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信息     
德国朴素道德教育据《文汇报》载,德国人认为人类社会中蕴涵着一种更一般、更纯情、更基本的道德,如爱、诚实、信赖和同情心,它们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朴素道德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自觉忠实地承担自己的责任;2.老实坦诚地和人交往;3.同情他人,乐于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4.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行为习惯;5.言行一致,举止端庄,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做受人尊敬的人。美国道德教育的5个E美国新的道德教育提倡做到五个“E”,即“榜样”(Example),向孩子介绍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人物,使之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解释”(Explanation),不是简单地向孩子头…  相似文献   

2.
陆常波 《教书育人》2009,(12):28-30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  相似文献   

3.
"生态道德的最高原则,乃是对生命的尊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施韦策《文化哲学》生态道德的基本特征生态道德与社会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生态道德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社会道德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协调人与人、人与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他所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个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只占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则是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和关心他人、善良、善于与他人相处、把握自己的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简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可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而要培养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一个有情人。  相似文献   

5.
《尚书》中的"诗言志"说,是最早关于《诗经》与人性情关系的命题,是与中国古代道德心性观念相关的思想。西周早期的历史文献和西周中后期的金文资料中,有丰富的道德心性思想资料,这些是《诗经》心性思想的来源。这种思想认为,《诗经》是道德思想的载体,是培养人道德品性的工具。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主张通过《诗》《书》学习和道德实践,将仁、义、礼、智等德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人的德性是什么,以及怎样用《诗》《书》陶冶心性的问题。这些观点涉及《诗经》道德心性思想的文学功能的社会实践,后代《诗经》研究,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又表现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等等,美感又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审美鉴赏、善恶评价等等,理智感表现为好奇心、成功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阐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有许多情感的培养,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等等。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目的在于品格的形成",是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 - 1903)的一句名言.它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风尘,无论对何种教育而言,其真理的光辉都显得更加灿烂. 品格,指人的"品性;品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品行是"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贯性的品性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受社会道德、生活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体现个人道德面貌的表征."(《辞海(第六版)》)教育活动总是具体的,而各种具体活动归结到教育目的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品格的形成",提升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尤其是道德修养,使他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9.
华志益 《教育》2014,(12):73-73
学会感恩,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是要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更要在此基础上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好.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获得爱与付出爱是同样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他人的内心情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的定义与由来感恩的定义“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的道德情感,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一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与成熟的重要标志。具体内容包括尊重感、公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尊重感:班主任道德情感的起点。尊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杨正群 《班主任》2005,(4):46-46
前些日子,笔者从<教师报>上获悉,北京市某区一个课题组的教师们进行了"尊重教育"的尝试和探索.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倡导这样一种理念:尊重自己,强调自立;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社会,强调责任;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强调创新.无疑,他们所倡导的"尊重教育"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肯定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都是有感情、有尊严的独特的生命个体,而不是道德和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可以随意抟弄的胶泥.  相似文献   

12.
道德的本质属性是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和行为的自主自觉性,道德的基本定位是人(主体)通过行为(实践)而显现的一种品性,据此对道德作出的界定可称之为“主体品性说”。主张“社会规范说”的权威性《伦理学》关于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的论说,可以用来证明主体品性说的正确性,还证明了“道德是……行为规范”的界定是不合逻辑、不能成立的。对道德释义“纠偏归正”,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同一性是当代道德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人献身于促进社会福利和他人的自我感.在今天,道德通常被我们老百姓认为是一种个人规则和信仰的事情,人的道德行为往往受到维持个人的自我形象支配而不是服从道德标准.道德同一性是一种主观上道德自我感,包括"我的内心道德信念、什么道德是我认为最权威的".通俗地说来,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杜益 《福建教育》2020,(4):57-59
<正>《走近老师》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包括"了解教师的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两目,需要学生在认识"老师"职业功能的基础上,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发现不同教师的性格和风格,学会尊师重教。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我与他人和集体"的要求,本课属于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良好品性'的获得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传授来进行的."(亚里士多德)这就是说"品性"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责任意识一旦确立,必将受益终生,为道德品性的提升、个人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小学阶段来看,品性是指良好的品格、品质与性格、性情等.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愿意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基本需要层次发展学说中,就提到了"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可见,被他人爱、被他人尊重、寻找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7.
“尊重他人”,是《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学习、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积极参加“尊重他人”的社会实践,争做文明使者,引领风气之先。一、“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做人的准则。古人张奂(huan)说:“当崇长幼,以礼自持。”意思是人人都应当尊老爱幼,以礼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王夫之也说过:“礼之本无他,爱与敬而已矣。”意思是文明礼貌的本质不是  相似文献   

18.
<正>"正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2.刚正的气节。本文所谓"正气",欲指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和严正坦荡的行文风格。如: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与担当;对弱势群体的悲悯与仁爱;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善;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珍爱;对公平正义的主张与保护,以及在行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与诚恳,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中,“情感智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情感智力是一个人与成功关系最密切的心理特征之一。包括同情心和关心他人、理解和表达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等。  相似文献   

20.
道德,内而为德性,品性,外而为品行、德行;内可以修身养性,外可以感化他人,是一个人生命整体质量的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强调"德治"、"礼治"的国家,"德治"、"礼治"不可否认是一种"人治",但中国传统的"人治"并不是一种不要法度的"寡人之治",而是一种建立在"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人之治"、"贤人之治"的理想主义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