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人们已习惯于将新课改归结为“解放了师生”“解放了课堂”云云,实践层面的艰苦摸索与认知层面众口一词的赞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疑窦重重。新课改果真是一次波澜壮阔的解放运动吗?  相似文献   

2.
当下,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在各地轰轰烈烈展开。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链接中,不少教师把考试看作洪水猛兽,把新课改与考试对立起来。对此,笔者认为,关键的是要从观念层面解决好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到底考还是不考?二是如果要考,考什么?三是如果要考的话,应该怎么考?我的观点是如下。一、不能不考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于20世纪90年代悄然进入我们的视界。自从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人们一度进入误区:谈考色变。人们不自觉地把考试与实施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考试就是要分数,就是要排名次,就是搞“应试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3.
马精凭 《宁夏教育》2010,(12):27-27
职业教育应当高度重视解放学生,认真实施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 一、关于职业教育观念 一是正确面对职业教育学生,建立科学的学生观。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做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还要认认真真培养学生的两个层面的发展意识:第一层面是“想做事先做人”的意识,包括劳动意识、服务意识、守法意识、服从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纪律意识等;  相似文献   

4.
概括地说,职业群体养成的“德性”就称为职业道德。对“德性”可作两个层面的考察。一是意识(心理)层面,它表现为“德知”,即对德的认知“至善”的理念定位;一是行为(操作)层面,它表现为“德行”,即对德的践行及其“至善”的行为指向。从“知”与“行”相统一出发,人们可作这样的判定:“德知”在什么层面展开,“德行”相应地也在该层面展开;从“德行”展现的层面可以观照“德知”所处的层面。群体既然是众个体按职业活动的内容以特有的社会组织方式的聚集,因而“漫染”于群体“德性”中的个体,虽说其“德性”呈现个性,但一…  相似文献   

5.
杨涛 《甘肃教育》2011,(16):52-52
新课改实施至今,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风。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但无论怎样改,都离不开其主体——学生!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包括与劳动阶级解放密切相关的三个层面: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经济全球化是基于社会技术形态的一种必然趋势,它作为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发生的全面展开,能为劳动阶级的解放提供物质前提,也加剧地区发展差距和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层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垄断资本的全球辐射、扩张和控制,它作为利益关系异化的极端形式,列接近劳动阶级的解放;从国际经济战略层面看,经济全球化被说得过分了,要警惕它被扭曲成为少数发达国家企图化解多极化趋势,谋求霸权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同意把“意象”看成一种超历史的文学现象,动辄从《周易》、《老子》等先秦典籍追溯其根源。而要把着眼点放在其“出现的世纪”上,以揭示其本质内涵。这就是魏晋玄学的兴起。作为理性思维和社会文化心理集中表现的时代主潮,就玄学产生的积极方面的影响而言,送无疑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净化和人的自觉。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空间和内容,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于是在哲学认识上形成意象契合的观念,在审美心理学上出现心物同一的认识,在文艺创作论上追求情景交融的创造,而一反传统喻象文学的模式。正是这一重要转变,为“意象”概念的形成和产生奠定了理论的、心理的、创作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类哲学”是从人们的价值存在、类生命本性入手 ,探讨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的理论成果 ,它要求人们只有从价值层面上去关注人、理解人 ,才可能真正在哲学中把握住“人”。所以它是提示了现实的人的价值及其未来解放的“真正的哲学”,也是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类哲学”的提出对我们重新理解“哲学”、“人”的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实践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效教学理论已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其核心问题就是研究教学结果的效益问题。有效教学,主要是看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的效益,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关注教学策略、教学反馈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以读代讲”是新课改背景下兴起的阅读教学理念。它蕴含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意识,并强调了“以学生的亲历实践为训练途径”的教学实施原则,这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同时也是对“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训练”这一影响语教学多年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反叛。但是。“以读代讲”也并不意味着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它的运用,又必须是以教师的有效组织和适度的指导作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而一味地过度依赖或扩大其功效,就必将导致它的实施走上新的歧途。  相似文献   

11.
论作为社会性别话语的“贤妻良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为什么缺乏群体意识、缺乏自我?本文试图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解读“贤妻良母”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贤妻良母”曾经被革命、解放等话语使用过,但任何一次使用都忽略了它的社会性别含义,忽略了它对两性生活方式的表达。正是蕴含着两性生活方式的贤妻良母话语将女性支解为“妻”“母”“媳”“婆”和“女人”,女性因而难以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12.
“不求尽善尽美,只求快速出炉”这股当地强大的课改动力推动下,我与新课改一起成长着,为孩子们每一天的进步而快乐着,今天的课堂会呈现出思想火花的碰撞与展现,从心灵深处淌出滋润的甘泉,不得不说是新课改给了孩子们机会,是新课改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是创新型领导们的工作魄力给了每位教师新课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意识是元语言知识,不是只限于听和说层面上的语音,它是在句子、短语和单词层面上的语音意识。良好的语音意识有助于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提高。在西方人们已经对语音意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对英语语音意识还有待于增强。拟从三方面概述英语语音意识.以期引起人们对它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几个世纪以前,人们勇敢地把自己从极权主义教会的权威下、从传统观念的重压下、从半封闭的地理条件的限制下解放出来。如今,人们又经历了一次“解放”,依旧是有欢乐、阳光、自由,可惜的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存在着可怕的错位。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种种弊端,新课改呼唤一种新型教学文化。应该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方面入手,创建一种重视学生自主建构、质疑批判和个性发展的“探究型教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词所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代化表现出一种“人的解放”的体精神。这种“人的解放”,事实上包括妇女的解放在内。宋代女女解放的评价视角,大抵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男性世界之妇女观发生了质的改变;二是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宋词以写艳情为主,以表现女性世界和女性生活为主要题材,乃是时代化赋予的使命。宋词中普遍地表现出同情女性、理解女性,对女性以独立人格、主体价值的认识和人道的关怀,正是这种社会化思潮的折光。  相似文献   

17.
当下,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在各地轰轰烈烈展开。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链接中,不少教师把考试看作洪水猛兽,把新课改与考试对立起来。对此,笔者认为,关键的是要从观念层面解决好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到底考还是不考?二是如果要考,考什么?三是如果要考的话,应该怎么考?我的观点是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论梅娘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是1940年代沦陷区的一个代表作家,她的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本认为她的女性意识是不断变化的,经过了最初的爱情社会价值论到后来的爱情本质论的转变;她在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等方面与“五四”学有密切联系,但她在探讨女性意识时具有更多的现实感和复杂性,尤其是对爱情本质的思索超越了“五四”。  相似文献   

19.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以培养批判意识、解放人性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思潮。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践行解放教育要以人性化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行动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成主题”调查的方法开发课程内容,以“提问式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着力构建人性化的对话式教育。基于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当前教育改革应从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四个方面重新加以认识与革新,将沟通与对话贯穿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批判与反思的深度学习,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高效课堂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它的中心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今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了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要努力实现教育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在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数学课堂上,站在学生的立场教学,注意与生活接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探究、合作交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会让数学课堂魅力无穷,成就出高效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高效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