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内基地运行模式与机制在校企合作中充当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校内基地运行的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校方人才资源以及科研创新的优势,切实提高了高校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2日,温州市市委书记邵占维在副市长孟建新的陪同下来我院视察校企合作基地。视察时,丁金昌院长向邵占维书记汇报了我院校企合作的“六共”基本理念,通过“六共”:共育高技能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3.
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中,构建政府主导的“合作办学理事会”、行业主导的“行业(区域)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学校主导的“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的“三会“合作办学体制,有利于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合作、市场调控、校企互动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行业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郭美春 《考试周刊》2011,(52):223-224
"校企合作"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社会认识三个转变。"校企合作"推进了校企共育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最终形成了"以育人为本,双赢为基础"的长效机制。要通过校企多元化紧密办学模式,实现培养人才"零间隙",学校企业"零距离",毕业上岗"零过渡"。  相似文献   

5.
企业学院以“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以校企全程融合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共同打造集教学、实践、就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责任,共享成果。  相似文献   

6.
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即“三教”改革),是当前中职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推进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协同制定方案、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共建共享等举措,探索中职学校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建设“教学工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方凌 《江苏教育》2014,(12):33-35
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是一项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而校企合作中的师资建设又是双方合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元素,但师资建设工作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师资共建共享的管理,应调动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从而保障校企合作中师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政策引导支持,合作态度忽冷忽热等诸多问题,只有机制创新才能解决。职业学校通过引入校企合作的“共建”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的“共促”机制、深化校企合作的“共育”机制、构建校企合作的“共享”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激发合作双方的原动力,才能使校企合作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吴腾飞 《考试周刊》2010,(44):212-212,139
做好“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心声,然而,审视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特别是苏北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学校一头热”、“合作内容单一”、“合作层次较浅”等问题。文章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校企合作”实际.就加强苏北地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冯渊 《教育与职业》2007,(29):16-17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必须以"校企双赢"为宗旨,通过校企共享师资队伍、稳定的校企合作项目和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等,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的产学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校企合作指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对民办高校而言,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从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校企合作对民办高校的作用机制及优化策略,为民办高校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对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构建高效对接、技能引领、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分析维度,选取“双高计划”中197所建设单位的中期自评报告和项目检测平台数据为分析样本,发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育定位、学校反哺方式、服务社会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因此,进一步丰富我国高职学校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促进校企合作生态环境优化,需从融合运行机制与治理功能、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复位、深化工匠精神融入协作过程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独有特色,也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本文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对构建“校企一体、互通互融”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以“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注重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建设,以对接广东服装产业、服务广东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校际合作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纽带,通过举办服装设计大赛,产学研高峰论坛,开展校际交流、企业培训、校企招聘会等活动,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沙溪理工学校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表现出“融合-分享”的鲜明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的“融合-分享”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成光琳 《河南教育》2013,(12):38-39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要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政府、学校、企业都要做出积极努力,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因具有“市场驱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优势,成为校企合作内涵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是加强学校和企业资源整合,实现“共享与双赢”的最好选择.不过,对于国内不少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探作中,学校和企业尚未形成紧密互动的长效机制,办学活力不足.通过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分析其得失,以求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启示,从而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探索出一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民航大发展大背景下探索研究民航院校与民航企业长效合作的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搭建网络对接平台,实现从课程共建共享,到资源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创新培训、提高“双师”素质等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达到共建共享最终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围绕“提高工科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教学与学生培养的特点,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校企人才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方向,只有学校和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建立起稳定的联系,构建一种“培养目标和计划共谋”的新型培养模式,才能达到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和学校在培养过程中能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效果,顺利完成学校毕业生出口和学生就业时企业入口的对接,也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才能使我国的职教事业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现状的分析,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类专业的实践和探索为例,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突出会计类专业特色,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和措施: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真实需求和真实动态;找准学校和企业合作双方的切入点,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