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浮宫博物馆(Musée du Louvre)作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拥有40万件从古代到19世纪上半叶人类艺术品的精华,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从1793年开始向所有人开放"(open to all since 1793)是该馆自成立以来最引以为自豪的口号,正因为如此,它的许多服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这在"大卢浮宫计划"(The Grand Louvre project)的实施过程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邬明 《出版参考》2009,(6):51-51
法国卢浮宫: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 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博物馆为提升全民素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馆员在教育活动设计或者展览设计的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观众的参观需求以及参观偏好。因此,为了体现“以观众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作者从“观众”的视角,对一次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进行观察和反思。本次探索发现,由于观众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面对同一件展品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这种差异性提醒博物馆馆员在与观众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观众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偏好。并且,这种参观视角的多样性也为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创意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际博物馆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Museum and Tourism)”,这是自1992年国际博协开始为博物馆日赋予主题之后的第18个主题。主题的内容,体现着博物馆人对博物馆发展现状的思考和对博物馆发展远景的把握。纵观历年的博物馆日主题,从“博物馆与环境”到“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再到“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所关注的内容和侧重点都在变化,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二次世界大战为界限 ,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经历了由重心在“藏品本身”向重心在“藏品利用者”的转变。根据国外有关资料得知 ,从二次大战结束以来 ,西方国家博物馆已进行了数千次观众调查活动 ,发表了上千份观众调查报告。而中国博物馆学术界在 80年代以前很长时期里 ,博物馆的研究者以藏品和博物馆机构本身为对象展开研究 ,观众研究没有纳入视野 ,仅有少数人认识到观众对博物馆的重要性。 80年代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 ,西方博物馆界有关观众调查的方法和成果逐渐介绍到国内 ① ,促使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对博物馆观众进行调查 ,张松龄率先发…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是“物”,但博物馆职能的实现离不开人。博物馆如何利用新技术,发挥其“教育、研究、欣赏”功能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本文结合移动终端、网络服务、定位服。务、移动社交等随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而产生的概念,参照国外博物馆在移动应用上的实践,结合国内博物馆现状,试图从理论与应用层面上勾勒出“智慧博物馆,我的博物馆”系统,以期为提升博物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多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对藏品负责还是对观众负责已成为现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重大区别,这体现了博物馆从“物的关怀”到“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也预示出博物馆工作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博物馆观众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被动的参观者转变为积极的行为主体,由个人实体概念转变为承载一定社会关系的实践主体。借用拉康精神分析中“主体与他者”理论有助于理解博物馆观众主体内涵的型构轨迹,从阿尔都塞的主体意识形态哲学视角出发,深度剖析观众与博物馆作为双重主体在社会公共文化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镜像结构,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主体自我认同产生的影响,不仅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和本土文化有益,对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安全”、规划博物馆对观众的服务与教育工作及充分发挥博物馆职能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学,它适用于对博物馆观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观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博物馆的观众,因为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而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包括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化素养的各种各样的人。从老年人到儿童,从学、专家到中、小学生,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群众,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0.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 Community 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前言改革开放已过去二十个年头了,巨大的改革冲击波振荡着一切领域。博物馆这个历史的殿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样那样的震撼。几年前《人民日报》一篇题为《博物馆为什么冷冷清清》的读者来信,首次引发了博物馆界对观众日渐稀少问题(以下简称为观众流问题)的重视。博物馆观众冷落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我省的有识之士不断撰文呼吁:博物馆受“经费制约”,造成“门庭冷落?”;博物馆“〈客〉多〈知音〉少”;省博“为何沉睡不醒”;省博“你怎么了”。一连串问题的提出,纷纷针…  相似文献   

12.
安妮塔·B·沙阿曾说 :“人民创造了博物馆 ,人民运作了博物馆 ,博物馆致力于为人民服务。”①毫无疑问 ,观众是影响博物馆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观众调查是信息时代信息收集和加工的一种科学方法 ,能起到连接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作用 ,因此 ,它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博物馆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开始于上世纪 3 0年代的北美 ,迄今已经进行了大半个世纪 ,我国博物馆界直到上世纪 90年代才开始引进和运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开展博物馆学研究。在国内 ,虽然它是一项刚开展不久的工作 ,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观众调查已经得到许多博物馆的重视。有些学者已经…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博物馆日主题英文的表述是“Museums(memory+creativity)=Social Change”,中国博物馆协会的翻译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香港博物馆界则译为“博物馆(回忆+创意)=社会变迁”。但碓堇是馆  相似文献   

14.
(一)当时背景 1964—1974年,我担任国际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是新博物馆运动的见证人和参与。在这一时期内,还没有人谈新博物馆学,生态博物馆也仅仅是法国现象。虽然进行的很缓慢,但也是博物馆世界的一起引人注目的“革命”。根源于当时的几个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这里发布的调查结果是国家物局课题“关于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中观众调查部分最终成果的简报。此前已经在《中国物报》上发表了之一:“六一节,你去看博物馆吗?”和之二:“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本分为三个部分:一、2004-2005年度中国博物馆参观的基本构成,二、与参观相关的观众行为分析,三、博物馆及其展览信息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今 ,利用古旧建筑改造的博物馆已经很多 ,如法国的卢浮宫 ,俄国的冬宫和我国的故宫……。随着时代的变迁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以及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 ,许多古建筑博物馆中的陈列形式陈旧、落后 ,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的观赏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 ,一些古建筑博物馆从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但是 ,由于有些博物馆不考虑自身的陈列环境 ,盲目地追求所谓“现代化” ,过重强调了装饰材料与科技手段的作用 ,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展览的各种条件、展品的特点以及展厅内外的环境等因素 ,造成了陈列与古建环…  相似文献   

17.
许多研究历史和时间的哲学家早已对人类所有的信条中的最根深蒂固的部分提出质疑:难道时间以线性方式推移,而且未来仅仅是上述说法的下一章节?一直以来对未来的描述仅仅局限在诸如预测(projection)、预告(projection)和预言(prophecy)等词语。本文建议跳出这种固有模式重新描述博物馆的未来。为此,本文提出疑问: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博物馆是否仍然能将“未来”看作按时间顺序叙述的结果?本文采用了一个近期的尝试(由哲学家凯瑟琳·马拉布提出)来颠覆固有的信条,建议对于马拉布“尝试”可能对博物馆关于时间及其自身角色的理解产生的影响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的讨论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在回答为什么国际上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这个问题之前 ,必须提出另一个问题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 ?”如果环顾一下周围世界的博物馆 ,我们会发现 :80、90年代世界博物馆一个强有力的走势是博物馆进入繁荣时期 ,具体体现在 :博物馆的数字稳定攀升 ,藏品数量始终在增长 ,工作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和成熟 ,公众和政府的支持逐步稳固。然而 ,博物馆也逐渐显露出它的种种不足 ,在融入当今社会过程中 ,它的作用受到了众多的挑战 ,人们对它的精英化偏好提…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欧美博物馆正在经历巨变,博物馆机构本身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学者开始对博物馆定位、责任、目标和方法重新展开思考,“从观众出发”成为两者共同讨论的焦点。本文尝试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以“观众互动体验模式”作为分析框架,以欧美四座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材料,对其教育活动转向重视观众的表现、理念和做法进行述评,并从中寻绎出基于个人脉络、社会脉络和环境脉络下规划教育活动的一些较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从“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上网”到“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渐步入了稳定的快速发展时期。为了总结和了解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历程,进一步推进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本文回首和梳理数字博物馆建设中的大事记,力求以生动的事实和喜人的成就,展示数字博物馆这10年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