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初次见到韩忠朝,你很难相信,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却是如此的和蔼、亲切、充满活力。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投入了百分百热情的人。他总是带着一颗求索之心在科研的殿堂里执着地寻找着宝藏。作为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始终感到责任在肩,并以不懈的努力成为我国干细胞应用基一,为推动干细胞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背景材料:陈予恕,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振动所所长,天津大学一般力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1956年天津大学机械系内燃机专业毕业,1963年获原苏联科学院机械所机械非线性振动专业副博士学位。1984~1986年加拿大Guelph大学非线性动力学专业访问学者。1998年获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任加拿大Guelph大学、Manitoba大学、加拿大WestelrnOntario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还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主任、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主编、美国JVC(国际振动控制学报)编委、IFTOIMM非线性振动技术委员会委员。在他主持的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包含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还承担了国家“973”子课题1项及国家教育部“九五”重大项目启动基金1项,博士点基金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其中被SCI收录41篇、EI收录44篇。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李俊海多年来致力于周围血管疾疾病诊治研究。现担任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发展学科天津市天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教授、血管外科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6.
"让中国在世界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是每个中国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黄田教授对事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1998、1999、2000年三次赴英国Warwick大学进行短期讲学与合作研究,广泛的国际交流使他对世界机械行业科技前沿有了深刻的了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谢绝了国外的高新聘用,毅然回国;浓厚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使他具备了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从1995年开始,黄田同志带领科研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并联构型制造装备的设计理论、关键技术和样机制造的工作.几年来,他们克服了难以胜数的困难和挫折,在国家"863"CIMS主题资助下,1997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Stewart平台型镗铣类并联机床原型样机,1998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部分理论成为国际首创,获199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以来,他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被国家基金委评为特优资助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天津市"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和天津大学"211"工程跨世纪标志性成果等项目,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三轴镗铣类并联机床产品化样机.该机床于1999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参展,引起轰动,被认为是本届展览会国产机床高新技术产品中六项有突破性的成果之一.据业内权威人士评价,该机床已达到实用化水平,这在世界范围内还属少数.此项成果于2000年3月通过天津市科委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863"发展计划CIMS主题资助项目,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新型数控回转台,通过"863"专家组验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理论研究工作方面,黄田同志带领科研组利用微分几何、矩阵奇异值分解等理论,在并联机器人/机床工作空间边界的解析解法、尺度综合、精度预估与综合、运动学标定与误差补偿,机床结构动静刚度设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形成一套系统完整并独具特色的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7.
叶声华教授长期从事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学科科研与教学,尤其对激光在精密计量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激光测试技术和仪器,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对促进我国测试计量技术,尤其是激光测试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将机器视觉识别功能拓展为视觉检测技术。完成了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项目、“863”“八五”“九五”攻关等多项课题,对视觉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基础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决了不少关键技术难题:①视觉传感器的理论模型、算法。  相似文献   

8.
马健 《华夏星火》2010,(11):55-61
我国目前农药、植保、药械三者之间脱节,研究病虫多,研究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少,也缺乏专门的施药技术研究单位,对施药技术理论基础研究不足,仍以大容量、雨淋式、全覆盖的旧喷雾理论为指导,极其不适应当前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科技的源泉和动力。余细勇教授在科学研究中始终注重创新性选题,从学科发展的趋势和交汇点开展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心血管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专家简介董鹏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留校任教至今。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功能性单分散颗粒的制备、组装和应用研究,石油加氢新催化材料研究,石油焦颗粒电流变液研究等。其中围绕单分散胶体颗粒研究,先后获得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两项国家973项目的资助(包括合作),在单分散颗粒的制备、有序自组装和应用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40篇被SCI收录。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8,(5):2-2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近期宣布,该院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个杀蚊微生物——“球形芽孢杆菌C3—41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该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防治灭蚊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陆道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起主要从事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他在异基因造血移植及中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方面作出了贡献。1984年以来相继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当选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着国内8种医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以及《骨髓移植》(BMT)和《血液病治疗》等两种国际期刊的编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