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先读皮,看网先看题。在网络新闻中,由于各条新闻标题的字体基本相同,内容要在二级页面上才能看见,加上网络用户较为集中的阅读状态往往使他们缺少耐心,所以新闻标题在网络新闻中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音视频新闻的标题是连接受众和视觉语言的桥梁,关系到网站的点击率;换言之,如果网络新闻标题没有亮点,缺乏吸引力,用户对新闻的点击率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如果说读者是铁,那么,网络新闻标题就应力求成为吸铁石。让网络新闻标题亮起来,使网络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取新闻信息,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是摆在网络新闻…  相似文献   

2.
我的专栏开出后,接到了许多朋友的来电。他们或是给予鼓励,或是提供选题,或与我展开讨论。前不久,接到宁波日报高级编辑张登贵的来电,说是在我的《新闻发现力:记者的第一基本功》一文中(刊《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3.
宁丽丽 《编辑之友》2017,(10):64-67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网络阅读习惯是快速浏览简洁文字、喜欢读图和看小视频.而经问卷调查,用户认为国内大部分主要新闻网站PC端页面文字密集,互动和导航功能弱,不能满足他们浏览新闻的喜好,这要求国内主要新闻网站与时俱进,深入基层了解用户网页浏览规律,转变“重传播、轻效果”的工作作风,改变网站堆砌内容的做法,转变复杂、枯燥的文风,增强页面的可视化、导航聚焦效果和内容的可读性,以消除用户阅读障碍,赋予他们使用PC端浏览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擎东 《视听界》2004,(2):41-42
网络给受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阅读”模式,有自主选择、自动聚集、重新组织的“智能”,形成以受众为中心的新闻信息双向交通。网络新闻传播轻轻松松地把每一个受众都困在“网中央”,或者说受众在网络传播中已不复存在, 他们摇身一变成为用户(新闻信息寻求者 新闻信息传播者)。电视观众的被动接受也变成了网络用户的主动接收, 你什么时候想看节目就可以在什么时候调阅。通过智能软件,甚至还能对节目进行加工,要简明新闻还是要深度报道,只要对软件“说”一声,电脑就会帮你选择好。“网播”真正实现了体现私人空间的“窄播”(Narrow casting),而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他认为最适当的时候,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从而使“黄金时间等于任何时间”(Prime time is any time)。网络新闻以自己独特的优势,不仅使受众等到了真正的解放,而且有力地吸引了受众。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展新闻学的研究工作,为了今后编写新闻史提供丰富的资料,我们决定广泛开展征集新闻史料的工作。这里,拟出了一个“题目表”,热诚期望国内外新闻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图书资料和档案工作者、新闻史料的收藏者,以及他们的亲属、友好,把你们知道、见到和收藏的一切有关的史料,或是整理成回忆录、手记;或是编写成比较系统的报刊介绍(他们的沿革、政治背景、影响、人事组织、重要宣传报道,以及版面上的特点)和新闻工作者介绍等资料寄给我们。对一些比较著名的和有影响的报刊、人物、团体和  相似文献   

6.
子川 《新闻记者》2004,(6):24-24
哈里斯互动传媒(HarrisInteractive)【2004年5月21日报道】有五分之四(80%)的美国成年网民称在过去的一周内使用因特网阅读新闻。其中,读者最多的是天气新闻(占60%)、全国新闻(占56%)、国际新闻(占44%)以及当地新闻(占36%)。目前,69%的美国成年人通过家庭、工作单位、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地点上网。四分之一(26%)上网看新闻的人称,由于使用因特网减少了他们对其他媒体如电视、报纸、新闻期刊和电台的使用。但是,大多数(57%)的人说,上网并未改变他们使用其他新闻媒体的方式,有13%的人说,虽然有改变但没有减少使用其他媒体的时间。《公关周刊…  相似文献   

7.
要人动情,必须首先让人知情,隐瞒灾情等于愚弄欺骗人的感情。当灾难(特别是重大突发性灾难)发生后,人们总是希望从报纸、广播、电视中及时得到他们关心的真实信息,如果他们得到的是虚假的或是过时的信息,他们就会有一种被愚弄、欺骗的感觉,就会对新闻传媒失去信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逐渐进入无缝信息化的时代浪潮中,兴起网络互动、网络广播或是手机新闻等新闻传播形式,在信息技术变化的同时推动新媒体形式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博览     
识别新闻价值的三种意识 (一)增强‘喜新厌旧’的意识,识别新闻稿件自身的价值。构成新闻价值最重要的因素是新闻事实的新。我们所追求的‘新’,或是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或是过去发生,刚才发现的;或是当时公众所关注,欲知而未知的事实。追求‘新’,并非猎奇,要像导游一样,把‘游人’逐步引入更新的意境,让受众永远没有厌倦之感。  相似文献   

10.
前年,我在地、市、县的通讯干事和通讯员会上作过一些调查。我把当天的陕西日报拿给他们,让他们看后给自己喜爱的稿子投票。结果一张报纸他们喜欢读的新闻不过三、五条,还多是文艺版和时事版的小稿。有一天,甚至一条也没有。有的通讯干事告诉我,他看报纸是从后往前看(最后看一版),从下往上看(先看下半版的小消息)。  相似文献   

11.
(一)增强「喜新厌旧」的意识,识别新闻稿件自身的价值。构成新闻价值最重要的因素是新闻事实的新。我们所追求的「新」,或是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或是过去发生,刚才发现的,或是当时公众所关注,欲知而未知的事实。追求「新」,并非猎奇,要像导游一样,把「游人」,逐步引入更新的意境,让受众永远没有厌倦之感。  相似文献   

12.
“看文先看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对于网络新闻标题尤其如此。首先。由于网络新闻大部分采用列表式,浏览者对新闻的主要内容最先只能从标题中获得,而他们需不需要该内容,对该内容感不感兴趣决定了他们要不要点击此新闻。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新闻工作,加强舆论监督,这已成为新闻界乃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从新闻的功能看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事业(包括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是传播新闻的工具,是社会舆论机关,具有表达舆论、反映舆论、引导舆  相似文献   

14.
会议新闻的写作,历来是记者(通讯员)感到棘手的问题。在编辑部,常听到这样主张:少发些枯燥无味的会议新闻。读者阅读报纸,也往往对会议新闻不屑一顾,顶多浏览一下标题而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会议新闻都是枯燥无味的。请看这则外国记者采写的《私家侦探召开首届国际侦探公司年会》的报道: 他们走起路来,皮鞋并不吱吱作响,他们也不用撇嘴角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网人数正在猛增,网络舆论也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已经达到9400万,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占了69.4%,74.2%的用户在网上主要是看新闻。可见,运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人主流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年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同时,网络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相似文献   

16.
从受众角度看网络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彦君 《视听界》2000,(3):51-52
1995年4月,位于西雅图的“进步网络”(Progressive Networks)在其网页上放置了一个Real Audio System的试用版软件以提供“随选音效”(Audio On demond)服务,这标志着网络广播诞生了。随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广播公司纷纷踏进网络。目前BBC已建立了在线新闻网站,美国之音VOA用23种语言在Web网络上进行新闻广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用5种语言在网上进行新闻广播。  相似文献   

17.
第二节复杂新闻(多元素新闻)的导语初学写作的记者很快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是单元素新闻。而这正是对他们的严峻挑战。当他们必须把事件的几个重要的方面部写进导语里边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一种考验。看他们的写作能力如何,能不能把事情写得清楚而有条理。这种复杂类型的新闻,需要精心安排组织,使得各个部分都能有条不紊地连贯起来。譬如说,在一场雷暴中发生了这样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吴冷西同志著《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新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回忆录,记述了毛主席对新闻工作不少的评论。 1957年5月18日,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时,毛主席说,搞新闻工作的再忙也要每天浏览全国报纸。上海的《文汇报》、《新民报》、北京的《光明日报》,尤其非看不可。而且要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议论,有什么独家新闻,编排怎样,从中可以看出政治思想动向。 毛主席把当时新闻界已发表的议论归纳为四点,并加评论。 一、他们说,新闻要新。现在新闻太少,旧闻太多。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闻学会为第二届学术年会拟定了十四个课题:(一)从「十年」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二)从「十年」看党应该如何正确领导新闻工作。(三)从「十年」看新闻观念的转变与新闻改革的关系。(四)从「十年」看经济体制改革与新闻事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何谓新闻的升值潜力?按笔者理解,一则看似平常的新闻事件经媒体报道、网络转载后,于经意或不经意间,或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使这则新闻在很长时间内余音绕梁、连绵不绝;或是这种社会关注的存在,影响甚至决定了这一新闻事件的进展和最终结局.简言之,新闻升值潜力是指“新闻之后的新闻”,是新闻事件基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不断颠覆和嬗变之下的发展和延续,其所衍生的“次生新闻”的价值甚至大于原发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