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题目 :人们往往喜欢收藏自己珍爱的东西。大到文物典籍、古玩字画 ,小如一枚书签、一张照片…… ,它常常能给你带来无限的乐趣 ,或引起你美好的回忆。请以“收藏”为话题 (注意 :是话题 ,不是文题 )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 :1 .不少于 6 0 0字 ;2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附近的地名 ;4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优秀作文】论收藏的乐趣黑龙江一考生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在生活之累之外 ,人们把一部分钱用在了玩乐之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流行起了收藏。有人认为收藏一种不易买到的、价…  相似文献   

2.
[作文题] 人们往往喜欢收藏自己珍爱的东西。大到文物典籍,古玩字画,小如一枚书签,一张照片……它常常能给你带来无限的乐趣,或引起你美好的回忆。请以“收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为 ,找准话题的切入口 ,迅速打开思路 ,快速成文 ,可采取以下“反弹琵琶”的办法 :一、大题小作所谓“大”指的是话题范围比较广 ,时间跨度比较大 ,空间距离比较大 ,可写的人、事、物、理、情很多很多。面对这类话题 ,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化大为小” ,从“小”切入 ,以小见大 ,即“大题小作”。可采用以下办法 :1.切割话题。写作者将提供的“话题”进行切割 ,使之变成若干个“小话题” ,然后从中进行筛选 ,选取自己最熟悉的 ,最得心应手的办法去写。比如 :“语文活动”这个话题 ,可以把它分成为 :写一次朗诵会、演讲…  相似文献   

4.
一、话题当作标题,题目难合要求话题作文的要求中有一项是“自拟题目”,但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要求,包括一些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也常常直接用话题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不符合要求的。直接用话题作为标题,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话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论题,我们在构思中常常需要化大为小、化意为象,将一个抽象宽泛的概念范畴用具体生动的材料进行演绎。如果借用话题为标题,那么这个标题与你的内容往往不相匹配,标题会显得宽泛而与文章内容联系不紧密。其次,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颖贴切的标题不仅能更好地揭示文章的中心主…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英国一家文学刊物登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网”字表现了出来。请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2.富有文采;3.文体自选,题目自定,不少于800字。【思路点拨】上海近两年作文题都是一个字(“杂”、“忙”),一字文题由于外延很广反而让考生难以下手。构思时应把握化大为小的原则,把大话题缩小为一个小话题,在小话题中确立文章观点,同时把思维引向深入,逐层论述。对“网”的构思首先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作…  相似文献   

6.
记叙文的写作,要点之一,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换句话说就是“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尤其是中学生常写的话题作文。所谓“化大为小”,首先是将大的话题化为小的话题。作文话题,其写作范围通常都是极大的,为的是让学生都有话说。但一篇作文,篇幅有限(其一般的要求是800-1000字),若按原话题去写,是很难驾驭的。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将话题化小。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切分蛋糕”。譬如在你过生日时买了一个大蛋糕,你不可能将它整个的拿起来去吃。你得先把它切分成若干小块,然后才好去吃。也有人将其比作“开小窗口”,道理和前者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要写好话题作文 ,必须要把握好“四度” ,即宽度、角度、高度和深度 ,也就是说要做到把握宽度、巧选角度、升华高度和开掘深度。一、把握宽度话题的范围、要求和限制决定了话题的宽度。所谓把握宽度就是要在话题允许的范围内构思立意 ,无论如何也不能超出话题的范围。在这个方面 ,常常出现的毛病有两种 :其一是宽度不够。这往往是由于没有全面理解话题 ,因而出现了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情况。如 2 0 0 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面向大海”。很多考生只是纯自然景物的描写 ,没有结合现实写出心灵的感受、震撼和启迪。 2 0 0 3年全国卷“感情的亲…  相似文献   

8.
作文要符合题意,这是对作文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话题作文的外在形式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告诉考生“以×××为话题作文”;另一类是给一首小诗,或几句话,或一幅图画。这些内容一般称为“材料”。前一种简便省事,但不利于启发考生;后一种破题费点事,却往往能引发考生联想和想像,激发写作灵感和写作欲望。当见到“话题”打不开思路,立意构思没有意向时,仔细研读一下“材料”,往往能让…  相似文献   

9.
编者:同学们在作文时,有时遇到的题目较大(大主题),让人无从下手.这时,化解难题的有效方法是化大为小,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立意,即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作文构思的一种方式.它主要表现为: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表现的却是重大主题,阐发的是深刻道理.也就是说,用小题材来表现大主题.根据题材内涵的不同,“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以小事件阐述大道理 这类文章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来阐述一个大的、引人深思的事理.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取材广泛,立意多向,给考生提供了展示灵性与特长的舞台,从而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和广大考生的喜爱。可是同时,也有不少考生面对有些话题却“欲说话题好困惑”!笔者认为,面对“大”的话题,倘若能熟练地应用“大题小作”,就能迅速地展开思路,快速入题。所谓“大题小作”是指将那些抽象、宽泛、能表现多个主题或是外延较大的话题,从标题入手,力求从一个小的角度,一个小的侧面切入,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和具体场景上,然后迅速地打开思路,构思成文。“大题小作”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划分子话题构思时,将话题切分为…  相似文献   

11.
【话题一】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如果有一种“时空转移心灵交流”器,能把你想说的话传递给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名人,那么,你将选择一位向他(她)倾吐心声呢?请以“名人,我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话题中的“名人”可以是某位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构思导引】这个话题重点考查习作者的想象力和认识水平,它鼓励考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事实上,这类“与名人交流”的典范之作并不少见。比如杂文名篇《…  相似文献   

12.
【话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你知道互联网吗?也许仅仅听说过,毫无感性认识;也许你早已是个网民,常常沉溺其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如网上聊天,网上会诊,网上查阅资料,网上发表文学作品,网络远程教育等等。当然也有网上黑客,网络病毒……请以“互联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800字以上。【构思导引】“互联网”这个话题写作范围是很宽泛的,构思时可以考虑多种思路: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分析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可以探讨由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试题回放】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思路点拨】“亮点”的本意是明亮的地方或发出光亮的点。如果单从“亮点”的本义入手,可写的东西很少,且意义也不大。如果能考虑到“亮点”的引申意义,写作思路就一下子打开了。它的引申义可理解为:光彩、闪光点、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等。这样,可供写作的东西就很广泛了。考生可以从以下几点打开写作的思路:1.从话题的引申义切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从其引申义或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在纷繁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是以某个话题为谈话中心的自拟题目作文。其特点不仅是题目自拟 ,而且选材宽泛 ,写法灵活 ,因此 ,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综观 2 0 0 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话题作文已形成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股强大趋势 ,不仅数量大 ,而且创新题型越来越多。  一、限制文体的话题作文示例 :请你以“我和体育”或“我和艺术”为话题 ,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自拟 ,把自拟的题目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 ,字数6 0 0以上。( 2 0 0 2 ,北京市中考题 )注 :北京市中考作文题是选题作文 ,另一个是供材料作文 ,要求结合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文段 ,写《〈我和鸟儿…  相似文献   

15.
考场作文构思时如能做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那自然是达到了思路畅通的最佳境界。但是 ,种种原因所致 ,考场快速构思作文时往往出现思路阻塞、难以畅行的状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应采取哪些措施另辟蹊径呢 ?第一 ,考场快速作文 ,容易造成情绪紧张、焦虑 ,如果思路为此所阻 ,可竭力回忆或想象轻松愉快的情景 ,打开思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一般是“话题”作文 ,命题只给一个写作范围 ,需要你自己确定一个主旨 ,在你确定了主旨后 ,思路就应积极展开 ,与主旨有关的信息就会纷至沓来。但是 ,倘若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临场情绪紧张、焦急、…  相似文献   

16.
“以小见大” ,是作文训练中常有的事。比如学了《七根火柴》后 ,写一篇“以小见大”的记叙文《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 ,应该怎样做呢 ?一、温故。根据“以小见大”的要求 ,设计一些带复习性的问题 ,唤起对课文中精彩、关键部分的回忆 ,加深对“以小见大”的印象。如 :1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能否说清课文“小”在哪里 ?2 从这些“小”中 ,见到了怎样的“大” ?3 为什么这些“小”能够见“大” ?思考的目的在于理解“以小见大”的含义 ,上述三个问题中 ,第三个是重点 ,也是写这类文章的难点 ,思考时必须把握两点 :一是 ,…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设计]请你以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形容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构思导引]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又有所限制的话题作文。从选材立意上看,只要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形容词”(诸如“宁静”、“寂寞”、“朦胧”、“豁达”、“真诚”等等),就可作为写作的话题,发挥的空间可谓大矣。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从审题上说,必须围绕形容词构思成文,如果选择的是“哭”、“异想天开”等词语,就从根本上偏离了要求;二、从文体上说,本题一般适宜于写成议论性的散文;三、应力求体现出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8.
[小引]2004年语文高考硝烟已散,回过头来审视考前各地模拟卷的作文题(笔者已给每道题补上“构思提示”),或许能给你很多有益的启迪。A独词类作文题一、忘忧草(200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有人想研制一种新药,借古代的“忘忧草”来命名,希望服用后,能解除忧郁、忘掉烦恼,增加勇气和自信心,甚至使人变得富有创造力……请以“忘忧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2)可以自由发挥,讲故事,谈幻想,发议论,等等。(3)不要写成诗歌。[构思提示]这道作文题显然借鉴了1999年高考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命题思路,考生不会感到陌…  相似文献   

19.
面对话题,学生有时觉得大而空泛,不易把握,给人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笔者以为,找准话题的切入口,迅速打开思路,快速成文可采取“反弹琵琶”的办法: 一、大题小作所谓“大”指的是话题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大,空间距离比较大,可写的人、事、物、理、情很多很多。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落笔难于集  相似文献   

20.
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阐叙了君子做人的准则。举一反三,教学生作文,也应该如是,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包括辩证的两个方面:“小”,即选取的题材小、角度小;“大”,即立意的深刻、新颖,或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深广丰富。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它是写作主体在采集和构思阶段所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