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待已久的中央二套“CCTV2005经济大典”终于在新年第一天晚上21:00准时播出,主持人马斌穿礼服、系领结、口袋塞手帕,盛装而出,先忽悠观众说自己在航天飞机上,又自夸自己是年度最帅的男人,在讲到农村问题时,还拿出了玩具小麦和三个分别贴以“钱”“、书”、“药”字样的袋子,可谓造势不小、花样不少、噱头不断。然而,有这些必要吗?从当初CCTV—2改版时将21:00—23:00定位成频道的黄金时段这一理念看,CCTV-2将自己的目标受众锁定为那些忙碌了一天的投资人士、决策者、高级白领等高层受众。他们工作繁忙、看电视的时间有限,对这些人群来…  相似文献   

2.
期待已久的中央二套“CCTV2005经济大典”,终于在新年第一天晚上21:00准时播出了。主持人马斌穿礼服、系领结、口袋塞手帕,盛装而出,先打趣观众说自己在航天飞机上,又自夸自己是“年度最帅的男人”。在讲到农村问题时,还拿出了玩具小麦和三个分别贴以“钱”、“书”、“药”字样的袋子,可谓花样不少;噱头不断。  相似文献   

3.
时间:6月10日零时至凌晨4:00 地点:东京银座,CCTV株式会社,深夜的CCTV大富电视台灯火明亮,几位员工在静静地忙碌着。 晴天霹雳 忍无可忍 中国新闻周刊:在国内媒体和网络重新将你“炒热”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张:有人早几个月前就在自己办的在日中文报纸上、并唆使日本一些“三流”杂  相似文献   

4.
游艺类节目的特性游艺类节目的特性首先表现为趣味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让受众看节目时感到“好玩”。游艺类节目的“好玩”体现在做游戏上。出现在屏幕上经过加工的游戏既新又奇,既激烈又轻松的“竞争”,又造成某种悬念,这些都使受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到“挺好玩”。趣味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受众看节目时感到“好笑”。以往在电  相似文献   

5.
期待已久的中央二套“CCTV2005经济大典”终于在新年第一天晚上准时播出,主持人马斌穿礼服、系领结、口袋塞手帕,盛装而出,先忽悠观众说自己在航天飞机上,又自夸是年度最帅的男人,在讲到农村问题时,还拿出了玩具小麦和三个分别贴以“钱”、“书”、“药”字样的袋子,可谓造势不  相似文献   

6.
台湾人看不看CCTV?别讲笑话了,台湾有台视、中视、华视那么多电视台,干嘛看CCTV?再说,台湾能收到CCTV吗(7以上是在听到“台湾人看CCTV”时多数人的反应。然而,一项调查表明在台湾不但可以看到CCTV,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喜欢上了央视的节目。  相似文献   

7.
覃彤 《现代传播》2003,(5):126-127
一、电视事件行销事件行销 ,就是企业通过介入重大的社会活动、历史事件、体育赛事和国际博览会等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传播活动 ,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 ,借力使力 ,顺势推舟。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的很多天里 ,CCTV - 4和CCTV - 9这两个国际频道对战争进行了不间断报道 ,与此同时 ,覆盖面更广的CCTV - 1每天分时段播出类似的大量报道 ,吸引了更多受众的眼球。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报告显示 :CCTV - 1从 3月 2 1日开始播出的专题节目《伊拉克战争报道》 ,节目收视率的涨势超过了《新闻联播》 ,最高涨幅达 2 7倍…  相似文献   

8.
一、乱用简称简称的使用应该规范。即使是采编者临时有必要使用简称也一定要注意简称的准确,让受众一目了然,一听就懂,不引起误会。《经济日报》1990年10月5日头版发表了参加亚运会的各国运动员惜别北京时的见闻通讯《别情依依》中有一则小标题是:中国台北——“七个难”看到这则小标题,使受众大吃一惊:台北运动员在北京时还有这么多的难事啊?看了正文才知不是“七个难”,而是在北京受到热情接待的“七个难忘”。这里的“难忘”是绝对不能简称为“难”的。  相似文献   

9.
打开报纸或看电视、听广播、看网络,很多新闻让人看了感觉很假,也有很多新闻惹来官司,还有些新闻让人看或听了觉得很乏味,这些所谓的新闻给受众带来的不是益处,而是不良影响或误导。那么,受众最终回报给发布此新闻媒体的是“不买账”。这说到底这是个人才问题,本质是新闻人的核心素质问题。在这  相似文献   

10.
早间收视时段一般是指早晨6时至8点半之间这段时间。作为特定的电视早间收视时段,有着自己的特点─—“紧张”、“忙碌”、“期待”。从受众的心理需求考虑,早间时段的这一特点,也对电视早间新闻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电视早间新闻应该能够给受众提供更多最新最有时效的东西。面对这一特点,必然要求电视早间新闻要具备自己的风格─—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灵活多变、结构紧凑。 首先,一天当中,相对于白天和晚上,早晨是紧张和繁忙的时段。 而早间时段被分割,就决定了快节奏的新闻节目才符合早间收视时段的特点以及受众的收视心理和状态…  相似文献   

11.
关注“热点”是每一家媒体所孜孜以求的。换言之,正是对“热点”的大力关注,一张报纸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受众所注目。比如《华商报》,这张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由于接连刊发了“夫妻在家看黄碟”、“麻旦旦处女嫖娼案”等颇具影响的稿件,并引发了有关公权与私权等热点话题的讨论,一时间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前不久在“东方时空·时空报道”栏目中,曝了一回自己的光。它将CCTV一些节目中出现的错误字幕,以及播音主持人员所念的错字别字,罗列在一起,进行剖析,并对媒体中“错别字现象”的危害性,作了深刻阐述。媒体中的“错别字现象”,由来已久。既是个“屡禁不止”的常见问题,也是个令媒体自身和受众,都头痛不已的品位问题。说它是常见问题,因为不论电  相似文献   

13.
如何写出精彩的头条新闻,是许多新老记者关心的问题。梁衡结合自己在“没有新闻的角落”屡屡写出头条新闻的经验,总结出头条写作的“三点一线法”。他说——打靶时有一个术语:三点一线,眼睛从标尺缺口里看出去,缺口对准星,准星对目标,三点连一线,这时扣动扳机,就能击中目标。记者的上稿率也就是他对目标的命中率,要提高命中率也有个“三点一线”,这就是: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一般来说,只要你采访的事实是中央所提倡的,又是受众所关心的,你这篇稿子就基本命中了。梁衡认为,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一定要三点结合成一线,这才是真正的…  相似文献   

14.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也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报道任务之一。从10月12日飞船发射到lO月17日飞船返回,6天时间里,CCTV—1和CCTV—新闻并机直播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环宇的全过程,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CCTV—4、CCTV—9也对“神六”飞天作了全方位的直播。 “神舟六号”直播期间,这4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16.11%,比上一周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神州五号”直播期间的收视份额(14.02%)提高2.09个百分点。而在10月12日发射当天,中央电视台十五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到43.31%,仅次于今年2月8日除夕的收视份额(44.31%)。 直播:开创多个历史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陈茜 《新闻记者》2005,(2):54-54
2004年11月21日8时21分,震惊全国的“包头空难”发生。这次空难造成了55人丧生的惨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巨大而又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媒体自然会给予很大的关注。从空难发生起,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上的报道便层出不穷。各家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了空难的相关情况,“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信息带给受众”成了各家媒体力争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媒体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只有找到自己的优势,才能抓住受众的心,才能保证自己在和其他的媒体竞争时不处于劣势。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受众的心呢?让受众自己来参与、来“说”、来活跃声波频道,用各种方式保证他们的“说”,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办法。“说”出什么是他们想看的,什么是他们不喜欢的,什么话题活动他们愿意参与甚至在媒体上说一说、秀一秀的。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一家大报不久前在一篇题为“假冒军车遭遇红灯”报道中说道 :“加快法制建设……使其成为打击假冒军车工作的‘杀手锏’” ;过了两天 ,这家报纸在一篇新闻中 ,“杀手锏”又写成了“撒手锏”。无独有偶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打出字幕中 ,“杀手锏”又赫然在目。这些年 ,阅报刊时 ,只要留意 ,常常会有“杀手锏”出现。这也许是由于“撒手锏”原用于厮杀时 ,才使许多人误写成了“杀手锏”。其实 ,汉语中并没有“杀手锏”这一词语 ,有的仅是“撒手锏”。撒手 ,意思为“放开手”。《现代汉语词典》“撒手锏”释义为 :旧小说中指厮杀时…  相似文献   

18.
《南方日报》在改版时明确提出自己作为省委机关报的优势:“我们的政治优势来自主流新闻、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柝:我们的权威优势来自政策宣传、主导舆论和舆论监督”。其改版以“追求更出色的主流新闻”,做“区域性、国际化的权威政经大报”为目的,口号是“高度决定影响力”。为了实现自己做中国主流媒体的目标,《南方日报》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根据自己的办报方针确定报纸的目标受众;二、在确定目标受众的基础上,了解目标受众对于报纸的需要:三、既努力满足目标受众的需要,又正确引导目标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王乾荣 《今传媒》2003,(5):64-65
据说,非典时期,也是幽默流行时期,表现了人的乐观精神。幽默能带给人宽慰、轻松和会心的笑。这些天,报纸搜集并发表了不少“非典幽默”,而我对于其中的一些,却只有尴尬的笑。 先看这一条“非典问答:传播途径——飞吻与点钞;如何彻底预  相似文献   

20.
刘勇 《青年记者》2004,(11):45-45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基于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进行互动,却被许多媒体所忽略,事实上,这些“细节”往往彰显了传媒的品格。前些日子,央视四套在报道俄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