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宗教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社会信用体制的构建,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抵制邪教的蔓延。如何做好宗教工作,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产生与存在的根源、演化过程及其消亡规律的观点.宗教的产生有自然、社会和认识论以及其它复杂的根源;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仍有存在的根源;宗教演化是有自身规律的,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消灭宗教,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行新的阐释.经济危机在当代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属物,它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现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认识,对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宗教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和相应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作指导。在我国,虽然消灭了剥削制度,宗教赖以存在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除,但是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仍然存在,并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目前宗教在我国的影响呈扩大趋势。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的政策,法制和环境相适应。广泛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持和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5.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经产生,就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和复杂的影响。由于宗教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因此,从整个历史发展来说,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纳入社会主义视野的宗教更多地表现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化现象,其存在的现实根源成为了揭示“宗教迷雾”的第一扇窗户。当前,在对宗教作用的归类分析中,应加强其积极因素的研究,将出发点和归缩放在贯彻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原则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出发,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现象,在权衡道德义务与权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道德补偿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中呼吁道德回归,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合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独特的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现象,同时,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容繁杂的宗教文化。宗教与宗教文化将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宗教和宗教文化,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积极研究和发掘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减少、抑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信仰,植根于现代性的世俗信仰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信仰危机的世界历史图景之中。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的社会、理论资源,使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区别和超越于现代的西方“道德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一种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认识宗教,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最终关系到党的执政安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从而维护好党的执政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诚信文化特质之比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具有人格性、情感性和义务性等特质,而西方诚信则以理性为依据、契约为表征和法律为基础。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与西方契约诚信文化存在着有限性与开放性、等级性与平等性、自律性与强制性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实现中西诚信文化的互动与整合,建立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2.
宗教人士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客观依据。宗教自身的再生机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使其内化具有可能。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宗教界人士队伍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依靠政策和法律对宗教进行管理是其内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宗教问题不仅影响着世界的稳定,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去说明宗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和时代背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宗教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同时要求建设和谐的宗教,宗教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平。因此,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宗教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引导宗教自身和谐建设,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15.
民商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在民商法律建设上比较薄弱。因此,加快民商法律建设,使其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作用,是当前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从制度方面解决社会生产领域的伦理和价值观念问题,表现为人们制定、完善并执行中种符合社会伦理要求的规则,或说把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制定、完善为制度并在社会伦理生活领域贯彻执行的活动。伦理之所以能制度化的关键在于制度本身的伦理教化功能。伦理制度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当下的伦理制度化主要有把伦理规范提升为法律和制定为政策两种  相似文献   

17.
浅析假冒伪劣存在的根源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在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不断产生,假冒伪劣便是其中之一.假冒伪劣的存在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法制方面的原因.完善和健全相应的法规是根治假冒伪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视为马克思宗教观的本质是失之偏颇的。马克思宗教观最核心的內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都与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是宗教存在与演变的最深刻的根源。根据上述马克思的宗教观,合手逻辑的结论是: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指导-接受型文化传播机制必然要让位于一种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机制。这种沟通机制不仅呈现为一种多元文化层面之间双向互渗互动的共振关系,更表征为一种积极的文化选择与过滤功能。有效的文化共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