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电影生态变迁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同义语,是美国和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最重要媒介,小小的荧屏也随着国际风云的变换而不断变迁。在历史上,好莱坞曾以其强烈的种族主义偏见和冷战政治色彩,扮演过“妖魔化”中国的急先锋。好莱坞银幕上的中国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它们跟两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化的东西文化交流中,东西方文化地位的不平等,东方文化被认为是次等文化。西方经常虚拟出一个东方世界的形象,东方文化被误读。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好莱坞模式宣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及其所大力渲染的美国和西方的种种神话,积极主动地确定真正的现代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长春是中国汽车、电影、光学、生物制药、轨道客车等行业的发源地,有"东方底特律"、"东方洛杉矶""、东方好莱坞"之称。 著名景点 长影世纪城 坐落于长春净月潭新区,是我国首家电影制片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主题公园,堪称东方好莱坞。它吸取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游乐园的精华建造而成,被列入国际十大影视城榜首。  相似文献   

3.
赵永湘 《文教资料》2012,(12):107-108
在一个多世纪的美国电影史上,好莱坞电影在塑造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上有一套"定型化"的描述。本文以2011年好莱坞两部大片为例,选取其中比较突出的中国元素,分析其在影片中传达的中国形象,解读其潜在话语。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界定“国家形象”概念与梳理国外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种种误读的基础上,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争,很大程度上在于世界各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国家形象之争;塑造国家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包括影视艺术在内的一切文学艺术不可回避的、首要的、长期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和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对于美国塑造自身形象,宣传自己的价值标准,甚至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功不可没。电影作为一种渗透力极强的现代产物,改变着人们所谓现代化的生活观念和方式。本文主要对好莱坞电影中重点宣传的美国"救世主"形象、个人英雄主义形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认知-知识体系"之一的电影在影像的表意过程中反映意识形态。好莱坞影片中的华人形象某种程度上记录了美国社会对其认识的思想轨迹,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融合。近几年美国电影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呈现出多样的性格特征,但主流意识形态的审视视角依旧脱离不了固有的框架。全文应用相关电影理论,解读好莱坞电影对华人的阐释视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进一步进军中国市场,呈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从广告植入、中国演员参演角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塑造了多层次的中国形象。相比20世纪及更早时期,新世纪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中国人及中国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对21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文环境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新世纪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人文环境不再完全呈现贫穷落后的面貌,尽管仍存在小部分落后乡村的镜头,但总体上逐渐转变成工业王国、现代化的大都市甚至高科技工业园。  相似文献   

8.
电影《面纱》中,编导试图贴近中国,背后依然浸润着绵延至今的西方身份叙事,并未祛除美国影片所特有的"东方主义"的元素。回顾美国电影建构的他者,是对中国东方主义式的"天堂"和"地狱"想象,本文力求阐述潜在的中国形象原型,从意识形态、期待视野角度探讨形象生成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继续塑造着正面和反面两种极端的中国人形象.这两种形象,既承担着美国对“未知”中国的猎奇式想象,也负载着美国对“已知”中国的焦虑与担忧.这一双重想象的背后,是美国对自我完美性的想象性确认与捍卫.  相似文献   

10.
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在美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七十三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荣获了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指导/道具、最佳原创音乐奖四项大奖。这部完全中国化故事题材的影片为什么受到西方人亲睐,并引来一片喝彩和盛赞呢?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好莱坞”的电影文化东方策略:1.挖掘与东方人的审美情趣相一致题材。2.利用华人打造地道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以期占领潜在的电影市场。3.让观众对电影的东方情结转化为“好莱坞”的商业企图。电影作为极其丰富的文化叙事符号,它不仅包含着对一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镜像图解,同时也包含着经济、商业运作的内涵。因为,电影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艺术完美之境地。入世后的中国电影也将面临“民族电影”全球化的问题,通过借鉴“好莱坞”的经验,来装备我们自己的民族电影,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李艳  钟晓红 《考试周刊》2013,(23):19-20
好莱坞在美国实现其文化传播、扩张和侵略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好莱坞电影大多体现现实社会的诉求传递正能量;二是好莱坞电影体现美国文化,是美国实现其文化传播战略的媒介;三是其借助高科技手段。中国可以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文化推广与传播策略,实现对外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电影是现代文明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种种银幕形象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电影中所强烈透露出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一方面这种价值观崇尚个人和独立,追求正义和尊严;另外一方面这种追求里面又隐含着个人与社会秩序、暴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3.
伴随全球信息媒介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电影技术的创新,好莱坞电影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继续占据着全球电影的霸主地位。在意识形态、文化和电影产业变化的影响下,好莱坞电影在“他者”形象的塑造上呈现出一种“渐变”的发展方式。因此本文将梳理好莱坞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形象”,以时间为跨度,分析好莱坞电影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华人形象”。希望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好莱坞电影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4.
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票房大获全胜。这部充满中国元素的电影似乎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粹,而实质上只是一个载有对东方异域想像的商业电影,影片在对东方思想的理解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西方思想。本文将从意义构建、概念凝练、儒家思想等方面对该片进行文本解读,并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解构其“中国性”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视点中的张艺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对张艺谋的电影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张艺谋的电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的虚幻的想象.他以西方作为参照物探索着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在对好莱坞电影的仿效中,张艺谋在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文化帝国主义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强势文化在文化上的殖民、侵略与霸权,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发展构成威胁。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帝国主义重要的一部分,推行普世价值观,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电影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电影,为了适应当前发展要求,中国电影必须提高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比较文学异域形象学理论为依据,把电影<大地>放置于中国历史语境和西方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依次分析影片对主人公土地情怀的展现、对东方异国情调的描述、对部分人物形象的刻画、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运用和中国革命的讲述,深入认识这部电影对中国这一他者"形象"的展示,从而探析该影片折射出的美国社会文化心理和需求.  相似文献   

18.
李雪 《海外英语》2012,(10):197-198,205
美国电影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并已成为美国文化向全球扩展的招牌之一。其中,好莱坞电影在整个美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及其代表作品的特点,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美国电影产业。  相似文献   

19.
1931年至1949年,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转折意义的一个时期,是中国电影在探索中走向成熟的时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这期间,受到苏联电影和美国好莱坞的深刻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戏观。  相似文献   

20.
汪泽 《小读者》2010,(10):14-15
甄子丹:有损中国人形象的电影我不演 好莱坞大片经常邀请甄子丹去担任主演,但有的他拒绝了。他说:“每个演员接戏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就不喜欢那些有损中国人形象的电影。目前好莱坞让我们演的角色都很奇怪.都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是一种歧视,我当然不能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