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运用1 978-201 1年全国层面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实证估计并检验经济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产业、劳动力市场、城市化水平及政策等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工资水平与失业率是继人口、产业结构与恩格尔系数后,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失业率的边际效应显著为正,平均工资水平的边际影响为负且绝对值大于失业率。城市化率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且十分稳健。在逐步纳入毛入学率的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规模扩展的边际效应的绝对值不断减小且不再显著。据此,我们认为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合理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长期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前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从国情现实出发,目前最为根本的是实施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战略,选择以国家办学为主和民办高等教育、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并举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2 1世纪前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应从国情现实出发 ,目前最为根本的是实施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战略 ,选择以国家办学为主和民办高等教育、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并举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平等:高等教育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探讨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高教扩展对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意义,然后讨论了高教扩展对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教扩展可使社会收入分配更趋公平,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扩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有拉动作用。在此前提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展应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同时要注意就业等相关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对高等教育机会扩展背景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取得优势,而且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质量的教育机构中,这种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社会优势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结果中取得优势,在本科院校中这种影响较小,而在高职高专院校这种影响较大.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之间呈现相互作用的闭合关系,从而导致社会阶层垂直流动性减弱,社会阶层关系被不断的复制和传递,导致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使之成为准公共产品,因此可由民间来经营。以所有权与经营权为划分依据,建构了我国民营高等教育的三种模式,文章对三种模式的有效性与适宜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发展民营高等教育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据检验了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 配公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收入分配越趋于公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市场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转变并结合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成人高等教育怎样适应经济改革的要求,就必须从教育观念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已被广泛接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怎样确定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世界银行专家卡尔逊提出的“学费应该相当于中等偏下家庭年收入的10%,加上学生未来收入的10%”的定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扩招十年来,山西省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及其外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基于与全国比较的视角:山西省为全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做出了重要贡献;规模扩张幅度除1999年外,在整体上均与全国差距不大;山西省在民公办高校比例和高职院校学生数比重上均略低于全国。基于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视角:政策是山西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直接动因;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变化的灵敏度不足。基于内部结构的视角:从类型上看,出现了新的办学形式或高等学校类型——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的比例获得较大的增加,同时也新增了大量的高职院校。从层次上看,专科层次的在校生比例逐渐扩大,由扩招前的小于变为扩招后的大于本科层次的在校生数。分析研究这些变化和特点,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山西省高等教育的现状,而且有助于从现状出发,为山西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是衡量一个社会教育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D·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作为我国的一项制度将在未来继续实施的情况下,贫困生因没有能力承担高等教育费用而出现的各种问题无疑是时教育公平的巨大挑战,这也使得如何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下更好地保证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4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法案确定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可以收取不同学费的差异收费原则。章根据这一政策,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提出了一个高等教育定价模型。在对模型解释的基础上,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高等教育法案对于大学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学费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费采用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公办高校执行成本补偿,根据学生培养成本来合理分担比例,民办高校实行全成本定价。不同类型的高校提供了不同形态的教育服务,相同类型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不同,它们的学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与学费水平倒挂。在公办高校系统内部,专业教育学费水平差异不显著,价格信号作用不明显,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高校专业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选择下,政府应该放松管制,让公办学校学费进行自主定价,使公办高校学费定价方式逐步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三个失衡”和“三个滞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视和解决高等教育在扩张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四个并举”的思路发展高等教育,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扩张中走出困境,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在许多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和美国等国为例,英国学费政策实施时间虽短但处于不断调整之中;澳大利亚毕业后付费政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爱尔兰反其道而行之,取消学费效果最终如何?美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学费不断上涨结果如何?是什么因素影响学费政策的变化?这些国家学费政策变化最终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高等院校学生的全球流动给国际学生输入国的政治、经济以及高等教育带来了重要影响。英国作为国际学生的主要接收国之一,其优质的高等教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理念与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投入制度的影响下,英国逐步向国际学生收取高额学费。英国高校国际学生学费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影响着国际学生的来源结构、生源数量与质量,可能导致高校课程调整与师资流失。国际学生学费的变化引发了英国社会对高等教育市场化取向与国际学生公平教育权益的讨论,并实施了将国际学生学费与院校国际教育质量挂钩、以奖助学金形式平衡国际学生学费压力等具体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发展路径的依附一度是其获得合法性一个主要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能够走到今天也有赖于此。然而,这种依附使得民办高校活在别人的影子中,未能形成自己的发展品性。表面看来,市场化的教育运作逻辑似乎彰显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但实用理性主义传统让这种运作成了一般性的存在。在这种境遇下,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有的学校甚至陷入困境。所以,民办高校探寻自身的发展路径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要按照社会和经济需要的现实、未来发展趋向和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高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应用性人才。结合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构建“以知识为基础,以素质为根本,以能力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要服务地方企业且毕业后要成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为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脱离企业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校企合作。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努力找出符合现在我国国情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以此丰富校企合作理论,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以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