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5月3日,日本刚入阁上任的法务大臣永野公然声称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捏造”,日本侵略亚洲国家是“为了解放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①此谬论一发表,立即遭到亚洲四邻如中、朝、韩、菲、新、马、泰等在二战中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强烈抗议,也遭到了日本国内各界人士的谴责。在亚洲四邻抗议、国内各界谴责声中永野被迫收回讲话,表示“反省谢罪”,入阁仅四天即丢官而去。 这在局外人看来,像是一幕短剧。永野事件虽尘埃落地,但是,联系近年来发生的日本政界要人歪曲历史的一系列事件,我们决不能容忍,要坚决予以痛击。本文现逐一反驳如下:  相似文献   

2.
日本20多个和平反战团体的代表举行了抗议讲演活动,谴责日本政府阁僚等篡改日本侵略史实。代表们指出,永野等人之所以要歪曲历史事实,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没有对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加以反省,而且要重走侵略亚洲其他国家的老路,这是绝对不能允许  相似文献   

3.
‘用顽强的劳动,创造明天的工厂’是永野先生在富士制钢会社工作时说的话,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语言了。25岁的永野当时承担了富士制钢会社的再建工作,住在工场附近。由于生产已经停止多年,工场院内杂草丛生,车间已经没有屋顶。  相似文献   

4.
COMIC WEB 网络     
[TOKIO]BEKKAN F.S.S. 2003http://www3.to/bfss/网站设计极其洗炼,图片则是与全站色调相配合的黑白线描。其上线方式是个人颇欣赏的一种,配合永野设计的华丽服饰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关于中国人的良心。不久以前,在日本我听说过由中国人抚养大的日本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很多日本人在中国。他们回日本的时候,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中国人)到日本来找他们的亲生父母。有的找到了,有的没找到。找到了父母的孩子们(当然他们已经长大了,差不多成了中年人)不少定居在日本,跟他们的父母一起生活。听到这件消息以后,我总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中国人民能把日本人的孩子抚养成人呢?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侵略者吗?怎么能照顾敌国的孩子呢?而且听说那时候中国不算一个富裕的国家。别说…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自原始绳纹文化时期(约公元前九千至一千年间)的陶器,到古坟文化时期(公元三至六世纪)的埴轮土偶,都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质朴生动的艺术品。早在公元三世纪左右时(相当于中国的汉、魏时期),日本文化就与中国文化有所接触。至六世纪时,在中国已经盛行的佛教,也随中国文化一起,经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当时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道日本的高中历史试题,是一位去过日本的学者因留意日本高中历史教育而发现的。题目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笔者注:我们叫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笔者注: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位日本的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们日本人最珍惜的。自古以来,我们就享受了它所有的文学性、教育性以及到各种各样的指导。据传说,中国古典文书(即汉籍)早在1500多年以前就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当时,这些文书都让贵族子弟学习,把它作为模仿的对象。后来,中国方式的文章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一年比一年地普及起来了。不论在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84),还是在镰仓时代(1148  相似文献   

9.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对三国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国初中生绝大多数喜欢的老师是:“理解同学心情”(中国79%,日本94%,美国95%)、“待人公平” (中国77%,日本92%,美国93%),“乐于交谈” (中国59%,日本90%,美国93%)、“幽默慈祥”(中国71%,日本54%,美国69%)这种能够沟通学生思想感情的“交流型”教师。其次是希望“热心教学的”(中国76%,日本66%,美国83%)、“热心课外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令日本用户刮目相看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日本丰田在中国国内生产的第一款轿车——“威驰”(VIOS),10月8日在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丰田)顺利下线。得知威驰具体信息时,日本用户及汽车行业人士颇为惊叹,因为这一车型配备了丰田的最新技术。而在日本国内市场销售的各种车型,目前并非所有的车都配备这些技术。日本用户对中国生产的此款车型十分关注,他们希望这一车型能出口到日本。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比较教育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只是比较新近的现象。但是在比较教育出现以前,却早已有了长期的跨文化接触和交流的历史。早在607年,日本宫廷圣德(Shotokw)亲王派遣一个外交和学术使团到中国,回国后模仿中国,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国民教育制度。这种文化和教育借鉴的使团直到九世纪中叶绵延不断。日本佛教空海(Kukai)和尚曾随使团访华,回国后撰写报告,  相似文献   

12.
令日本用户刮目相看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日本丰田在中国国内生产的第一款轿车——“威驰”(VIOS),10月8日在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丰田)顺利下线。得知威驰具体信息时,日本用户及汽车行业人士颇为惊叹,因为这一车型配备了丰田的最新技术。而在日本国内市场销售的各种车型,目前并非所有的车都配备这些技术。日本用户对中国生产的此款车型十分关注,他们希望这一车型能出口到日本。“威驰”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内容非常丰富,简而言之,就是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38):11-12
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日本自圣德太子时代、大化革新到幕府时代、明治维新直至近现代,儒家文化广泛传播、绵延不绝,并且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书籍的广泛阅读,考究了明治维新后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日资企业的员工(中国人及少许日本人)为对象进行了关于日资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的问卷调查,并且分析了日本的近现代管理哲学。由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承实践受到启发,认识了儒学与西方哲学互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  相似文献   

15.
第七章 中日战争思考题 1、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略) 2、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895年4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二)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三)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四)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时,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存。(五)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先后在日本和中国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在日本传播的中,日本逐渐正确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准则,展开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而日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的介绍、研究、翻译,则深刻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本成为中国引介马克思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关东军     
关东军是日本侵华时期驻扎在中国东北的陆军部队总称。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侵入中国东北地区。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了原沙俄租借地关东州和南满铁路。关东州位于辽宁,相当于现在辽东半岛普兰店至皮口(貔子窝)一线以南地区,即现在的大连市南部,包括大连、旅顺、金州。日本驻扎在这一带的军队是所谓的“清国驻屯军”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后,“清国驻屯军”改称“中国驻屯军”。1919年,日本在旅顺口设立了关东军司令部,统一指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所辖部队从此即称“关东军”。…  相似文献   

18.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关于日本历史题考法的报导,颇有感触.题目是关于甲午战争的知识内容,日本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相似文献   

20.
早在公元一世纪日本国形成初期(相当于中国汉代),中国书法艺术就随同汉字一道传入了日本。到了八世纪奈良时代(相当于中国唐代),陆续传入了中国书法名家的墨迹和碑刻拓本。从此,日本民间研究书法艺术的风气日益兴威。九世纪时,出观了被称为“三笔”的书法家空海、嵯峨山皇、桔逸势。之后,又出现了被称为“三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