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把它纳入“四书”体系,达到与“五经”同尊的地位。“诚”是《中庸》的核心范畴,诚分为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诚道横通内外,是内圣外王之道;纵通天人,是天人合一之道。求城、思诚可以把握中庸之道,修道进德、至诚不息是致知成功之路。1“诚”的内涵 孟子和荀子最早从哲学意义上论诚,《孟子·离娄上》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尽心上》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以诚为自…  相似文献   

2.
《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章,对于孟子所言借以观察和研判一个人是否"胸中正"的眸子"瞭焉"、"眊焉",古今学者大都以眼眸的明与暗来解释。这样的理解并不恰切。本文认为,眸子的明与不明并非观目知人的关键,孟子注重的是在人说话时对其眼神作动态的观察;所谓"瞭焉"、"眊焉",主要是指目光的镇定正视还是游移闪躲,据此可以较有效地体察人的出言是否基于善意和诚心。从某种程度上说,观眸知人可以看作是孟子"知言"论的重要心得和有效方法。与传统的相术一般只从眼眸的先天形状、明暗程度来推测人的性情命运相比,孟子的"相眸法"具有一定科学性,更为合理,也更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孟子》包含了丰富的自学思想。通过梳理分析孟子的言论,可初步勾勒出孟子的自学思想:万物皆备于我——自学的逻辑起点。反求诸己是修身、立道之法,自立自强的为学精神,不惟师不惟书的学习主体性,坚强的意志乃成功的后盾。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幸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议题,不同时代的学者、思想家和理论家都从各自的视角对幸福做出了个性化的解读。《札记·祭统》中对幸福的解释是:"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孟子·尽心》中则认为人的幸福可以分为三类:"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孟子看  相似文献   

5.
《孟子二章》"思考与练习"第四题例句2为:"万钟于我何加焉!"题意和《教参》对其中"焉"字的解释都是兼词.然笔者认为这里的"焉"是地道的疑问语气词.杨伯峻的《孟子词典》"焉"字第六义项就是语气词,并举"则牛羊何择焉"为证."焉"作语气  相似文献   

6.
赵刊 《中国教师》2010,(8):61-62
<正>一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依于仁",乃教师事业问题。遍读《论语》,"仁"字当先,抽取其中一个释义,"仁者,爱人",教师内心必须要有仁爱的准则,清清楚楚,不容置疑,定为标准。子曰:"里仁为美。"首先,"仁"需要内化于心。子曰:"仁  相似文献   

7.
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生态理念中含有丰富的精神养料和思想营养。性善论、人禽之辨说和"万物皆备于我"为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处时代生态环境的恶化则是其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包括:加强水利建设;保护自然资源;树立生态伦理道德观及"爱物"的实现路径。吸收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精髓,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性善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朴素的天道自然色彩,它上与天道相关,下与万物相联.“天”乃自然之天,它客观存在,运动变化,生生不息.此之所谓“善”.人与物是天道自然之一体,而受日趋于善之大道所制约,故人与物之性不能背离天道自然之性,即趋善之性.如是,则人与物固有相通之理,人性之善必通过与具体物之交往而表现,而充盈;离开具体物则其善性不显,更无善性可言.故“万物皆备于我”者,谓我与万物之情理本皆相通,据此情理则可得进退、行藏之宜.孟子并由此而引申其王道教化的主张,于是始带有政治、道德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9.
<正>今日之社会,时有救危济困者反为所讹之传闻。每逢此时,舆论哗然,众说纷然。有此前车之鉴,助人为乐者面对跌倒路旁的老大妈、老大爷,也未免先生狐疑,投以审视的目光……此类事件古已有之,于今为甚。师者遂引《论语·雍也》"井有仁焉"章而论之。学者甲诵曰: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师者问:诸君能否设想一下孔门问答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以升官为乐,有的人以发财为乐,有的人以吃喝为乐,有的人以游玩为乐。而孟子呢?却以“当老师”为乐。在《孟子·尽心上》中,他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  相似文献   

11.
1 诸葛亮初见刘备,不是提出来《隆中对》,而是另一种对策。《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固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钢练浅H艘?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  相似文献   

12.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原文再现】孔子论水①子贡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③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④,句倨皆循其理⑤,似义;浅者流行,深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材《齐桓晋文之事》中“王若隐其无罪而就地死,则牛羊何择焉?”是孟子针对齐言王以羊易牛的做法,反问齐宣王的一句话。课本把“何择焉”注为:“挑选它干什么呢?”很明显,这里是把“择”训为“挑选”。这样训释,意义上虽可勉强讲通,但反复咀嚼,总觉文理欠畅,未能尽传其意。 笔者认为,这里的“择”应训为“异(不同)、别(区别)”,“牛羊何择焉”即“牛羊和有什么不同呢?”宋朝朱熹注此句曰:“择,犹分也。牛羊皆无罪,何所分别,而以羊易牛乎?” (见《孟子集注》),朱说十分精当。  相似文献   

15.
对于教育的概念,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有其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在《孟子·尽心上》中有: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当代教育学》中认为:教育是培  相似文献   

16.
1 诸葛亮初见刘备,不是提出来《隆中对》,而是另一种对策。《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固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也称作儒学,在日本有些学者称其为儒教。本文中不用“儒教”一词,因为我认为,儒学与儒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在诸多问题上与宗教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儒学与宗教在对待神仙与祖先的看法上不同,儒学祭祖而宗教皆拜神;第二,儒学讲现世社会,而宗教则教化人们去追求来世世界的幸福;第三,儒学不搞神秘色彩,不语鬼神。《论语》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庸》曰:“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此乃  相似文献   

18.
《左传·申之会》"王使往,曰:‘属有宗祧之事于武城,寡君将堕币焉。敢谢后见’"历代学者都对"堕币"及相关纪事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无共识。文章参阅了《礼记》"币"的用途,以及对《左传》"堕币"其它记述来看,"堕币"就是致送贽币,是古代两国宾主相见的礼仪。"寡君将堕币焉。敢谢后见",无非是表达了希望见面,并先以"堕币"为由头表达行相见礼的意愿。而这里的"币",则是玉帛等用作两国君主贽见的名贵礼物,而非作为祭币的一般性物品。  相似文献   

19.
陈应好 《学语文》2004,(4):35-35
蹇叔哭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奉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相似文献   

20.
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心下》以下引《孟子》,只出篇名)这段文字表明:孟子在说诸侯时,对于心理精神因素是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