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是一篇读书札记。从容谈及清代小说《浮生六记》的笔记特征,曰散,曰杂。思想内容,重视分析其“全面高压”下的人性“潜流”,初具人主义萌芽,指出沈、陈因身份普通,其悲剧也才更具普遍意义。艺术上既走明小品的路子又颇具近代特色。最后指出其美学价值在于清晰体现了“历史挫折期”的感伤主义特点,在艺术情趣上,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追求:幽、朴、巧。  相似文献   

2.
李美荣 《江西教育》2005,(17):25-26
一、关于特色的思考思考一:古人曰:“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又有专家指出,创特色学校要注意历史和积淀。南昌市东湖小学创建于1949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以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八十年代中期,艺术教育又成为该校一枝奇葩,享誉省内外。十几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3.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比兴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形象思维的概念。比、兴、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历代学者都曾经进行过研究。《周礼》的《春官·大师》篇说:“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第一次提出丁比、兴、赋的概念。东汉的郑玄,梁、陈间的刘勰、钟嵘,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郑憔等人对比兴赋都作  相似文献   

4.
陈平原在论述五四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时指出:“五四作家使用限制视角,把中国古典小说中游离于人物之外的‘后人评曰’与‘异史氏曰’化掉,另外借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自我解剖、视角的转换以及作家与叙述者有意的间离等手段,表达作家的理性思索。”持此论断审视20世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不难发现,叙述视角在塑造现代农民形象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叙事艺术的形成与变化最终表现为农民形象的塑造上。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有“道”可传吗?有。清代学者叶燮指出:文章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言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这里的“文章”,自然也包括说明文。可见,说明文也同其它文体的文章一样,除了有“事”可说外,也是有“理”有“情”可循的。而“事”是指说明的对象事物,“理”、情”则是说明文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了。中学教材中的说明文,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风景园林类、科学原理类、生物习性类和建筑实体类等。针对不同类别的说明文采用不同的角度和方  相似文献   

6.
俗语入诗词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创作中,诗人与词人都十分注重自己作品语言上的雅洁.当时的文学批评家们也以此作为评判诗词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关于“诗法”的一章中,将“去俗”列为作诗的第一要义.指出“学诗先去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同样地,张炎在《词源》中也指出“词欲雅而正,志  相似文献   

7.
当《左传》作者完成《左传》时,他为实现主流意识,以史官的特殊身份代替社会和群体发言而高频使用的“君子曰”(含“君子谓”、“君子是以知”、“君子以为”)生成为“君子曰”评论式模式,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司马迁《史记》有意识地沿用了《左传》“君子曰”评论式话语模式,以“太史公曰”取而代之,成固定之套数为历代之正史绝无例外地承袭。宋明“讲史”和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之“入诗入话”、“结论结诗”,既为“说话”本身的艺术规律(吸引和控制引导听众)所决定,又乃《左传》“君子曰”评论式模式扩张出的新范型。“笔记小说”发展至《聊斋》,其“异史氏曰”成为《左传》“君子曰”评论式模式扩张的极致,《聊斋》正因此而攀上了古代短篇小说创作之颠峰。  相似文献   

8.
美称     
一班考场英雄荟萃,美曰:“尖子班”。二班尽是球场健将,美曰:“体育班”。三班学生艺术细胞特浓,美曰:“艺术班”。  相似文献   

9.
<正> 在今日的电影理论界,有人以为“电影是用特殊手段完成的文学”,有人以为“电影决不是文学,而是独立的艺术样式”。实际上,歧义所在并不是观点的对立,而是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因此仔细研究一下概念的实际内涵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历来就存在着使用的差别。因而,在对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两个概念內涵的理解上,也出现了差异。一曰:电影文学是指电影剧本的创作,一曰;电影文学=电影艺术=银幕形式。显然,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对“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现在使用的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之间大致有三种关系。一是相等的关系——人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特色的思考 思考一:古人曰:“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又有专家指出,创特色学校要注意历史和积淀。南昌市东湖小学创建于1949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以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八十年代中期,艺术教育又成为该校一枝奇葩,享誉省内外。十几年过去了,东湖小学为什么未能在素质教育上收获更多,深究原因是未能瞄准一“独胜处”创办自己的特色,因而使工作缺乏系统性,得不到深层次的挖掘与提高。思考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学校要有创建特色的理念并使之层次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留白”是中国书法绘画里的一种艺术手段。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论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由此可见,“留白”在艺术表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异于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  相似文献   

13.
李美荣 《南昌教育》2004,(12):16-17
思考一:古人曰:“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又有专家指出:创特色学校要注意历史和积淀。东湖小学创建于1949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以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八十年代中期,艺术教育又成为该校一枝奇葩,享誉省内外,不夸张地说,东湖小学多年前就是素质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中西移译与文化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译事的艰难一语言之圃古今中外,多有丑诋译人译事之词。有讲“误解作者,误告读者,是为译者”的,有讲“翻译者即反逆者”的。可叹译者也每每引咎于己,而不去思索译事自身的艰难——可译性的限度。《礼记·王制》其实早把翻译的使命讲得很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韋是),北方曰译。”这里首先将“言语不通”与“嗜欲不同”相并举,然后指出翻译的使命不在“传言”,而在“达其志、通其  相似文献   

15.
1938年初,马步芳出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在其亲信陈显荣、马骥、马绍武等人的谋划下,“上秉中央之意旨,下审地方之情实,乃例举新政,曰编组保甲,曰训练壮丁,曰修筑公路,曰积极造林,曰厉行禁烟,曰推广识字,以为省六大中心工作。”这便是马步芳在青海推行的“新政”,又称“六大中心工作,”这决不是偶然的,既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因素,也有其他军阀的影响,其历史背景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2005,(9):54-54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日:“我也不解与诸君相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醉翁谈录》寓言)  相似文献   

17.
袂与诀     
在日常交往和艺术演出活动中,常听到有人将“联袂(mèi)误说成“联诀(jué)”。究其原因,是未能审辩二字的形旁“衣”与“言”,又误读“袂”的声旁“夬”为“决”所致。《说文解字》:“袂,袖也。从衣,央声,弥弊切(音méi)。”我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穿戴衣着名目可谓精缜,上古时,即已将着装区分为“上曰衣,下曰裳”(《释名·释衣服》:“裳之上曰要,衣之上曰领”(《说文解字注》):“袂是袖之大名,祛是袖头之小称”(《诗·唐风·羔裘》毛疏)。袖的大名“袂”,就是我们现今的袖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是说张开衣袖能遮蔽天空。  相似文献   

18.
赋的来源及其流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盛行于汉魏,在文学史上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一体裁的形成却颇为曲折,本文即想爬梳一番,庶几见其源流演变之迹。《周礼·春官·大师》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就是后来所谓“六诗”说,大概是较早的记载了。到底赋是什么呢?后人解释颇多,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9.
人文地理观认为,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有四:一曰主配,二曰层次,三曰框景,四曰借景。我想,艺术都是相通的,将其移之于写作,巧妙运用,必定会使我们眼前一亮,笔下生辉。一曰主配园林都需要确立主景与配景,没有主景不成园,没有配景园不富,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例如,《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正儿八经拜的老师是林黛玉,那么给香菱同学传授看家秘技的当然就是林老师了;其他人,如宝钗、探春、宝玉等,他们虽然也在旁边有所指点,且不乏真知灼见,但相对于领衔“导师”林黛玉而言,就只能算是诗教艺术园地里的“配景”而已。穿插着写这些陪衬人物,只…  相似文献   

20.
两千五百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 ,在教学艺术上也堪称大师。作为一位教育家 ,他向学生提问 ,或解答学生的疑问时 ,都没有确定性标准答案。在《论语》一书中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标准化考试仍然影响着我国教育的今天 ,读来尤其发人深思 ,它对语文教育甚至整个教育观念的转变都有深刻的启示。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 :“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