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学说,人类历史共有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奴隶制、农奴制(封建制)就是其中的两个必经阶段。作为两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奴隶制与农奴制之间是有著本质的差异的。关于这一点,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也曾有过明确的原则指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历史学界已经完全确切地掌握并运用了经典作家的指  相似文献   

2.
计划调节作为社会经济形式的一种调节手段与方法,它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产品经济的计划调节与商品经济的计划调节。产品经济的计划调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在商品经济消亡之后出现的一种调节手段与方法。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形式仍然是商品经济,因此它在当代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变为现实。目前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计划调节是商品经济的计划调节。为了更好地运用这种商品经济的计划调节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服务,本文拟就计划调节的含义、两种不同计划调节的区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计划调节新机制的建立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创新与改革现代高教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创新和市场资源配置原则,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实质是资源配置模式的转变(即人口资源、财政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也就是说,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人、财、物、技术等教育资源的“混合型”市场配置模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与适度的政府调控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之所以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其原因是市场能够比较有效地配置资源,而外部经济负效应的存在却阻碍了市场配置效率(即帕累托效率)的实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能够减少外部经济负效应的发生,促进市场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经历了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只有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引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多番研究,但是,对我国现实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客观存在的多层次性却未予以足够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有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 一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及预见未来社会主义的新世界的同时加以阐述的.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曾经“设想有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即社会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运作问题时,必须研究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8.
资金,是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备的重要经济资源。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供应。在市场经济调节社会资源的过程中,资金是一种决定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特殊资源。社会资源配置合理有赖于资金配置的合理,因而,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商品物价逐渐放开。而铁路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管理体制基本保持着计划经济管理的模式。多年来,铁路运价未按市  相似文献   

9.
基于3G时代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继电子学习(E—Learning)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本文在以3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基础的大环境下,探讨了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结合3G技术特点,提出了构建基于3G技术移动学习网络服务平台的初步设想。旨在为从事移动学习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认为资本主义对落后国家的影响及作用是积极的;新马克思主义作家们则认为是消极的.通过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例子,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因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1.
结合高校合并后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实际 ,围绕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构建 ,论述了构建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必要性 ,构建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原则、具体设想和预期效果 ,构建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监督机制。认为 ,构建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必须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 ,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建立分级管理模式 ,健全校、院 (系 )两级学术组织 ,推行目标管理 ,向下延伸监督部门的职能 ,促进高校内部管理模式由过程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多番研究,但是,对我国现实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客观存在的多层次性却未予以足够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有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及预见未来社会主义的新世界的同时加以阐述的。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曾经“设想有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用宏观管理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是商品经济的一种比较充分发展的现象形态。商品经济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家,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最终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以辩证唯物王义为视角,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精神文明是生产力”这一命题:(1)精神文明是精神生产力;(2)精神文明可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这一论述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学说。他的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的结论性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数百年来最大的思想成果 ,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理论、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最为坚实的框架基础 ;从全球范围内思考对外开放 ,揭示当代经济发展的规律 ,无疑是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政府和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但是,这两种配置资源方式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其他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第三配置。本文在第三配置的视角下对商会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国外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充裕与否,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因此,在研究大众化阶段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时,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教育资源同样包括这样两个层次的配置:宏观配置——社会资源流入高职教育领域,形成高职教育资源;微观配置——流入高职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源在高职教育内部的再分配和使用过程。一、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加雷斯·威廉斯曾经把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法分为三种模式:官僚模式、学院模式、市场模式。官僚模式即经济决策由政府作出,资源根据明确规定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学说。他的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的结论性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数百年来最大的思想成果,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理论、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最为坚实的框架基础;从全球范围内思考对外开放,揭示当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无疑是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资源倾斜配置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从产业间资源配置的动态特征着,中国经济所走过的显然是一段典型的资源倾斜配置的历程。这并非是主观选择使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客观根源的。回首中国经济40多年,无论辉煌的成就还是沉痛的挫折,都与资源倾斜配置息息相关。历史已证实,资源倾斜配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依据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规律,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不断完善各种所有制结构,在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对社会各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经济运行方式或经济调节手段。或者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保证,配置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经济运行方式或调节手段。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向人们昭示:要大力发展和迅速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供采用的经济调节方式或手段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根据社会供求状况,依据价值规律,对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