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利用福建省1978-2005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并引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正向的交互响应作用,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5,(3):72-75
一般来说,金融相关行业发展会促进动经济深化发展,但城乡收入差距被金融发展影响的方面却不甚明显。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仍没有解决,继续扩大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因此,采用1990年至今全国及30个省的金融相关数据,用泰尔指数这一度量指标运用度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融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扩大效应,各省城乡收入差距虽各有特点但异中有同。基于此结果,尝试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缩小金融发展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利用199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金融发展奄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即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了地方财政支持、就业结构以及地区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消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环境中经济环境又是影响消费环境的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是影响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大障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成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呼声。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腹地,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战场,缩小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湖北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分析入手,客观描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趋势,对形成收入差距的原因作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采用1985-2016年汕头市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和阐述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并得出了金融规模的扩大加大了汕头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从金融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力争为制定地方经济政策提供研究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分析城乡金融规模差异与金融效率差异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效率差异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我国的“城市偏向型”金融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金融规模与效率差异的进一步加剧,从而也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文章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以及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作了分析,为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发现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延伸,契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创新的本质要求,未来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数字普惠金融必然是重要的驱动力。基于中国2011—2020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通过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这一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替换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按人均GDP门槛值将我国划分为欠发达、较发达和发达省份三大区间,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经济较发达和发达的省份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即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提供了重要的“数字机遇”;但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农民却面临着明显的“数字鸿沟”。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等“新动能”催化下,数字金融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进一步纾解城乡间数字基础设施鸿沟、破解城乡居民数字化应用鸿沟、缓解金融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行业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拉大。我们应该重视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将长期措施与短期手段充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平稳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目前收入分配不均衡的根本措施,这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滁州学院学报》2020,(3):21-26
通过选取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运用泰尔指数衡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在不同空间层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作用机制不够显著,不能体现与财政支农支出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我国应拓宽传统普惠金融渠道,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实施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政策,发挥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近年来,福建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但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从福建各地实际出发,探索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过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要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质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将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明显过大,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有近些年来我国过于重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而没能兼顾公平的方面,但农村地区因人力资本投资严重短缺,致使农村人口的增收能力较小是更重要的方面。其解决途径无疑是在农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快教育扩展,这对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2011年到2021年这十年间新疆十四地州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这两方面的数据,发现新疆14地州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其所在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相互关联性可以使用空间误差模型来阐述,这表明新疆十四地州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可以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式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姚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3):18-19,61
城乡差距扩大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挑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管理体制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和有力措施,扼制城乡差距扩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表现为人为的、外生性城乡差距,是由国家的制度安排和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政策决定的。解决的办法在于取消不利于城乡差距的政策措施,实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改革,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即: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与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与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与收入差距。本文按照此逻辑对这些研究作理论概述,以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符合倒U型假说,即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就全国整体情况而言,金融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财富如何分配,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成员财产分布的差距,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都有拉大的趋势.收入差距问题除了转型期存在一定必然性外,分配体制的扭曲放大了这种差距,政府公共政策的缺失以及腐败问题都影响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针对收入差距问题,中央已制定了相关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