) (上 )部分的实验二———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中 ,第二步制作临时装片过程的 3个步骤中 ,有些步骤略有缺憾 ,经过我的多次改进尝试 ,效果较好。现将原方法与改进方法对比如下 :1 步骤 11.1 原方法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 ,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存在问题 :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太厚且多不透明 ,所以观察时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和效果。而且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没有说明具体详细撕法 ,学生不易正确撕取 ,若直接用镊子撕取 ,很难做到表皮不带下叶肉 ,从而影…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生物学实验中,研究植物细胞水分代谢的原理时,有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制作细胞质壁分离装片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方法是用载玻片、盖玻片、紫色洋葱表皮、蔗糖水溶液制作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本实验要求用紫色洋葱表皮,是因其细胞内的液泡呈紫色,在观察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颜色浓浅的变化比较明显。但是洋葱外表皮仅局限于周围边缘的一部分是紫色的,加之外表皮皮层薄,不易撕取完整,且外表皮细胞质不够浓厚,不易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此不如取内表皮做材料好。内表皮胞质浓厚,但却不是紫色的,学生初次实验就不容…  相似文献   

4.
自制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两个活动是六下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材是把两个活动作为一个课时来安排的,但是我觉得这样教学学生可能会接受不了,于是就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先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永久装片,在初步认识什么是装片的基础上预习自制临时装片的方法。同时告诉学生,下节课我们再用洋葱来亲手自制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相似文献   

5.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是一个传统的验证实验。新课程教材中把它改为探究实验,名称也修改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的关键步骤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人民教育出版礼编著的新教材中没有说明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教师都用初中的方法指导学生操作,实际上按照初中的方法和步骤根本就很难准确而迅速地制作出效果理想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问题就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很难撕下来,因为表皮很薄,表皮和叶肉细胞连接也很紧密,即使撕下一点点往往又带着叶肉细胞。我们介绍一种创新的方法可以突破这个难题,大大地提高实验的速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制作的装片有气泡,以致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摸索,笔者发现了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改进的途径.如果从以下几点改进,就可以制成无气泡的临时装片.现将改进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几个植物学实验的改进恩施市一中蔡康宁(445000)我对初一《植物学》上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一、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在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时,由于它表面含有的类脂性物质、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类脂和水的亲合力较低)影响观察效...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物》第一册 (上 )P .50实验七中 ,直接在新鲜叶片上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 ,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新鲜叶片比较脆嫩 ,加之是初一学生 ,用镊子撕取不易成功。我们在实践过程中 ,将植物叶片略为晾干 ,直接用手撕叶片 ,取下叶片下表皮装片观察气孔 ,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 :将白菜叶、菠菜叶等植物叶片 ,略为晾干 (以叶片稍萎蔫为度 ) ,然后 ,用双手捏住叶片两边 ,将叶片下表面朝上 ,左手向下 ,右手向上撕叶片 ,可见右手叶的断面有下表皮 ,用刀片切下装片即可。撕取叶的下表皮有妙法$湖北广水市实验中学!43…  相似文献   

10.
张延书 《中学生物学》2007,23(4):32-32,37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操作,在“撕表皮”和“展薄膜”环节上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制片时间延长、制片质量降低等情况,影响了实验的进程和实验效果。经过反复观察、探索和试验,我们对实验进行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学的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很多适合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最佳材料。现按教材顺序简介如下; 一、植物学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大蒜瓣和大葱等都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的材料,但是它们的表皮没有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好取。大蒜和大葱表皮细胞的形状细长,而洋葱表皮细胞长、宽比例适宜,便于观察。在实验操作时,用刀片将洋葱每隔半厘米纵切数刀.用手把鳞片掰成长条状,每一小块的凹面即内表面.可以直接用手撕下内表皮制成装片。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在教科书中指出:该实验材料是紫色的洋葱,不需染色即可直接观察到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洋葱的表皮,实际上只有外表皮呈现出紫色,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极难取到只有单层细胞的观察材料,多层细胞的材料往往相互重叠呈象,观察效果很不理想。撕取洋葱的内表皮很易获得只具有单层细胞的薄膜材料,但内表皮却又是无色透明的,用其直接作观察材料.显然效果也不理想。通过反复摸索,笔者发现对洋葱细胞活体染色后,再取内表皮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效果就好多了。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时玻片标本是指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通过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学生学会做临时装片的方法及重要步骤,培养学生的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并认识一些简单的实验用具.学会画动植物细胞图并标出结构等.……  相似文献   

14.
巧撕洋葱内表皮河南西华县实验中学(466600)赵爱莲怎样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实验中发现,有些洋葱内表皮如果按鳞片叶脉纵向往下撕,撕下的内表皮往往卷在一起呈小筒状,这种状态的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  相似文献   

15.
对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在材料的选取、洋葱根尖的培养、根尖的取材、根尖的固定与解离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对"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从实验材料、制片方法和实验试剂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可以用紫色洋葱的内表皮或葫芦藓作为材料代替紫色洋葱外表皮进行实验;根据学生制片效果比较,可以选择直接撕取紫色洋葱内表皮或整片葫芦藓叶进行实验;0.05 g/mL的NaCl溶液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实验的改进方法,贵刊已陆续登载了几篇,真是各有千秋,这里就我们的改进方法阐述如下: 1.取材 洋葱内表皮。洋葱有内表皮(上表皮)和外表皮(下表皮)之分。实验指导书中只要求取洋葱表皮,这样学生操作中就有其随意性。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取内表皮还是外表皮,其实验效果差别很大。针对取材问题,我们分别取同一实验材料的内表皮和外表皮进行几十次的制片观察,记录证明:取洋葱的外表皮很难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而取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达100%,并且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上册中,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典型的、学生必做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其中,教材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代表详细介绍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植物细胞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新教材得到了全面推广,一些与教学相配套的实验也要实施到位,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验的效果,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整个过程。在高中生物学必修1模块中,有好几个实验需要用洋葱,如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一般使用的是外表皮细胞,但也可以用洋葱紫色内表皮细胞做实验。1洋葱紫色内表皮培养的总述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而学生在剥取洋葱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在介绍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提出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表面划一小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