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动     
《视听界》2010,(5):5-5
江苏广电总台广传中心举办创意星主播大赛 为了挖掘并储备一批节目创意、声音表现力、节目包装和制作的优秀人才,并建立节目创新长效机制,9月8日,江苏广播全力打造的品牌活动——“2010美汁源十分V江苏广播创意星主播全国选拔赛”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10,(5):F0004-F0004
“有创意,广播才好听”,为进一步对广播节目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探索,挖掘并储备一批节目创意,声音表现力,节目包装和制作上的优秀人才,建立节目创新的长效机制,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于7月30日正式启动“2010美汁源十发V江苏广播创意星主播大赛”。  相似文献   

3.
李强 《视听界》2013,(3):127-127
DJ论道POINT 创新和创优之间的分野到底在哪里? 创新是现代企业前进的最大驱动力,作为创意产业的广播亦是如此。囿于历史久远(百年)、手段单一(只有声音),广播的创新不容易狂飙突进。可是,作为区域性的媒体,广播又在借鉴区域外媒体的创新经验方面有独特优势。因此,近年来国内不少广播电台纷纷举办规模较大的创新节目大赛.以期从中发掘出新的节目形态和样式,给内容生产注入新血。江苏台的“创意星主播”大赛、北京台的“赢在创意”大赛、上海台的“东方畅想”大赛拥有全国影响力,吉林、安徽等电台也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4.
夏冰  李强 《视听界》2001,(6):51-51
2001年9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全球华语音乐广播创意节目邀请大赛暨全球华语电台论坛”在南京举行。这是江苏广播界首次举办的国际规模的盛会,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香港特区、美国、澳大利亚的40多家华语电台共襄盛举。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是华语音乐节目的创意大赛,经过海内外广播专业资深人士认真、细致、严谨的初评和复评,从  相似文献   

5.
“新闻立台.节目活台.外宣响台.活动强台”是广播宣传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吉安人民广播电台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广播宣传成效显著,广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广播的作用日益凸观。  相似文献   

6.
游本根 《视听界》2002,(6):31-33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是县级广播电台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和人才因素等方面的制约,以及一些县电台办台、办节目的指导思想不明晰,因而节目的总体质量还不高。现在进一步提高县台广播节目质量已成了县级农村广播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坚持小台精办,优化节目结构。  相似文献   

7.
杜晓红  刘雯 《声屏世界》2013,(10):35-35
一个知名栏目可以提高一个台的收视率,也可以带活一个节目主持人。同样。一个聪明睿智、能轻松灵活驾驭节目的主持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吉安广播电视台关爱留守儿童的原创栏目《爱星同学汇》从创意到采制,从默默无闻到日渐红火,在短短一年之中,已经成长为吉安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在当地观众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中,主持人在栏目中的灵魂作用功不可没。笔者认为,作为市级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要想把一个地方栏目做活。做出本地特色和影响力,主持人要将准备工作做足僻摔育钋当婢名而罩  相似文献   

8.
杨盛海 《声屏世界》2005,(10):50-50
纵观全国已有的专业频率(专业台),我们不难发现,大家所走的专业化路子大多是“对象专业化”,与过去的综合台相比较,由于频率(台)目标受众明确,晚为凸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象明确;二是服务更具体、更快捷;三是节目设置更合理;四是节目形式更灵活:五是创收能力更强。因而,进入新世纪一台多频率.走频率专业化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播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城市广播如何发展,特别是面临省级台直接竞争的省会城市电台如何发展.一直为广播界所关注。在今天,广播的发展不仅仅是节目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经营的问题,而应该有一个更宏观、更整体的考量,也就是把广播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频率定位,节目内容、经营体制、管理体制、技术保障等多个子系统,以便形成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0.
一个“喇叭”对着千万双耳朵、历来是广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矛盾。以前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办法是开办对象性节目和不同类型的专题节目。交通台和其他专业台的出现以及各地的专业台系列化布局,从频率功能分工上为解  相似文献   

11.
国内广播电视媒体过去采用播音员制,播音员只是照稿宣读,不存在即兴发挥的空间,不会也不可能在播音时加入自己的意见。现在,新闻主播越来越流行,许多台的主播和播音员在工作方式和形态上有很大区别,主播有参与节目编辑更改部分文字的权利,还有的主播类似主持人。主播的语言更具有灵活性和即兴性,以更加个性化、口语化、生活化的方式传播新闻。这是快节奏时代对新闻时效性、大众性的要求,但也给新闻节目更多“画蛇添足”的机会。国内新闻主播的非客观性随处可见,比如,在对甘肃某地一“乞丐村”的报道中,主播竟然在播报此新闻后加上一句“在乞…  相似文献   

12.
“新闻立台”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办好新闻节目是各级广播电视台立台强台的基础和根本。如何办好早间新闻节目,早间新闻主播如何将节目把握好、呈现好、传递好,这一切都对早间新闻主播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家先 《视听界》2009,(3):24-25
《信心江苏》大型新闻行动遵循广播传播规律,在报道上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创意新颖。节目宣传带分别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会议上对江苏提出的要求和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对总书记承诺的讲话录音:“江苏能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全国大局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相信有这个信心,有这个决心,圆满实现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付天喜 《传媒》2017,(10):57-58
在2016年记者节当天,河南电台教育广播又有了新的节目创意:从晚间11点半开始,FM106.6播放着一种绵绵的音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数羊。这一节目从“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数起,也许听不到“二十只羊”的时候,听众就会酣然入睡了。这就是教育广播新开发的公益催眠节目。传统广播的节目都是吸引听众收听,而催眠节目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如同步的直播节目使得其更具有真实性,也更具感染力,这种效果是其他媒体不容易做到的。它的这些特点更能体现广播的及时性和客观性。至于如何做好广播节目,笔者通过多年对节目的“经营”,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6.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是一家专门从事对台广播的电台。新世纪之初,为了改进和加强对台广播宣传.下大力气重塑对台广播媒体形象,广泛专访海峡两岸一流的广播电台.学习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广泛运用现代广播创新成果.全方位、大幅度地推进编播改革.在对台广播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形成了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手段多样化、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多渠道、全覆盖的对台广播宣传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经济广播电台的节目设置应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而完善。10多年前,珠江经济台采用综合台节目模式,借助传播形式和手段的重大突破,取得了成功;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经济台应走上传播内容专业化,经济专题为主体的道路;并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体系结合广播传播规律设置经济专题节目。 历史的回顾──“珠江模式” 经济台综合型节目设置分析 1986年,第一座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诞生.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决定了“珠江模式”经济台的特点是综合型的节目设置…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日益完善条件下,作为与经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广播经济节目怎样才能更好地创办一批名牌栏目,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已经成为广播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值得我们认真的探讨。从大连台和全国许多台经济节目现状来看,与其它类型节目相比,经济节目办得引人入胜的并不算多。一直被广播同仁认为费力不讨好的经济节目其创优难的症结在哪里呢?现在看来主要难在各系列台经济节目定位、节目对象、节目人员缺乏总体规划和精品意识,导致节目重复,内容雷同,力量分散。象金融证券、人才劳务、汽车电脑、…  相似文献   

19.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靳浩 《视听界》2013,(1):98-99
江苏广电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制定了严格而可操作的频率及节目推广制度,考核和奖励机制的执行,保障了制度的有效落实。2012年,江苏广播推出了一系列有创意、有影响力、体现公益主张的活动策划。其中,《新闻评弹》节目的系列推广活动“舌战金陵”,因其产生的良好影响力、公益价值、品牌推广实效而成为可供分析的推广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