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全息照相实验中,能否观察到清晰的实像,主要取决于参考光和照射光是平面波还是球面波,并且是否正入射,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能比较容易地观察到清晰实像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息照相原理,理论上只要将物光和参考光的光路设计得能够发生干涉,就可以拍摄出全息照片,因此拍摄全息照片的光路不是唯一的。不同光路拍出的全息照片的效果有所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被摄物体,选择不同的光路,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首先介绍几种常见全息照相的光路,对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用多个物光束拍摄全息照片的新方法,并对光路的快速调整方法进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息照相”是物理实验中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实验项目。其操作环节多,能力要求高,实验结果生动直观。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验教学经验,从实验的四个关键环节(调光路、拍照片、冲底片和观察像)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关于光具有波动性的说明 ,是建立在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基础上 ,做好这两个演示实验 ,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光的波动理论 ,但许多普通中学因条件限制 ,这些实验开出率较低 .特别是课本中提到的泊松亮斑 ,许多学生学完后仍对此亮斑持有疑虑 .做好这个实验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光的波动性 .笔者对泊松亮斑实验进行了研究、探索后 ,找到下面这种简易可行的方法 .实验器材 激光光源 ,小钢球 ,透镜 (凸透镜或凹透镜均可 ) ,条形磁铁 ,大头针 (缝衣针也可 ) .本实验的关键 :一是光源的选择 .普通光源的亮度较差 ,只宜在暗室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人教新版教材和过去几版教材,发现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爆炸实验被删掉的问题引发思考.梳理该实验的改进文献,并将文献分类,根据已有文献的利弊分析设计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爆炸的改进实验.改进实验提高了实验成功几率,降低了实验的危险性,实现了封闭式实验,完全消除了实验后的污染问题.同时也使用手持技术探究反应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氢气与氯气光爆反应的感性认知及本质理解.  相似文献   

6.
尝试利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做光源,制作创新玻璃槽,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完成初中光学实验中光的折射、反射、透射等实验,真实再现了光在不同媒质中传播时路径的改变情况,让学生对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物理概念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利用简单经济的材料自制教具,以新奇、明显的光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感知材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突破难点,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8.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简称VI)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是现代仪器仪表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仪器它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通过利用现代化的虚拟仪器来进行传统的光的衍射实验,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优化了实验过程,从而使物理图像更加清晰直观.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打破传统物理光学实验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开发功能,制作了简洁美观、可拓展性强的物理光学实验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多个经典光学实验的计算机仿真,包括光学拍、球面波干涉、杨氏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夫琅和费衍射、菲涅耳衍射、光栅衍射、空间滤波、光的偏振和全息照相等.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实验参数可灵活设置和良好的人机交换功能,并且通过mcc编译可以脱离Matlab环境使用.  相似文献   

10.
詹顺凤 《物理教师》2004,25(7):21-21,23
新教材高中物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二册第十九章“光的本性”第三节光的衍射、(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的波动性”第二节光的衍射 ,教材通过介绍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 ,来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但是 ,在现有的物理仪器中 ,只能做单缝衍射实验 ,而更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圆孔衍射和著名的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 ,只有文字和图片 ,没有现成的仪器 .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结果 ,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办法可演示成功 ,且效果颇佳 ,如再配合多媒体视频进行放大 ,效果更佳 .现介绍如下 ,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