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军 《编辑学刊》2008,(1):78-80
日本人做书,一向很讲究装帧设计.就像和服有一个别致的腰带,日本的书籍装帧中也往往有一个很考究的腰封.日本编辑学校编《出版编辑技术》给"腰封"的定义是:"缠在书皮或书籍封套下缘的带状印刷品,称为'书带'或'书腰',使用白纸或有色纸张,印上书名、作者、内容简介和部分文案,具有广告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Media视窗     
●日本多数报纸发行量"注水"日本资深媒体人河内孝所著的《新闻社》一书近日在日本引起轰动,书中揭露了日本报纸"虚胖"现象,戳破了日本报纸发行量世界第一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杂志书,英文简称为Mook(magazine+book),即介于杂志和书之间的传媒形态.也有人称之为"墨刻"或"慕客志".Mook在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流行.目前在日本已和图书、杂志并列成第三大出版物.欧美称为"Part Work",一般为16开,具有专题化栏目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渤海国文化昌盛,素有"海东盛国"的美誉,是古代东北文化经济最为鼎盛的时期。无论是繁庶的经济,还是兴盛的文化,都离不开渤海在国内实行的"宪象"唐朝的教育制度。正是通过全面吸收借鉴中原文化教育制度,经过自身发展,才使得刚刚经历唐征高句丽战争破坏后的东北迅速恢复经济文化生产。并且,渤海国成为唐朝沟通朝鲜和日本的文化中转站,跻身八至十世纪东北亚先进文化区域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黄遵宪到日本后,对日本所存中国先秦赍书的说法进行了科学的考证,断言赍书说是"儒生好奇想象之辞耳。"此后,"赍书说"基本终结,这是黄遵宪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杨守敬(1839—1915)先生在日本访书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先生字惺吾,一作星吾,别号邻苏。湖北宜都人,后卜居黄州,常住省城武昌。其藏书室名有邻苏园、观海堂、飞青阁。藏印有"观海堂"朱文方印、"飞青阁藏书印"白文方印,其在日本所得书则钤"惺吾海外访得秘笈"朱文大方印。  相似文献   

7.
一份1946年的委任状 近日,在乐陵市档案馆资料中发现了一份1946年的委任状。状书16K大小,上方印有毛泽东头像,上书内容为:"山东省渤海区行政公署委任状,委字第838号,兹委任张厚智同志为兼乐陵县立师范校长。"落款印有山东省渤海区行政公署印章。张厚智,当时任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渤海行署一专署。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建设》2015,(1):20-25
1权利研究2000年6月李国新出版《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一书,其中以专门章节介绍了日本"图书馆自由"的含义与原理、日本"图书馆自由"运动的历史进程等相关内容。2000—2002年李国新相继发表《论图书馆的法治环境》、《日本的"图书馆自由"论述》、《日本"图书馆自由"案例研究》、《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四篇论文,集中表达了对图书馆权利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大陆(包括库页岛)上的住民,早在新石器时代起就与日本列岛北海道等地(包括本州北部)发生了联系。7世纪中叶以后,靺鞨人部族与上述地区有了更频繁的人员与物资交流,而且或主动或被动地与本州的倭王权或律令国家发生联系;在渤海建国后,长期间与渤海并见于史。之后,陆续有靺鞨部受其役使以至被吞并。诸部在争取摆脱渤海控制的过程中,有大批靺鞨人离开长期生活的地方,迁移他乡,因此造就了靺鞨人向东北亚或更遥远地区的移动和融入。  相似文献   

10.
书法与禅     
北鱼 《报林求索》2009,(1):42-45
<正>书法一词,日本称为书道,不管这一名词产生于何时,显然它是把文字的书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指称。既然把书贯之于"法"和"道",在这里"法"  相似文献   

11.
书衣之爱     
一本书是否有市场价值,除了取决于诸多因素外,有一项最让许多人觉得荒谬至极的,就是缠绕在书身外的一长条纸张,英文称之为"dustjacket"或"wrapper",中文俗称"书衣""防尘护套"或"护封"。西方史上最早有书衣的记载始于约1830年代的英国。这张纸的作用,原是为了避免书籍封面在贩售过程受到污损,以保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图书馆购入的"大仓文库"典籍,在日本大仓文化财团大仓集古馆以"大仓藏书"的名义保存了101年。这批书是1912年董康赴日本时将自己诵芬室部分旧藏和谭锡庆正义斋的部分典籍一并售与了大仓文化财团的创始人大仓喜八郎。这批典籍数量大、内容丰富、版本种类齐全,其中的善本典籍兼具极高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可能是一批今后再也难得寻见的书藏珍品。  相似文献   

13.
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  相似文献   

14.
依言 《中国图书评论》2012,(12):110-113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堪称一部复杂的经济赶超史,也是一部艰难的经济转型史.在其"赶超"以及向"后赶超"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先发国家的"异质"样态.其中,既有赶超的"两难"性,也有转型的"脆弱"性,可谓是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日本恰似"赶超"和"后赶超"的"试验场".读罢新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苦涩的日本:从"赶超"时代到"后赶超"时代》一书,可以品味到日本在赶超试验、泡沫试验、转型试验过程中"痛苦蜕变"的苦涩滋味.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一出版事业的发展自民国肇造,上海即为出版最发达的都市,大块文章,名山事业,尽在斯矣。1949年大迁徙,不少上海出版机构随之跨海来台。在日据时期,台北市重庆南路一段就有"新高堂"、"文明"、"杉田"等日本著名书局营业,专售日本书与教科书,台湾人开设的书局较小,多卖二手旧书。1945年台湾光复后,东方出版社随即开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本届书博会上,浦睿文化携手湖南文艺出版社将有着"治愈系之王"美称的《深夜食堂》1-8册带到了海口书博会现场。活动现场,不仅能够感受到书中的温情画面,同时还能品尝到出版方精心准备的日本料理。  相似文献   

17.
近读严绍璗先生《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著录先生在日本多家藏书机构所见宋元善本古籍。这些书因出自先生目验,且著录体例颇善,读之令人可想见书籍原貌,甚益学界。书中著录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临安陈宅经籍铺刊本《宾退录》一部,称"此书在国内至清代则世上仅以写本流传"(第392页),大抵先生未访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而有此言。《宾退录》国图藏宋本(馆藏号7540)框高17.5厘米,宽12.9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著录为"宋临安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本",惟书中不见可确定此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2007,(8):14-14
日本资深媒体人河内孝所著的《新闻社》一书近日在日本引起轰动,书中揭露了日本报纸“虚胖”现象,戳破了日本报纸发行量世界第一的神话。  相似文献   

19.
日本平安初期汉诗集《经国集》卷十,载有安吉人(即安倍吉人)《忽闻渤海客礼佛感而赋之》及岛渚田(即岛田渚田)《同安领客感客等礼佛之作》两首诗。这是记载中日友好往来,研究两国文化交流,尤其是外交、文学和宗教交流的宝贵之作。今试考释之,以求方家法正。 一、 二诗写作之缘起  日本大学者津田左右吉先生《渤海史考》云:“(渤海国)其使臣遂于开元元年,对唐请互市,且请礼佛寺。日本《经国集》卷十有赋此事之诗,可为一证。”(陈清泉译,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77页)接着,他便征引了上述两首诗。津田的这一判断,无论从哪个角…  相似文献   

20.
一本图书,如在审美和市场两方面都取得不错的表现,方可称之为好书。但"好"的同时,总觉得单调了些,如能因这"好"书引起大家热议,口耳相传乃至泛文化效应,这便是一种"热"。由"好"到"热",实属不易。本刊所选取的2012热书,题材涵盖方方面面,有弘扬主旋律、有家常巷尾的诉说、也有关乎儿童成长的心灵鸡汤……总之,这些图书在某一方面或显或隐影响了2012年之中国书业。本刊选取之图书,无在意建树、立言,但也是一家之鸣,力争给众声喧哗的2012中国书业一种参考、一种警惕,甚至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