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许对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语文教改的走向有所裨益。语文教学最终要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剩”在心底终生受用,就需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社会各界热切关注语文教育,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这对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是巨大的推动力,是大好事。在这些议论中,也不时看到对“语文”含义的误解或曲解,论者也有文化教育界的学者教授。“语文”,作为中小学课程名称,在我国已经通行了半个世纪,可“语文”到底是什么,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语文”含义的理解,关涉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名”不正,则“事”不实,“是”难求,因此实有辨正的必要。讨论“语文”的含义,应把它区分为普通语词和学科术语。作为普通语词,它可以是多义的;而作…  相似文献   

3.
4.
前一时期,一些报刊刊登了批评语文教学和考试的文章,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和考试深表忧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这对语文教学和考试改革将是非常有益的。但也有一些文章的作者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和  相似文献   

5.
很高兴拙文《语文“姓”什么》见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后有一些不同看法,为更好地认识语文教学,特绘制了一张图奉上,并扼要地作点说明。研究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用语混乱,概念不一。“语文”一词的多义性,造成了认识的混乱,当今流行的所谓“一语四文”——语言、文字、文学、文章和文化,就是典型代表。而确立概念是科研基础性的根本问题。“语文”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1949年叶老他们编课本时,此前没有这一概念,研究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这个前提,尊重已有的共识。叶老多次重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对语文的外延作了界定,只…  相似文献   

6.
从《北京学》引发关于语教学的大讨论至今,许多人认为已经得到了一个公认的结论:那就是倡导学教育。要通过学教育来增强语教学的人底蕴,实现人性的弘扬。  相似文献   

7.
站在世界之交门槛上的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世纪末的尴尬,耗时甚多而收效甚微的语文教学更是让人为之流泪。从1997年初《北京文学》大举讨伐中学语文课到1999年汕头大学推出《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分进合击的围剿,中学语文教学始终处在狼狈不堪、欲诉无语的境地。虽然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事,也不仅仅是语文课上的事(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语言学习的“主阵地”——中学语文课上到底讲什么仍是一个不能够也不应该回  相似文献   

8.
课堂回放 <采薇>教学实录 (课前全班齐背<采薇>,请五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采薇>的五个诗节,并简单批改指正.)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进行了扎实的朗读和背诵,这节课就上节课布置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将查找到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展示出来,让我们共享学习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一改过去单一、呆板面孔,活泼多样起来,像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就有“文本研习”、“活动体验”、“问题探讨”三种呈现方式,其中活动体验课尤其受到师生的青睐。同时,在实施活动体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很高兴拙《语“姓”什么?》(见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后有一些不同看法,为更好地认识语教学,特绘制了一张图奉上,并扼要地作点说明。  相似文献   

11.
何谓语文? 说法不一。但多大同而小异,且陈陈相因,较少创见。如对“语”的解释,多说“语”指语言,而语言又分口头和书面两种。然而,在今日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口头语言的教学内容吗? 或许有人会说,对学生进行语法教育,不就是口头语言的教学内容?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人生三岁会说话,五、六岁会吵架,十来岁便会喋喋不休说长道短,其时还未到入中学的年纪呢,何来学中学语文课中的语法!是的,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已读过小学,小学已有语文,其中也有语法的内容。诚然,诚然!可是,即或不读小学,或一辈子未学过语法,不是照样会说话…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不少教师上课,不是把劲儿用在“教什么”上,而是全花在“怎么教”上。于是,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消化能力,把教材处理成“满汉全席”;有的不管学段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大 《语文新圃》2009,(5):30-31
语文课现在成了鸡肋——这是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无奈和不甘的感慨。而在一些学生心目中,语文课甚至连鸡肋都不如,只是为应付高考而不得不握在手里的讨人厌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14.
<正>怎样将课文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灵动?怎样把语文课讲活、讲出味道来?这些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也是每堂课都要追求的境界。老舍曾言:“英国人烹调术的主旨是不假其他材料的帮助,而是把肉和蔬菜的原味,真正的香味,烧出来。”此话耐人寻味。若把一篇课文比作肉和蔬菜,那么,教师就要教出潜藏于文字深处的意义和情趣,还原它的艺术魅力。课教得有味道,学习效率就高。语文课要教出什么味道呢?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应《中国考试》之邀,写了一篇文章《语文到底考什么》。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报刊上关于语文教学和考试的讨论所发的感想。大家知道,教育和考试有本质的不同,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形式,而考试则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检验形式。从矛盾的内因和外因...  相似文献   

16.
看完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杂志上,充斥着语言暴力且带有文革遗风的杂文体的《缺乏学术素养的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文")一文,我感到很失望。第一,程老师不是本着学术研究的态度来回应我的文章的,而是态度倨傲,大动肝火,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这种表现令其大失学术水准。第二,我的《"语文味"教学理论批判》共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应试教育背景下低效率、低效能、低效益的"耗课"现象已经成为语文课堂的"顽疾",自己对此感受颇深,现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写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耗课"到底耗掉了什么?在笔者看来,"耗课"耗掉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老师的创新灵性,是语文的活泼生命,是文化的民族精神。一、"耗课"耗掉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眼下,大、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日益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耗课"状态下,学生的个性学习只能屈从于老师  相似文献   

18.
教学理论应当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而深刻地揭示教学理论应当是什么,不仅应把教学理论当作名词,看作一种静态的存在形态来理解,而且应把教学理论当作动词,看作一种动态的发展形态来考察,即它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或一门学科,而且它是在文化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从理论上讲具有双重职能,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二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劳动者。但在实践中,以及人们的认识上,却把基础教育作为从低到高的选拔和淘汰制度,即是为高一级学校特别是大学输送毕业生,最终要培养的是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名人明星等社会高级人才。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评价制度等都是为上述目标打基础的,而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如人们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要等必备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常识往往被忽视了。在全社会以高考论成败…  相似文献   

20.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人。所以,我认为,语文课中的讲尤为重要。而语文教学中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讲”还是“不讲”,“讲多”还是“讲少”,而是在于“讲什么”和“怎么样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