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终端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媒体依托于移动互联终端,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微信中每天流通的呈指数增长的信息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欺骗着受众。本文就将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从形成原因、传播机制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对微信中的虚假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视频正成为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内容质量问题逐渐引发关注,虚假视频就是其中颇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虚假视频与假新闻同宗,是信息生产与传播在互联网社交时代演进而成的虚假信息类型,其产生与发展是多元背景因素的综合结果.要解决海量视频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根本途径在于网民的自我觉醒与能力建构.  相似文献   

3.
视频正成为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内容质量问题逐渐引发关注,虚假视频就是其中颇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虚假视频与假新闻同宗,是信息生产与传播在互联网社交时代演进而成的虚假信息类型,其产生与发展是多元背景因素的综合结果.要解决海量视频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根本途径在于网民的自我觉醒与能力建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中容易出现虚假信息从众传播的现象,从而造成网络舆情,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文章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并构建影响模型。这一研究可为减少社交媒体用户的盲目从众行为、确定社交媒体平台的管控方向提供帮助。[方法/过程]以从众理论为基础,从群体因素、个体因素、情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影响模型,并设计具体的测量量表。基于36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3.0和AMOS26.0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群体因素对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远高于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且群体凝聚力是关键核心影响因素;个体因素中,用户卷入度和相关知识经验正向显著影响个体声誉,进而正向显著影响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且用户卷入度的影响作用更大;情境因素中,信息热度正向显著影响情境模糊性,进而负向影响用户从众传播行为,影响作用最小,说明社交媒体用户对待不确定信息的理性态度。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营造良好群体氛围、加强对认证账号的管理与引导、重点关注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信息、加大虚假信息传播的处罚力度、加强信...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以网络为依托的社交媒体有着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便捷性、分享性等优势,因此吸引了大量受众群体。但受众群体的鱼龙混杂让社交媒体使用环境变得极其复杂,大量虚假信息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不断蔓延。为此,本文从社交媒体使用者的层面来研究虚假信息传播,从而提出相应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在网络空间协同治理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实践方式日趋多元,然而其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揭示作为命令性社会规范的用户评论如何影响虚假信息纠正效果,为社交媒体虚假信息协同治理及用户评论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HPV疫苗相关的虚假信息及其辟谣信息为例,采用网络情境实验法开展2*2*2三因素组间控制实验(N=307),揭示用户评论特征(立场、信息增量及不文明性)对辟谣效果(感知辟谣信息可信度及虚假信息信念)的影响。[结果/结论]支持辟谣的评论显著增强辟谣信息可信度并使参与者对疫苗的态度更积极,表明支持性评论具有协同纠正效应,且这一协同纠正效应不受评论信息增量与不文明性的调节;评论信息增量与不文明性共同对辟谣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8,(9):15-20
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具有了新的传播特性。作为一家带有新闻属性的技术公司,Facebook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并与专业的事实核查机构合作,治理平台虚假新闻泛滥的问题,推动着平台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美国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泛滥的现状及原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Facebook治理虚假新闻的创新举措,在对Facebook虚假新闻治理进行反思后,最后提出了Facebook对中国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郭冬阳 《东南传播》2016,(5):105-106
近年来健康传播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随着2016年3月中下旬的"疫苗事件"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热点话题,我们看到了争论,感受到理性、科学分析的重要性,更亲身感受到健康信息传播通畅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而在这次讨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微信公众号如何建构健康信息更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拟通过对健康类公众号所发布信息的分析,探讨微信公众号在传播健康信息时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探究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焦虑问题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雏度提取要素,结合改进的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交叉矩阵相乘法(MICMAC)对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焦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失真健康信息滋生和分享传播的温床,探索失真健康信息特征对用户分享意愿的交互影响机制,能够为失真健康信息治理提供助力。[方法/过程]聚焦于失真健康信息特征中的情感诉求、信息来源和内容变造三个方面,结合感知信息质量和感知信息可信度两种中介机制,提出9个研究假设、1个研究问题。通过设计2×2×2的参与者内部实验情境,收集223名参与者的1 784条实验数据,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路径分析对假设和研究问题展开验证探索。[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情感诉求、信息来源和内容变造三种启发式线索对用户分享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且彼此间存在交互叠加效应。同时,被扭曲的感知信息质量和感知信息可信度在这种促进关联中扮演关键中介作用,是用户分享失真健康信息的重要前置因素。影响机制研究加深了对互联网失真健康信息传播行为的理解,并为各方开展失真健康信息治理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探索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要素及内在机理,为社交媒体的健康信息服务和用户的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反应-机体(S-O-R)理论和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对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感知过程及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从关注诱发、态势感知、情绪发酵、统觉控制4个阶段,构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 阐释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生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揭示要素与各阶段机理的内在关系,提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虚假信息随之泛滥,作为高校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培养用户信息辨识能力。与一些做得较好的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国内高校图书馆对用户辨识虚假信息能力的培养不够系统和清晰,具体培训过程的趣味性、实用性及深入性有待提高。文章通过文献和网络调研法,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辨识培养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提出提升馆员媒介与信息素养能力及开展跨学科合作、建立识别虚假信息的指南和网站、建立虚假信息辨别指标体系和培养方法体系、设计实施培养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多元实践项目、构建基于信息真假辨识能力的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建议,期以有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完善与深化用户虚假信息辨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网络环境下自媒体健康信息的扩散对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具有极大影响。用户关系是自媒体信息扩散的路径基础,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究用户关系结构对自媒体健康信息扩散的作用,有助于剥离信息流动路径,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教育效率与健康舆情控制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自媒体关系网络映射以及信息扩散机理进行理论剖析,案例分析部分收集了某城市公立和民营医院官方微博运行的情况及关系数据,利用Ucinet6,采用指标分析及可视化的方式,观测网络整体及局部结构特征。[结果/结论]案例网络密度小,结构松散,阻碍了健康信息的有效流动;活跃节点的存在提示了网络中舆情控制的风险。在健康信息的扩散中,建议考虑以用户关系改变为手段优化网络结构,进而干预信息流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演变成一场信息危机,而中老年人是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受害者,研究其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应对行为,有助于精准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8位中老年应对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相关行为,结合PADM理论、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和应对行为理论,依据指引式路径分析方法,探究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应对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对虚假健康信息的关注、理解受到信息类型、损失程度、信息源、信息渠道、响应的直接影响,并受到当地疫情程度的调节;基于疫情虚假健康信息认知形成危害感知、相关利益者感知和防护性行为感知,进一步通过启发式或系统式信息处理路径制定行为决策,选择采取问题聚焦应对行为和情绪聚焦应对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针对中老年进行精准辟谣以及健康养老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的错失焦虑症(FoMO)问题愈加普遍和严重,提取出移动社交媒体环境青少年用户FoMO的关键特征,为未来构建一套稳健而实用的FoMO测量量表建立基础。[方法/过程] 采用关键事件分析和深度访谈两种质性研究方法获取原始信息资料,并利用NVivo 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提取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FoMO的关键特征。[结果/结论] 从情境、目的、行为、结果和心理5个维度提取出由50个节点构成的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FoMO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6.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焦虑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静  李柯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1):133-144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媒体在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和丰富体验的同时,其信息过载、重复、冗余等特点也使得用户倦怠、信息焦虑等负面情绪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过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信息焦虑行为阐述、成因分析和研究对策等方面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研究进展进行探讨。[结果/结论]强迫使用、信息倦怠、抑郁情绪等都与信息焦虑行为相关,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表现为信息寻求焦虑、信息错失焦虑、信息安全焦虑、信息贮存焦虑。用户个体因素、信息资源因素、技术环境因素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前研究主要从构建信息焦虑行为量表(IAS)、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国内外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后续需要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关注特殊群体的信息焦虑行为、为每一种类型的信息焦虑行为构建细化的量表、验证信息焦虑行为消解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沙勇忠  陆莉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120-127
[目的/意义] 社会媒体中的信息抽取是信息过载环境下创新社会媒体服务应用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介绍一种可应用于社会媒体信息处理的语段结构方法。[方法/过程] 梳理语段结构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其基本原理,并通过一个微博实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以上工作,探讨将语段结构方法应用到中文社会媒体信息处理中的可行性,以及应用该方法实现中文信息机器处理所面临的研究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和健康信息素养值得关注。[方法/过程]在浙江嘉兴市图书馆和黑龙江大庆市某社区招募80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和准实验法探究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现状,以及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学习干预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其甄别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结论]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偏低,特别是在信息内容甄别上。学习伪健康信息特征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甄别能力。健康状况、健康信息关注度、总体社会支持、图书馆及老年大学活动参与度,以及学习干预显著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提升。政府、社区、图书馆等需要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的干预教育,提升老年人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9.
陆泉  刘婷  邓胜利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118-127
[目的/意义]社交问答用户的社会资本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旨在探究社交问答用户不同的健康信息行为对其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方法/过程]以知乎网上糖尿病话题下2 537个问题帖子,3 567个回答的1 650名用户为研究对象,依据L.Nan的社会资本理论和N.Uphoff对社会资本的分类,将社交问答用户的社会资本分为认知性和结构性两类,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社会问答用户的健康信息行为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用户的健康知识贡献行为和自我信息披露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正向促进社会资本的累积,而不同的健康知识获取行为对认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性社会资本的影响有差异。这些结果有助于社交问答用户提高社会资本,平台完善用户服务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