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上世纪70年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提出观点:"记忆并不总是忠于事实,它有时会发生扭曲",引起一片哗然。此后洛夫特斯声名鹊起,或者也可以说是恶名昭著。因为这观点太新颖了,很多人接受不了,于是一时间鲜花与臭鸡蛋齐飞。直至去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方在实验中发现了记忆扭曲的细胞学基础。被改写的记忆背后实验很简单,研究人员把小鼠  相似文献   

2.
问:下图是铜锌铝合金制成的弹簧,经过训练,在室温20℃时长度为40毫米,当把温度升到200℃时,弹簧伸长至60毫米。如果把弹簧在这两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脏治疗中心的一位专家芬尼科斯描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我12岁的那年,曾经有一次独自在一个街道上闲逛,突然看见一个穿着格子衬衫,蓝色牛仔裤,手里掂着一根大棒的人朝着我走来,我不知怎么了,感到异常害怕:全身一阵阵冒冷汗,我的双脚好像被钉住了,动不了;  相似文献   

4.
人的记忆不一定都是真实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人的大脑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虚假的记忆。那么,为什么人可以“记得”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呢?心理学家F·罗夫图斯多年进行的有关虚假记忆的研究显示,对一件事的记忆可因刻意混入假资料而被扭曲。通过重复叙述虚假的事件,以及包括心理医生在内的诱导者的任意想像、误导、幻想,都可形成虚假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朋友,无论你的眼睛怎样好,怎样靠得住,有的时候,它总会骗你的。它不但会把一种图形看成了别一个样子,例如直线看成曲线,平的看成凹的,而且在相当的情形下,它连颜色都会弄错呢。也许诸位会不相信要以为我在说谎话但是我们可以用下面所说的几个方  相似文献   

6.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去年这种病毒在刚果共和国爆发,在178名感染者中,有157名因出血热而死亡。埃博拉病毒在悬浮状态下具有超强的传染性,所以它与天花和炭疽同被看作最令人担忧的潜在生物武器。对这种病毒没有有效的疗法,但是最近的试验却发现,一种新的疫苗能够防止猴子发生感染。毋庸置疑的是,研究者决不可能故意让人类志愿者接触这种致命的病毒。  相似文献   

7.
有个网友在论坛发长文抱怨婆婆,这个帖子被转载,分了10页之多,跟帖无数,都是站在她这边的--跟帖越多,帖子的排名越靠前.当这个愤怒的儿媳妇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后,一下子被网友汹涌澎湃的热情吓倒了,网友从她的字里行间分析出的婆婆的恶,恐怕已经超过她个人的感受,考虑老公看到帖子的后果,焦急地四处打电话,找后台管理人员删帖.  相似文献   

8.
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各地不时听到人类被外星人劫持的报告。这类事件大都发生在夫妇俩或一家三口驱车回家的公路上,途中遇到一个身份不明的发光飞行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会不由自主的追下去,追了不久发光体消失了,等到他们再清醒时,车子已经离开公路拐进了一个林子里,稍事休息定定心神后重新驱车上路,好不  相似文献   

9.
你是否相信你的记忆是真实的?科学家发现,记忆竟然也可以假造。根本不曾发生过的事情,其实是可以通过各种心理操纵手段,让当事人觉得确实发生过!这叫做“虚假记忆”。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4,(7):55-55
后悔可不是人类独有的情绪。英国新一期《自然·神经学》杂志刊载报告说,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老鼠在作出错误决定以致错过美食后,也会表现出后悔情绪,且会影响它随后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秦湖 《知识窗》2014,(17):29-29
早年,动物学家迈克尔·霍夫曼在东非丛林考察时,观察到一只生病的黑猩猩。这只病恹恹的黑猩猩缓步走向一丛灌木,掰下一根枝条,剥开树皮,然后放入嘴里咀嚼,并吮吸里面的汁液。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和好朋友马馨宇有说有笑地走在放学的路上。走到一栋教学楼的树底下,突然,我发现路旁有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落叶。我停下脚步,对她说:“哎,马馨宇,你看这些叶子多好看呀!”她扭过头来,惊讶地说:“好漂亮啊!”我俩走在草地上,蹲下身子挑拣起叶子来。拣了一会儿,我们比较了一下,颜色真多!红色的、黄色的、橙色的、紫色的,还有很多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我看着手中的“战利品”,满怀喜悦的回家了。以后的几天里,我几乎天天都从这条路走过,边欣赏美景,便拣上一把彩色的落叶再回家。  相似文献   

13.
那天,因为对班级里的一个同学不满,他悄悄地拿了那个同学的钱,50块,是那个同学一周的饭钱. 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他仍然抵死不承认,他眼睛看着别处,不屑地说:"我们家住大房子,上下学还有专车接送,我会稀罕你那点零钱?"  相似文献   

14.
日本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 ,植物受到伤害时会释放出特殊的化学物质 ,以向周围的同伴发出警告 ,促使其它植物采取防御措施。植物在被害虫啃咬与被剪刀修剪时发出的警告信息会有所不同 ,而且收到警告信息的其它植物也会“见机行事”。科学家认为 ,进一步了解植物的这类防御机制 ,可能有助于研究更有效、更利于环保的杀虫剂。科学家猜测 ,害虫啃咬植物时 ,其唾液中的化合物可能会促使植物对同伴发出特殊警告。而剪刀不会带来什么特别的化学物质 ,因此受伤植物发出的警告信息也不同 ,邻近植物收到信息后 ,会明白目前的伤害是无法抵御的 ,因此…  相似文献   

15.
正人是具有广泛同情心的动物近几年,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的英文简写)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残暴、残忍的行为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大有除之而后快之势。可是,若我们认真地想一想,对大多数人来说,ISIS并没有威胁到我们的家庭与生活,如果没有媒体的渲染,我们可能并不会去注意  相似文献   

16.
推开家门,又是冷锅冷灶的。老妈的电话追过来,说她一直守在校门口等我,想带我出去一起吃饭。和从前一样,老妈还是没有把我从雷同的学生队伍里认出来。我微微叹息,自己去泡面。我不能怪老妈,都是因为我长得太普通:无论是五官还是身材,我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特征。有时照镜子时忽然就心生恐惧,真怕哪一天跌人人群,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来。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曾预言:物理定律对于普通物质和反物质都是适用的,物质能进行化学反应,反物质也能进行化学反应!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8.
早在人类开始计划生育的数千年前,许多动物已经会计划生育了。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一些较高等的动物在长期繁衍的过程中,为顺应“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也具有控制生育的本能。  相似文献   

19.
川剧中有一个绝活叫做"变脸",一个演员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变出数种面具。事实上,人类现在要想变脸需要十分复杂的手术,若没有特别需要人们是不会去变脸的。然而,机器人要变脸就十分简单了,因为机器人的面部可以用一些电子元件来控制,瞬间就可以变出不同的面部。日  相似文献   

20.
徐娜 《科学与文化》2007,(12):12-12
院子里有两堆麦子,一堆多一堆少,喜欢吃麦子的鸡会奔向麦子多的麦堆吗?有两盆肉骨头,一盆多一盆少,喜欢肉骨头的狗会选择骨头多的食盆吗?科学家发现,动物显然对食物的多少是有概念的,但是它们知道具体的数目吗?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获知,不少动物有识别具体数目的能力,一些动物甚至能进行复杂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