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梦想各有不同,但绝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颗有梦想的心都值得尊重。一个人人都可以拥有梦想的社会,一个无论是什么背景都有机会实现梦想的社会,才是美好的社会。希望大家善于务小,敢于务大。——原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2013年毕业典礼讲话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向上的路都要爬坡上坎,成功的路一定布满荆棘!请大家记住,无论何时,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坚持。——重庆大学林建华校长在2013年毕业典礼讲话  相似文献   

2.
涂皓 《教育》2013,(23):32-33
打开浙江大学官方网站,便可发现此前空缺已久的校长一栏写上了原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的名字。这也表示4个多月没有校长,经历了学生毕业证无校长盖章、浙大校友会声明等事件后,浙江大学关于新校长的任免风波就此告一段落。而在6月29日,林建华也以校长的身份出席了浙大今年的毕业典礼,在此前的24日,林建华同样以校长身份出席了重庆大学的毕业典礼。仅仅两天后的26日,中组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1,(29)
主编:潘鸿雁等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该书精选了26位名校校长最近几年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以及演讲流传甚广的北京邮电大学前任校长林金桐、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朱清时等。大学校长,作为一所大学的符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毕业致辞,作为校长对即将远去的学子的最后一课,更是会对毕业生的心态和发展轨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校园生活的最后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17日上午,《高端访谈——关于现代大学的思考》(第二辑)一书首发式在"首届大学论坛"上举行。该书由《大学)(学术版)杂志"高端访谈"栏目2011年第6期至2012年第12期的内容集结而成。本辑"高端访谈"受访嘉宾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出席首发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3日至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大学召开了2011年全体理事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学会理事长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副校长安黎哲、吉林大学副校长赵继、郑州大学副校长宋毛平、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道、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恩哥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罗俊院士以及来自全国50余个理事单位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学会理事长、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主持了本次全体理事大会。  相似文献   

6.
2010年,重庆大学迎来了一位新的执掌者,这位既具有综合性大学管理经验、又具备国际化视野、海外深造经历,崇尚变革精神的校长,正在悄然地引领着集"211工程""985工程"称号于一身的"工科重大"逐渐向"综合性重大"的角色转变。这位大学领导人正试图通过他的"实验",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现任重庆大学校长的林建华。他曾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美国l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教育测评项目的开展,校长效能评价在提升学生成绩和校长效能上的积极作用受到国外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校长效能评价的"校长支持"功能彰显,并日益成为国外校长效能评价的核心功能.研究发现,当前国外校长效能评价存在三个基本问题,成为校长效能评价争议的焦点,分别是:校长效能评价以"学生成果"为标准的问题;校长效能...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校长培训已经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校长培训模式的变革也是我国目前"国培计划"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2013年,教育部专项资金项目"农村校长助力工程"是国家对农村校长培训模式创新改革的试点,成都师范学院通过基于"五位一体"实践引领的培训模式创新,探索了农村校长培训模式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尧 《河南教育》2013,(11):30-31
据《广州日报》报道,浙江大学53位校友会负责人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表达对新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同时.网上另有一份公开信,反对上级部门调任重庆大学林建华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对此有媒体称,浙江大学校友终于以最温情的方式公开表达内心的意愿,开启了非暴力抗命的历程。随即形成了部分校友、师生与社会热议的联合声明风波。虽然伴随着6月26日浙江大学新校长的任命,联合声明风波已经落下帷幕,但浙江大学校友以联合声明的形式“柔性对抗”却成为网络美谈,有教育界人:t甚至称其是“教育史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师教育》2020,(1):26-31
通过对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37位校长的问卷与访谈调查研究,发现:入选校长对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具体形式与暑期培训等各环节比较满意;该计划不仅明显促进了入选校长教育理念、管理智慧与社会影响的提升,而且对其周围同事、学生、学校、乡村校长职业声望及所在区域的教育政策与文化均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显性影响。整体观之,"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初步实现了其培养"乡村教育家"的初衷,但仍需深化跟岗实践的帮扶指导环节、增强暑期培训课程的实践导向、完善校长委员会的精准帮扶制度。  相似文献   

11.
《高等理科教育》2012,(5):119-119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校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会长、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2.
校长在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对此历来有些争议。之所以有争议,就在于校长的角色比较复杂,很难将其角色进行一个标准化的定义。概而言之,多数人对校长角色中的这样三个属性比较认同:第一,学校改革发展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13.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教育变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新高考改革方案对考试科目、高考总分组成、招生录取机制等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校长需要做教育理念的引领者,做出有效的课程改革决策,监控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营造良好的"新高考"课程文化。校长要在课程上领导他人,也需要在课程领导力上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我国校长管理制度和方式的创新,是校长专业化发展及教育家办学的要求,也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反映。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发展历程显示,校长职级制的施行面临着制度目标"泛化"、职级划分"缺根"、副校长定位"模糊"、进出机制"缺失"、薪酬制度"滞后"等困境。为实现困境突围,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规范制度目标,聚焦校长专业化;紧随人事改革,夯实校长职级根基;重视副校长角色,明确其职级定位;建立进出机制,畅通校长与教师的流动渠道;明确薪酬依据,创新校长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5.
郭凯 《中国教育学刊》2007,(7):20-23,68
校长职级制改革在我国已有十余年历史。实施校长职级制是提升校长专业素质、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推进需要:调整校长职级层次和晋升年限;调整校长工资结构和适当控制校长之间的待遇差距;采取适当办法将"副校长"纳入校长职级制系统;改进校长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日本实行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主要目的之一是削弱学部教授会为主的学术权力,加强校长为主的行政机构的权力,即大学管理从"教授治校"的"由下至上"模式转变为"校长治校"的"从上至下"模式。为了确实提高校长在大学管理中的权力,日本在校长选举方式、校长辅助体制及校长管理权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校长权力加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出台的美国"州际领导人执照联盟"一般被称为"校长执照",十余年来其标准对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培养及专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校长执照"标准产生于世纪之交复杂的社会与教育背景之下,现已成为大学教育学院、学区与机构合作的、独立的等多种校长培养及专业发展计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自在"走向"自为":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管理走向领导是新课程改革对校长的角色要求.新课程改革需要校长从"自在"走向"自为",成为有效能的领导.校长要想真正承担课程领导责任,必须从领导者自身、学校内部因素和学校外部因素三个方面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在2012年的自主招生工作中,"校长推荐"毫无疑问地成了热门词汇。继北大率先在自主招生中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后,2012年推出的类似政策有:清华大学的"新百年计划之领军计划"、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直推生"、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直通车计划"、浙江大学的"攀登计划"、山东大学的"校长推荐"、哈工大的"英  相似文献   

20.
校长职级制的本质是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的具体形式,其外延由校长职级分类与标准、职级评价、职级晋升和职级薪酬制度构成。实行校长职级制是弥补我国校长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缺失,进而建立健全校长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我国校长职级制改革效果并不理想,应从制定科学的制度方案入手深化此项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