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洋政府时期,华北地区灾荒频仍,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减弱,国家赈济职能衰退,民间慈善组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替代政府行使救济灾民的职责,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一旦遭遇天灾,对农民的生命财产将会造成巨大的打击,以中国红十字会和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民间慈善组织,以挽救生命为职志,勇于挑起慈善救济的重担,并把以工代赈、教养兼施等西方慈善理念引入到我国,改变了传统灾荒赈济模式。当然,民间慈善团体的赈济效能并非完美,他们所筹发的善款、物资相对于庞大的赈济支出而言微不足道,但他们传播新式慈善理念和救济方式的行为,有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民间力量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如何引导银行资金投向农村,解决农村金融困境?民国华洋义赈会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它充当着银行资金流向农村的桥梁,通过将银行资金与自有资金搭成贷放,注资农村合作社,形成"银行——义赈会——信用社——社员"的贷放模式,进一步发展为"银行——合作社——社员"的放款形式。华洋义赈会在"资金归农"中所做的开拓性工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资金匮乏,更为银行资金找到新的投资领域,并推动民国政府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3.
动荡时期的民间组织在社会救济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民间组织也因此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民国时期民间组织的社会救济可以分为精神慰藉、赈灾、助学、扶贫和战争救助等五个方面。这一时期的民间组织很少出现任意挥霍甚至贪污善款的事件,之所以如此,与其重视对成员的教化、具有强有力的管理监督和精干的机构设置,并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应该给予民国时期民间组织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乞丐是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后所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是社会贫富不均和阶级分化的产物。民国时期,上海是当时中国的一个乞丐大本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广,影响之大,令人深思。乞丐增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担和压力,并且也出现了一些救济和防范乞丐的新的措施和思想,它为我们解决乞丐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泛义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特中特有的类别,这类词语意义多样,组合搭配宽泛,在实际使用中意义游移出本来的范畴。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觉得此类词具有万能性,而造成语义语法上的各种偏误。本文利用北语的HSK动态搜集偏误,旨在分析其成因,并基于偏误结合现有教材的分析对这类词的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张老师,今天我儿子感冒发烧了,要向你请假几天。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有四位家长陆陆续续给我打来电话。我匆匆地来到教室检查学生到校情况,结果发现今天竟有14位学生没有到校,一了解都是因为患上了感冒。看着教室里空着的14个座  相似文献   

7.
汉语词源研究过程中应注重设点、连线、铺面。针对研究的字词进行定点分析,考求该字形音义来源,连接与该字字形相关或音义相关的同源字,探究字形衍化和同源义素的来源,对具有同一来源的同源字进行平面化系联。同时,采用立体化研究方法,对具有相同源义素的字形、字义进行共时与历时的综合分析,总结同源字字形与意义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关联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教学难度更大,以"再说"和"还有"为例,二者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很接近,但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差别。本文从留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习得入手,分析偏误类型及其成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近义关联词语的教学建议,为关联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时期,日本基督教会备受本国政府的控制和打击,然教会主流却选择了迎合侵略;日本教会也曾呼吁和平,但除少数真正的和平主义者外,多数和平言论皆不纯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动摇性,最终被侵略之音所淹没。战时日本教会的政治态度,反映出日本宗教团体面对战争时宗教理念与世俗利益的纠结,最终世俗利益占据上锋,但却需要用宗教资源对其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和辩护,欺人并自欺。宗教在战争面前是一把双刃剑,值得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同仁“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地区藏族、土族人民祭祀二郎神等神灵的盛大仪式活动。通过对尕队、浪加、保安下庄、郭麻日四地的“六月会”的综合分析,发现“六月会”不仅是一项民间信仰活动,也是一场秩序的展演活动。本文将着重分析隐藏在“六月会”参与秩序之后的那些民众生活秩序,并揭示“六月会”及其秩序所起到的增强民众心理认同和规范、教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公共管理中,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社会管理主体。全文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进行研究,指出其已成为一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借鉴德国企业的先进经验,有必要构筑我国的民营企业文化.在构筑过程中,强调民营企业文化的激励效应,树立“民营企业文化是信用文化“的观念,培育民营企业价值观,强调品牌建设,并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国际非政府组织崛起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冷战的结束有国际非政府组织崛起的社会背景。通讯革命和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为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工具,民族国家地位的相对下降则在实际上促进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自身优势则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个案,针对当前我国民间博物馆存在的种类繁多但东西分布发展不平衡、运作灵活但办馆理念不明晰、潜力较大但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民间博物馆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以服务民间社会为目标,并依托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获得合理平衡、持续有效和有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第三次分配领域中的公益性扶贫慈善组织和初次分配领域中的政府在先富帮后富中的关系模式选择,以达到充分发挥两者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甘肃自然灾害频发,灾荒严重,几乎无年不灾,给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面对严重的灾荒,当时的政府救灾力度不大,而民间社会的救济则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建立了适应战时需要的救济行政体制:救济工作的行政管理由广东省民政厅、国民党广东省社会处、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后改为广东省振济委员会)三个机构负责;救济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国内外捐款;救济设施主要有难民收容所和输送站、难民招待所、救济院、儿童教养院、托儿所等.这种救济行政体制对解决战时广东的严重灾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见义勇为及人身损害救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道德和法律结合上阐述见义勇为的基本理论(见义勇为的性质、价值、概念、特征和构成要件),针对现行法对见义勇为救济模式存在的严重局限和司法不统一现象,提出了建立“救危抢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及其主要内容,全方位地研究解决见义勇为的人身损害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随着广东社会全面转型,广东宗教功能与此日趋耦合,但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凸现。基于宗教教义、历史传统和经常性活动,广东宗教社团在其中日渐发挥组织经济活动、救灾扶贫、教化、旅游、保护生态环境、整合社会等功能,正受到各方面重视和良好评论,但也存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能力积弱、数量不足等问题,为此应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以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成绩突出,在湖南慈善发展史上地位重要,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灾荒救济缺乏长远规划,时常疲于应付;没有形成稳定的慈善救济专业人才队伍;现代慈善意识和理念缺乏,传统因果报应思想浓厚;灾赈机制运转效率低下,慈善救济效能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