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连民 《兰台内外》2023,(19):82-84
革命纪念馆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博物馆,在纪念和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传统档案史料保护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无法为革命纪念馆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因此,文章从革命纪念馆档案史料的保护意义,分析当前我国革命纪念馆档案史料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促使我国革命纪念馆档案史料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李能伟 《今传媒》2004,(4):18-18
全国惟一的新闻事业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发祥地——延安新闻纪念馆,由中宣部投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题名,已在革命圣地延安建成,它已成为国内外广大群众和新闻工作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图为延安新闻纪念馆外貌。今延安新闻纪念馆@李能伟  相似文献   

3.
张果 《档案管理》2022,(1):125-126
革命纪念馆的档案史料是研究革命历史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红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纪念馆的档案史料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革命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加强革命纪念馆档案史料的管理和保护是革命纪念馆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动革命类纪念馆实现创新性发展,对增强文化软实力及坚定文化自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陕西拥有丰富的革命类纪念馆资源,理应在文化强省战略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分析陕西省革命类纪念馆的现状及资源优势,并讨论其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提出推动陕西革命类纪念馆实现创新性传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倪兴祥 《中国博物馆》2001,(3):50-52,65
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 1 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般依托特定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 (以下统称革命旧址 )作为存在的条件 ,成为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类型。革命纪念馆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革命纪念馆的陈列一般由革命旧址的原状陈列和反映重大事件发生经过、杰出人物生平的辅助陈列两部分组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国革命纪念馆的辅助陈列一般都是因陋就简 ,尽可能地利用原状陈列周围可供利用的原有房舍进行陈列。 1 985年 1月 9日 ,文化部颁发的《革命纪…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与革命纪念馆陈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革命纪念馆在我国博物馆中占有较大比重和重要地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遇到生存危机。然而,近年新建、改建的一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由于其陈列形式新颖独特、现代化程度高,给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吹进一股清新之风,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些纪念馆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7.
革命纪念馆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专题性博物馆。由于革命纪念馆的特殊性质,使其宣讲工作必然具有"感情充沛、热情豪放、节奏明快、激烈振撼、爱憎分明、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特定讲解风格。在半个多世纪的宣讲实践中,延安革命纪念馆  相似文献   

8.
革命文物是重要的革命精神物质载体,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革命文物档案工作作为革命文物工作、革命纪念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革命纪念馆视角出发,开展革命文物档案理论研究,对革命文物档案的内涵进行界定,概括革命文物档案的特点,探究革命文物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价值,旨在提升革命文物档案开发与利用水平,为革命纪念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好红色精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9.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类纪念馆,始终承担着传播红色文化、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积极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培养优秀的宣教工作队伍、创新宣教工作思路等实践路径,可以为其他革命类纪念馆在坚守传承初心的前提下开展创新性宣教工作,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社会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是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是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履行系列职责使命的重要依托,而进行革命文物的展示利用,则是实现博物馆、纪念馆上述功能的主要呈现方式。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径、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其特殊的地位及其功能,在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对一些拥有丰富革命类文物的地区而言,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便成为其优势之所在。以陕西省为例,截至2008年12月底,陕西省共有各种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29座,占陕西省所有博物馆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主要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要增强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自身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探析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激发观众主动追寻和缅怀革命先辈足迹的自觉性,继承革命传统,感悟伟大民族精神,让“红色记忆”永存。  相似文献   

13.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自雨花台建陵之初便开始对革命烈士遗物进行征集,收藏了内容丰富的革命文物档案。文章联系实践,展示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陈工作新的发展,并从五个“度”阐释如何在活化利用馆藏革命文物档案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纪念馆展陈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文博事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极好机遇期,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业中的一个大类,其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1.根据革命文物的不可再生性特点,应抓紧对面临毁损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勘实、修复、保护;抓紧对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抢救(包括口述史);加强对所征文物真实性的鉴定、利用。2.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领域人才结构的特殊要求,应通过各种形式抓紧培养专业研究、文物修复、文物鉴定、科学管理等紧缺人才。3.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发展的专业特点,应解决平衡布局和统一归口管理问题,促进新一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技术赋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传播的历史机遇下,坚持“内容为王”始终是革命纪念馆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核心要义。从传播者层面上讲,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深度挖掘革命文物的内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传播策略;从受众层面上讲,就是加强受众研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地传播内容,有效缓解受众的资讯焦虑;从传播渠道层面上讲,新媒体视域下不论是跨界合作还是新渠道开辟,革命纪念馆要掌握可控的话语权,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本质和初心。总之,基于对革命文物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管理,与科技手段有效融合,面向公众推出更多优质的展览和服务,是革命纪念馆实现高质量传播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日,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题字被如皋市档案馆收藏。红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领导的江苏省内唯一的正规武装,在江苏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铭记红十四军的光辉业绩,如皋市委、市政府计划兴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使之成为永久性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十四军创建者之一张爱萍将军为该纪念馆题字。张爱萍、黄火青两位将军为红十四军的题词也被接收进市档案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题字入藏如皋市档案馆@周丽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传媒技术和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发展,以传统陈列文物为己任的革命纪念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口述历史作为活态的传播媒介,有机的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不仅愉悦观众的感官与认知,而且益于场馆建设和红色教育工作。本文在分析现今纪念馆建设现状及问题基础上,突出了口述历史对革命纪念馆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博物馆》2008,(2):F0002-F0002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坐落在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共展示文物645件,照片766张,艺术品33件,总投资39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吴素卿 《兰台内外》2024,(10):37-3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革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变得尤为重要。这些文物承载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拥有大量革命文物藏品的纪念馆、博物馆而言,应重点做好革命文物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积极作用,强化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文章以山东省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典型案例,分析当前革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0月24日,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落成开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新闻与出版纪念馆。它对于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出版工作的光荣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版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中央对出版事业十分重视。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的出版工作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党中央到了延安,党的出版事业也在延安艰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