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段丽杰  范静 《传媒》2021,(11):95-96
互联网时代,微信成为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网络交际工具之一.相较于传统交际方式,微信交际可以通过声音、链接、图片等多元方式传递,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Emoji(表情符号),在信息沟通、网络社交、话语构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对微信交际中表情符号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表情符号在微信交际中的语用和话语构建功能,希望对微信交际中合理使用表情符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易康 《东南传播》2014,(3):101-104
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正式推出,这种综合了短信、博客、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IM即时通讯特点于一身的手机应用,很快便由一个即时通讯的微信聊天工具转变成为又一个大型媒体平台。推出不到2年时间,用户使用人数便轻松突破六亿人。基于当下微博平台媒体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微信公众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体大环境,探讨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对媒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章中将利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特性,并结合营销学对该平台上媒体的营销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目前传统媒体进驻微信平台的现状和一些媒体、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为传统媒体进驻微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牛波 《晋图学刊》2014,(4):29-32
微信从2011年推出以来,发展迅猛,文章分析了微信应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可行性,并对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的方式进行探析,提出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的策略,以期微信能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络在国内的大范围普及,利用互联网络进行社交活动和商务洽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微信应势而生。它不仅是信息交流、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在文化传播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性通讯工具,借助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人人际交往的新宠。本文结合笔者从微信的最初版本到现在最新版本的使用情况,分析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社会传播功能及其影响,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好的利用微信,让微信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浅析微信的互联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诞生于国内网络巨头腾讯公司的微信,两个月推出产品、两年内积累超3亿用户、覆盖100多个国家、仅仅3年之后,月活跃用户数近3亿,是目前中国市场最热门的移动应用,1也是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通讯应用。微信发展之所以速度迅猛,根本在于微信的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6.
平静波  郭征 《传媒》2018,(15):26-27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经过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通讯工具,现已成为连接人、服务、商务的平台.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目前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1000万,日群发超70万条消息.腾讯《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账号数达8.46亿,直逼9亿大关.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中,订阅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占比47.8%,说明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公众号是其日常微信浏览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从2011年1月正式推出至今,微信被评价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在线通信工具"。本文以微信在对QQ的基础上继承和完善的视角,阐释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交流工具在功能上的新变革,并论述其如何在逐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成为受大众追捧的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许建涛 《新闻世界》2013,(6):134-135
从2011年1月正式推出至今,微信被评价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在线通信工具”。本文以微信在对QQ的基础上继承和完善的视角,阐释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交流工具在功能上的新变革,并论述其如何在逐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成为受大众追捧的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微信是当下最流行的一款移动社交通讯工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良好的使用体检,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根据目前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微信对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以及移动学习者如何使用微信进行移动学习,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对QQ、微博、微信三种社交工具在学习支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  李贝 《新闻实践》2013,(8):8-10
一、微信的高速成长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以多媒体信息通信为核心功能的免费移动应用,诞生之后短短两年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微信快速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截至2013年1月15日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用户入口;另一方面,微信不断丰富功能,围绕通信这个核心功能,发展为集通信、社交、营销、媒体、工具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化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王兴 《青年记者》2020,(11):28-29
当前,以微信和QQ等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媒介,也成为职场中工作联系的重要方式.即时通信工具在工作中的广泛使用,一方面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合理使用微信和QQ等社交媒体可以提高幸福感;①另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毫无节制地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微信,可能不利于个人隐私保护,②使得个体成为“微信工作群奴”.③可见,微信和QQ等即时通信工具就像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工作和生活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微信出版运营现状及盈利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云 《编辑之友》2015,(8):24-27
随着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社交应用工具,逐渐成为众多手机用户必备的社交平台软件,2011年1月一经推出便受到热捧,用户量激增.在此基础上,微信运营商——腾讯公司着力打造集沟通交流、购物商用于一体的、功能强大的商务型网络服务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单一的聊天工具.在微信平台内容推送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微信出版应运而生,而微支付功能的推出,给微信出版盈利模式的建立健全提供了可能.文章综合分析了微信出版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微信出版已出现或未来可能出现的盈利模式,旨在关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助益,为微信出版的发展壮大提供.  相似文献   

13.
黄益方 《新闻世界》2014,(8):254-255
微信自推出以来,以其便捷性、实用性等特点迅速占领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微信推广期间,意见领袖在微信的传播、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创新扩散理论,通过对四川大学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调查,从微观入手,重点研究与创新扩散相关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4.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它的出现体现了新媒介时代“混合媒介”、移动性和“互动传播”的特点。微信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形式将会改变人类的认知方式和社交方式,这是技术的选择,也是人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微信公众平台是即时通信工具微信推出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央视新闻”在新闻媒体类微信公众平台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结合“央视新闻”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到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的特点,包括信息传播方式的双重性、信息传播过程的定向性、信息传播媒介的闭合性、受众信息获取上的被动性、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使大众更加熟悉、认识这个世界。微信的本质是社交,但要把握一个"度"。本文通过对受众使用微信中出现的社会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使大众精准的定位微信,深刻的认识微信。  相似文献   

17.
号称“QQ马甲”的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据2012年11月5日《纽约时报》记者Adan Century报道,借助强大的功能、简单的操作,微信具备战胜西方怀疑“中国制造”的潜力。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微信在中国的发展特点以及相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孙淑娟 《青年记者》2016,(27):28-29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播机制密切相关。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一社交工具,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6亿。微信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应用,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同时也丰富、发展了文化的传播渠道。其中,微信公众号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利用微信提供的视听功能,微信公众号向订阅用户发布各种文化资讯,再通过订阅者将信息分享到各类朋友圈,进而获得订阅数量的增长与影响力的加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使用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微"平台——微博和微信为例,通过对已开通的档案微博和档案微信公众号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1]自微信推出以来,用户量在不断增加,据腾讯《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8.89亿;报告还显示,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达到了90分钟。而这庞大的用户群体,不只包括城市群体,也包括农村群体,不只包括青年群体,也包括中老年群体。在实用微信的过程中,微信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各个方面,其中就有文化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