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南》中指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生活区域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学会了常用的自我服务技能,在游戏中练习洗、切、搓、揉、整理等动作,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与灵活性,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生活区活动的开展,我们与幼儿一起创设赋予生活化的熟悉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生活场景的再现中进行模仿、探究、重塑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关注幼儿在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抓住幼儿在生活中建立的已有经验。  相似文献   

2.
"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做"就是让学生实践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数学课中每学习一个概念、法则、定理都离不开抽象思维。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学具等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为数学知识的内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正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的时期.学生思维也正由具体的实物图形向抽象的空间图形阶段过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巧妙地创设适宜有效的教学情景,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探究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断、总结等学习方式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感,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完全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所谓学具操作,实质上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学生的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中小学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所谓操作感悟策略即是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过程中,探究数学问题,感悟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智慧来源于动手操作。操作活动既适合于幼儿好奇心与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同时又能提高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不同年龄的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存在着差异。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给他们提供多种生活经验,以及丰富的操作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环保小制作活动,并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家庭资源来进一步开展环保小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以发展他们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祝兴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5S):126-126,125
所谓学具操作,实质上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学生的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中小学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规则排列成序.序列关系是数概念中的一个基本结构,而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又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认识排序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习计数,认识数的顺序,理解抽象的数概念,并对幼儿将来学习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指南》中指出:"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已成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树立幼儿好学创新的个性品质。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说过:"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折纸活动已经是幼儿学习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折纸活动,能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折的技能。怎么让折纸变得简单有趣?怎么让幼儿自主学习折纸?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不停地走在探索的路上,寻找它最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艺术领域的目标和要求,要求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需求,不断为幼儿创设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区域空间,让幼儿在艺术区域空间中施展自我,提高幼儿的艺术细胞。而针对于美术区域活动空间而言,其是幼儿区域活动空间必不可少的领域,幼儿深入其中,对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大脑思维的促进、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培养都大有裨益。将美术材料有效投放美术区域空间,为幼儿的创新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和材料,本文主要就瓶罐这一材料的有效投放,分析和研究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越来越来被更多的的教师所重视。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受和参与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活动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将数学知识灌输到孩子的头脑里,使孩子们在幼小的年龄开始就有正确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要重视渗透性的数学活动幼儿园通常是以专门的和渗透性的两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传递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为幼儿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专门的数学活动一般是集中介绍某方面的概念,例如,相邻数、自然数、高矮等,帮助孩子学习某项专门技能,例如,等分、比较多少等。但是专门的数学活动给幼儿提供的数学学习机会太少。皮亚杰(1953)认为幼儿获得的数学概念只有通过教师教学一条途径是错误的。相反,儿童的数学知识是在自己独立的、自发的活动中逐渐掌握的。数学的学习应该结合现实的具体情景。所以要重视渗透性的数学活动。渗…  相似文献   

16.
动手操作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的大脑和双手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习,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让学生在动手中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本文分别从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学生动手操作利于概念的生成、在动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借助班级自然角,为幼儿提供自由观察、主动探索的平台,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欲,在动手操作、积极感知的过程中获得各类经验和认知。本文就小小自然角的创设、管理进行阐述,突出家园互动,精心布置,智慧管理,从而让小小自然角焕发生机,成为孩子们的"活"课程。  相似文献   

18.
在新《纲要》的学习以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环境的好坏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环境可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同时又可以使幼儿在动手布置环境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意度,由此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环境还可以形成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徐智卯 《科教文汇》2013,(9):148+15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的训练,使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小学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