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笑超市     
《小学生时代》2010,(10):50-51
自寻烦恼 上语文课时,老师叫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安东,请你解释一下‘自寻烦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安东答道:“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会回答问题,又要在课堂上举手,这就是‘自寻烦恼’。”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并且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实践活动。素质教育呼唤“授之以渔”,即教师应当实现由“讲师”到“导师”的角色变换。我导你学 ,你不懂我点拨 ,我示范你练习 ,有时教师和学生需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研究 ,改教本为学本 ,变讲堂为练堂。河南新乡一中的姚竹青先生曾提出 :“莫做文章‘讲师’,要当读写‘教练’”的语文改革主张。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也逐渐产生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并且在教学中初步尝到了甜头 ,有了一些收益 ,这就是利用不同的、活泼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小说教学于座谈…  相似文献   

3.
寒假期间,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她向上初中的儿子要考试成绩单看看,儿子理直气壮地拒绝说:“人家说了,考试分数是学生的‘隐私’,我有权‘保持沉默’,不让看!”“嘿,你说这孩子!哪里学来的这么多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着力语言文字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动化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美、趣、做中学母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以下谈谈笔者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动化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伊始,我便充满热情地说:“有一批同学非常想去看看著名的‘鸟的天堂’,想请你做导游,你愿意吗?如果愿意那赶快去熟悉景点。”这样,不仅调动了学…  相似文献   

5.
一次教研活动中,外校一位老师借用我班执教《月光启蒙》。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自然要随班听课,更要借此关注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学中,教师亲切动听的话语、优美轻柔的音乐、素净淡雅的画面营造了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学完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问道:“作者说‘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到底美在哪里呢?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相似文献   

6.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许多老师都曾发出这样的追问。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听、说、读、写、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涵养学生的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润泽学生的情感;现以《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今天,一直以严厉出名的语文老师,以一节课的时间,竟给我们搞了一次活动“让我们感受语文新潮”,这下我们可有话说了,你一句“OK”,我一言“哇噻”,这样的课“真是‘帅呆’了,‘酷毙了’”。就连难以启齿的“语文,‘爱老虎油’!”也用上了,就连我们班最内向的,也来了句“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8.
我在中学当语文老师的时候 , 曾有一 代个对语文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问我 :“老师 , 郊我发现有的辞典里不能查带左‘阝’和右‘阝’ 组的字 , 要分别到‘阜’部和‘邑’部里才能查到 , 这是怎么回事呀 ?” 了 完我说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 下 知节课我在班上讲,你和同学们一起听。”于是, 这在下节课上 , 我向同学们讲了如下知识 : 现我们平时俗称的左耳旁和右耳旁写出来 部是一样的 , 但其实是由两个不同的字演变过 …  相似文献   

9.
杨亮 《海南教育》2014,(22):44-45
一、主体性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概念厘清王秀小学十二五课题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一概念,“课题中的‘生态’,主要指课堂中师、生、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共长、动态平衡的样态。”“‘生态课堂’,指在课堂上,在教师导引下,师生生态地(和谐融通、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体性生态课堂强调开发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所以必须要学生主体呈显性而教师主体必须“隐去”。但教师的“隐去”并非一闪而退。  相似文献   

10.
寒假期间,有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放假后她向上初中的儿子要考试成绩单看看,儿子理直气壮地拒绝说:“人家说了,考试分数是学生的‘隐私’,我有权‘保持沉默’,不让看!”嘿,你说这孩子!哪里学来的这么多“新词儿”?这位母亲不无困惑地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练习,一个学生问同桌:“你记不记得‘攀登’的‘攀’字怎么写?”“当然记得啦。”同桌兴奋地回答,“这个字是上个学期学的,那次写生字和单元考试,‘攀’字我都写错了,老师还罚我把那个字再多写5行呢!他还再次告诉我怎么去记这个字,‘大手举起两根木和两个X’,你看,容易记吧。”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课程理论家派纳提出“课程”应该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那么我想,“语文”也应该成为一个动词,它不再是静态知识的集合体。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把面向结果的学习活动与面向过程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语文课本’与学习‘生活课本’结合起来,把学习课文、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每一位老师都可以让“语文”成为一个动词,来完成这种心灵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我要当“学生检察官”“‘学生检察官’?嗬!这可没听说过,你快告诉我‘学生检察官’是怎么回事儿?……”别急,我这就告诉你发生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坝中学有关“学生检察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动脑。常说“心之官则思”,“学而不思则罔”。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要变成拨动学生心弦的手指。手指一动,心音就响。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错误。但准许他们把话说完,如有个学生在自学笔记中提出“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个‘小’是个什么东西?”然后自己回答:“我认为这个‘小’就是七品芝麻官儿。”当时我  相似文献   

15.
<正>何故为“九龄”这日,我受某学校邀请,来了现代的课室一趟。这节课,老师要和学生们介绍开元盛世的前期宰相——张九龄。课上,学生们饶有兴趣地问老师:“老师老师,为什么他叫‘九龄’?因为他在家排行老九吗?他是不是还有几位哥哥叫‘张大龄’‘张二龄’……”我静静地躺在语文课本上,观察着课堂外的一举一动,我算是明白了:没想到我留给世间那么多赫赫有名的诗作,奈何一帮中小学生只对我的名字感兴趣?我为什么叫“九龄”?  相似文献   

16.
其实,在枯燥的语文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我谨慎地问语文:“美是什么?”语文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中悠悠飘落着黄叶是一种美;置身度外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逸舒适而笑傲霜雪的梅菊是一种美。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小心地问语文:“精神是什么?”语文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7.
孙世杰先生最近提出,语文教师要“慎用‘下水’文章示范”(见《中国教师报》2003年4月16日)。理由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所诵读的‘下水’示范作文,由于水平实在有限,对课堂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我读后有些不同的想法,写出来与孙老师商榷。语文教师为什么要“下水”?一般的说法是给学生练习写作“做个样子”。“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周围一切人说的和写的。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正因为这样,为学生“下水”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相似文献   

18.
过去往往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叫“讲”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称之为听”课。课堂上教师怎么“讲”、讲”多少,成了评价课的重要依据。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引入,一些教师又认为课堂教学要少讲”或“不讲”。其实,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究竟如何讲”,关键要有一个“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也体会到,…  相似文献   

19.
——“‘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愕然. ——“再听一遍——‘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静默.随即恍然大悟地、兴奋地回答: ——“有,有,当然有!” 进而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我在教学《忆读书》第二课时的一个导读设计,这是整个初中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引领学生跨上语文学习新台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理教学生活化“激活‘我’、进入‘学’、形成‘养’”的“树摇动树”式的教学筹划,提出了“‘我在’的主体性、‘我察’的启动性、‘我融’的认知性、‘我悟’的建构性”四大“我在我学”教学策略,力求实现教学的“求知”“理性”“生命”三重人生境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