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20世纪主导科学是物理学的话,那么21世纪初主导科学将是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研究极端复杂的生命系统,同时又是满足人类社会多种需求的科学,故有人称21世纪将是生物基因技术世纪。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因技术的研究,本篇主要介绍基因技术在医学中的最新进展。寻找新的基因是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当前发现的最新基因有哪些?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导致心脏病的变异基因;美  相似文献   

2.
高价值基因专利权人利益与人类生命健康权益的冲突、美国专利制度对科研豁免规定的严格条件、美国专利法对专利权客体所持的开放、包容态度,这既是Myriad Genetics案发生的根源所在,也传达了基因技术与专利制度的互动诉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分离的DNA序列不具备可专利性的回应只是暂时平息基因专利争议的权宜之计,远未实现基因技术与专利制度的良性互动。通过适度放宽科研豁免条件、限缩基因类专利的客体范围,以平衡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利益与人类生命健康权益,推动基因专利制度的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如今,基因技术就好像是最走红的娱乐明星一样,每天都是电视上有“形“、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字“.就连穷乡僻壤、颤颤巍巍的老大妈,也都能从干瘪没牙的嘴里蹦出这么一个时髦的字眼来.有许多人甚至把基因技术当作救世主,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着人类全部破译基因密码组,各种遗传疾病都有可能得到根治的那么一天.……  相似文献   

4.
基因技术与伦理关怀:保持必要的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技术对伦理学的挑战在于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伦理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引发了对人的本质及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的深刻反思。实体论者出于"人的自然本质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强烈反对人类借助基因技术而充当上帝的行为。而主观论者则竭力维护"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类利用基因技术对人自身的操纵看作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展现。对基因技术的伦理反思关键在于在实体论与主观论、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追求优雅生存为指归,不断协调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正在整个20世纪,有3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随着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经进入“基因时代”。在这个时代 ,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以及其他的领域 ,引起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伦理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涉及基因设计、基因歧视、基因专视、基因隐私权的伦理问题 ,也探讨伦理思考与基因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 ,不能让基因技术成为脱缰的野马。  相似文献   

7.
基因技术在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伦理风险和文明忧患.由于基因技术伦理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传统的风险控制和治理有效性不足.为实现基因技术发展与人类福祉的统一,必须重新审视传统风险治理机制,从"以人为本"的技术人文导向、跨国界的制度化调控、风险语境中的新型科技伦理观以及公众参与基因技术决策等方面,寻求更为有效的应对基因技术伦理风险的社会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新的福 控制基因的开关对治疗人类的许多疾病特别是癌症祉,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又将有什么新的科学 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专家们认为,基因技术成果造福我们人类呢?权威科学家为我们做出 调控出错是许多人类疾病  相似文献   

9.
举手问吧     
能不能利用基因技术让人类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使人可以用光合作用为自身提供能量?大科技读者宋袁答:基因技术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能用基因技术来改良农作物,还能在动物身上种出器官,甚至可以在小白鼠身上种出芹菜。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家通过改变基因来使人也具备光合作用的能力,这是有可能的。虽然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动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人体毕竟不比  相似文献   

10.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从科学统一性思想出发 ,去阐释自然科学所蕴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学术所具有的科学品质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给予后者与自然科学同等地位的高度重视。科学的统一性植根于科学统一的人性。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 ,它们都是人性渴望自由结出的智慧果实 ,它们在科学对象上互融、方法上互渗、精神上互通、功能上互补 ,从而使人类整个科学活动闪耀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