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秀玲  刘少山 《双语学习》2007,(8M):104-105
确立和培植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协调、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确立绿色生产营销与绿色消费生活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重视贴近生活世界,强化德育,塑造个体生态人格;追求德育观念上的革新发展与超越,构建政治人际生态相统一的新德育体系等是职业院校生态德育的目标指归应蕴含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正确认识幼儿德育的价值,科学定位幼儿德育的目标,是幼儿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德育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说,在于帮助幼儿实现做“人”的本质规定性,引领幼儿走上最初的成“人”之道;对于社会来说,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成员和国家公民。为了实现幼儿德育的价值,可从个体、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三个维度确立德育目标,以培养幼儿做完善的人、做好同伴和好成员、做好品行的人、做好公民。幼儿德育目标的实现路径为:以人生为目的的个性养成教育;以互利互惠为起点的亲社会行为教育;以行为规范、习惯养成为重点的品德启蒙教育;以集体观念、家国意识为基础的公民道德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3.
幼儿品德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而育人又以育德为先,重视与大力加强幼儿德育,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迫切需求。本文从游戏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应充分开发游戏中的德育资源,寓品德教育于幼儿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反复训练强化。培养和巩固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提高德育的实效,进而促进幼儿品德的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趋势,必然要求学校德育向现实生活回归;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培养他们对现实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规范的选择、创造能力;德育不仅要重视说服教育、规范管理,也要重视情感因素。思想道德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只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和分析人教版小学不同学段德育课程的教材内容,总结出我国小学德育教材“他-我”之间存在的三对张力: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看,较为强调社会化功能,人格完善功能退居其次;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比较凸显“集体意识”,较为漠视“个体意识”;从个体与个体的关系看,较为强调善待他人,相对弱化平等共处。上述关系的梳理和缓解,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幼儿德育新理念--后现代视野下幼儿园德育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思潮是二十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文化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检讨。课题组从后现代教育理念的角度反思我国幼儿道德行为的发生及其教育的机制,在幼儿园德育目标、课程内容、方法策略、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幼儿道德行为的发生有其不以成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主旋律中,幼儿德育有许多不同的变奏:重公平优于重谦让;重智慧优于重伦理;重实际优于重说教;重感受优于重推理。只要教育得法,幼儿的价值观、道德观会随着教师的主导价值发生改变。在幼儿德育目标上,应提倡异质多元,坚持价值导向;在德育内容的筛选上,应重视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在德育方式上,应关注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法如游戏、辨析、讨论、角色模拟、故事新编等;在师生关系上应推广平等沟通、观点碰撞、求同存异,从而开辟开放、和谐、自由、高效的幼儿园德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个性的形成是个体成长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幼儿园集体社会教学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让集体社会活动真正从教师本位走向幼儿本位,这就要求幼儿园在实施集体社会活动时必须坚持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坚持社会行为导向,重视幼儿的自我体验和自主调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从家校合作的角度培养贫困生的诚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笔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主要有给家长写信,召开家长报告会和座谈会、与新生家长座谈,给贫困生家长发邮件,打电话。家校合作建立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等,以此唤起家庭教育在贫困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相对于高校德育的重视程度而言仍有很大距离,大学生群体道德状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生合理性需要与现实性需要的统一,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高校德育失效的实际状况,提高高校德育效果应从关注学生个体需要开始。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德育教学中。本文试从“以人为本”与德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德育教学目的性与方法论的协调一致、“以人为本”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有效结合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关于德育渗透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德育渗透的概念、特征、载体以及德育渗透与德育灌输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注意充分发挥渗透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德育渗透与德育灌输同庆德育手段,两者不可偏废,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芳琴 《快乐阅读》2013,(10):24-25
游戏讲评是幼儿与同伴分享游戏体验、交流游戏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个体与集体进行有效互动,教师个体与幼儿集体进行有效互动,它能提升孩子的游戏水平,对游戏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本着让评价更快乐的宗旨,针对如何使小班区域游戏中的讲评环节发挥最大的作用,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游戏讲评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讲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本文根据实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途径。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三类: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个体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用统一的目标去要求不同水平的个体,试图通过一、两个教学活动就让幼儿完全掌握某一数学概念,忽略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调动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近两年来,我在组织集体活动的同时尝试运用分组活动的形式指导幼儿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学数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分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每次数学活动时,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学前创造教育理论不断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正在实现着从关注“抽象的幼儿”到关注“具体的幼儿”的转变,如关注幼儿个体成长和终身发展;关注幼儿的人生幸福;重视幼儿作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促进幼儿的自我超越,提升幼儿的生命质量和创造能力;重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和前瞻性,并力图把可能性变为现实,使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人本回归”已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真正把“人本回归”的理念落实到大学德育过程中,必须有机地协调和优化德育内容的各种价值关系:一是要实现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是要实现德育结构中教育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价值的统一,三是要实现大学生现阶段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问题比较突出:价值观的个体意识高扬与集体意识下降;人生观的多元性与功利性;世界观的游移与彷徨;婚恋观的短期性与游戏性。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剖析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教育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7.
班集体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必须重视班级德育环境的建设。班级德育一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二要注意班主任的师表作用;三要发挥班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四要加强对每一个班级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至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就当前幼儿德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德育对策,以期对幼儿德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目标在幼儿数学教育方面,将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培养幼儿主动求知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二实验内容数学结合式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有机结合。集体活动(指集体教学)与小组活动(含个别活动)对幼儿学习数学的作用各有所长,本实验取两者之长,有机结合。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的结合一般有以下几种安排:1.集体→小组式;2.小组→集体式;3.完全小组活动式;4.完全集体活动式;5.集体→小组→集体式;6.集体游戏式。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的安排服从两个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另一重含义,是强调人的目的性,强调教育应该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传统意义的学生,也包括教师,包括一切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强调人的目的性,强调教育应该为人的个性发展服务,并不会同我们倡导的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冲突。因为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每个集体成员、每个学生的尊重,正是对人的集体、人类全体尊重的基础;对每个集体成员,每个学生利益的保护,也是对人的集体、人类全体根本利益保护的前提。世界上没有无视个体利益的集体,也没有完全脱离个体存在的社会存在,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