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瑞 《新闻世界》2014,(8):46-47
专业化的综艺频道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系列频道中收视靠后,原创节目则依靠《开心吧》等搞笑哑剧抢占市场份额。这样的节目其内容和风格都不足以成为一个综艺频道的立足之本。作为综艺频道,开发自己的原创综艺节目才是长远之道。本文分析了广东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现状,提出了综艺节目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综艺节目专业化道路如何推进。  相似文献   

2.
继真人秀类综艺节目带起收视狂潮之后,目前电视上又掀起了新的收视热门现象,即"跨界"类综艺节目。这类综艺节目中以非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搭档,共同完成某一专项工作,其中以明星跨界最为普遍。各大卫视都陆续推出了此类节目。然而,满屏的"跨界"类综艺节目在带来希望与创新的同时,其发展的稳定性与长远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任拯廷  愈毅 《视听界》2012,(5):79-81
台湾综艺节目一直是亚洲华人电视娱乐的标版和风向标。其幽默搞笑、明朗活泼的主持风格和内容编排风靡港台和东南亚地区,也催生中国大陆综艺节目的开创和逐步兴盛。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制于台湾经济低迷、新媒体的多元并存和年轻族群的媒介偏好,台湾综艺节目收视大战愈演愈烈。被视为"三王一后"收视法宝的张菲和吴宗宪,也难免遭遇下课或是收视尴尬,台湾综艺节目的价值取向和内容选择亦有用低俗换取眼球经济的趋势。本文立足吴宗宪这一台湾标志主持人的节目困境,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台湾综艺节目的危机与问题。  相似文献   

4.
宋蕾  王天盈 《视听界》2006,(5):45-49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的恢复性增长引人瞩目。在2004年评选的以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百佳优秀电视栏目》中,综艺节目占到三十多席。《幸运52》、《非常6 1》等优秀综艺栏目的实践证明,提升综艺节目的市场表现,可以减少电视台对于单一节目类型(电视剧)的倚重,丰富观众的选择,增加电视节目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播出和收视现状,并从行业层面出发,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份额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线索。一、综艺节目的现状(一)播出比例、收视比例和资源使用率近几年,不同电视节目类型按收视份额的多少可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衍生出各种新媒体,对电视媒体不断发出冲击,也让观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变化;综艺节目的收视群体(尤其是年轻人)从电视逐渐向视频网站转移,视频网站自制综艺节目开始盛行。本文以较为成功的两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火星情报局》为例来探究其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崔静 《河北广播》2007,(6):86-88
央视索福瑞2005年-2006年度的收视调查显示,各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状况较前些年并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依旧是引领电视收视的三驾马车。而其中电视剧由于在电视节目市场贡献了36.5%的收视份额而成为排头兵,这个数子显示出了我国观众对电视剧的浓厚兴趣,也进一步证实了电视剧在节目市场上无可动摇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7.
高长力 《传媒》2017,(22):30-31
过去卫视的黄金时段都被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垄断,但这两年包括收视排名前五的卫视都开始在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且收视率很高,有些纪录片甚至获得比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还要好的收视成绩。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电视的结构和基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宋烨 《声屏世界》2001,(5):27-27
1990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期大型综艺栏目《综艺大观》开播轰动一时,出现万人空巷的热潮,然而仅仅几年时间,就被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游戏类综艺节目取而代之。刚刚步入新世纪,《幸运52》、《开心辞典》等智力竞赛式综艺节目又迅速占领观众市场,成为新的收视热点,但表面的繁华却难以掩饰节目内容的空虚和编导的无奈。综艺节目几番改头换面,似有江郎才尽的趋势。那么,综艺节目究竟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演进,一个老人比孩子多的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接触媒介的庞大群体,同时作为创新扩散的滞后者,如何做好老年群体的综艺节目,真正带给老年群体以切实的收视体验和关爱是媒体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老年类综艺节目仍处于较为空白的状态,且即使有老年人参与的综艺节目,收视群体依然以年轻人为主。本文将从国内老年类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究如何使老年类综艺节目真正对老年群体进行有效传播、直指人心,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郭媛 《青年记者》2014,(2):87-88
最近,湖南卫视的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表明,2013年10月11日开播的《爸爸去哪儿》首播当天,全国网收视率1.1,收视份额7.67,城市网收视率1.46,收视份额6.45,在同期推出的卫视周五晚综艺节目中胜出,力压同时段其他综艺节目获得第一。①同时,湖南卫视将该期节目重播八次,之前《我是歌手》重播六次,《爸爸去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与电视综艺节目的结合是目前很多电视节目都采取的方式。目的是强化电视综艺节目的趣味性,提高收视效果。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的互动让电视节目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以此为例,通过研究新媒体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影响,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毛晶晶 《视听界》2011,(5):104-105
随着综艺节目的风行,诸多频道都开办了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然而,观众对明星类综艺节目的态度已由当初的极度好奇到争相追看,再过渡到如今的不以为奇。不管是几个明星一台戏,能把这台戏唱好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少,绝大多数节目的收视大不如前,在“瓶颈”中的“窒息”感越来越强。为何明星类综艺节目越来越萧条?  相似文献   

13.
陈婧薇  申林 《传媒》2016,(3):48-50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已成为电视媒体的主要收视保障.据2015年CSM50城1-11月数据显示,2015年综艺节目的收视比重已上升至13.1%,全国各类电视台综艺节目总量超过200档,各类优秀综艺节目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平均收视率高达4.850、《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平均收视率4.208、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平均收视率2.262、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平均收视率2.118;爱奇艺的《奇葩说》平均播放量2789.3万次,这些节目都成为2015年的现象级节目.  相似文献   

14.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在现今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类型中,综艺节目以其高度的娱乐功能,丰富多变的内容以及拥有无与伦比的广大收视群,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5.
马继霞 《传媒》2011,(10):44-46
近年,大部分省级卫视铆足了劲比拼综艺节目,综艺节目似乎成为各台展示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和拉动收视排名的救命稻草。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全国电视生态的失衡。在泛娱乐化和唯收视率逐步蔓延的电视生态中,伴随着综艺节目风生水起的,却是大浪淘沙式的残酷竞争。潮起潮  相似文献   

16.
徐琦 《新闻世界》2010,(11):169-170
2010年央视春晚因植入性广告的明显增多和节目安排引起各界广泛热议。随着我国内地电视收视环境的开放和来自各种其他媒介的介入,媒介场的改变同时带来了电视收视环境的改变。经历了二十多年发展的春晚也必须正视媒介和受众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本文从虎年春晚之争入手,分别从大众传播与媒介场变化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大众传播与综艺节目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现阶段媒介场变化带来的受众收视环境的改变对于综艺节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更为优越的市场地位,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受众的需求角度进行节目的创新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认可。特别是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以及大量国外的优秀综艺节目的涌入,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对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更为优越的市场地位,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受众的需求角度进行节目的创新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认可。特别是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以及大量国外的优秀综艺节目的涌入.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对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萌芽,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电视综艺节目掀起了一次次收视浪潮,创造了一个个电视品牌。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面临着革新与突破。以下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当下火爆的电视综艺节目,分析其问题表现、背后成因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0.
毕睨 《东南传播》2014,(3):87-88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综艺娱乐类节目也大展头角。然而,我国综艺节目整体质量不高,跟风、抄袭现象严重,相比较而言,韩国综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还在节目中大量植入韩国文化元素,不仅扩大了收视群体,还使得综艺节目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成功之处的分析,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