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一、法制观与权利义务观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其法制观念 ,使其以正确的观念指导行为。法制观念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 ,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对法律的要求和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水平 ,以及遵守法律的自觉性。正确的法制观不仅表现为对现实法律的了解和掌握 ,更重要的在于对法律精神和实质的理解和认同 ,对法律的优劣依据现实做出恰当的评价 ,还在于将这种认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的规定性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法制观是人们法律心理状态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其内容包括对法律本质及其作用的深层认识,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以及对人们的法律行为作出评价等.法制观是法律意识的理性认识阶段。为了对我校人文学院经济法专业本科学生法制观进行深入地了解.掌握经济法专业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高级法律专业人才,我们设计了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定量定性分析及对比研究,对于加强法学教育、经济法专业教学,搞好法制宣传,增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针对性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春兰 《林区教学》2010,(5):114-1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贯穿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动脑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从发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及行为方面的问题着手,深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法律教学应根据初中生思维、认识发展的特点,围绕法律意识的树立过程中“法律知识教学”“法律思维培养”和“法律实践表述”三个方面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培养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灌输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价值观;二是普及法律常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应把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价值观教育方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更重要是要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上好高职法律基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基础课是高职学生必修的理论基础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根据高职教育的德育目标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成才的实际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选择正确的行为,走好人生之路。因此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上好高职院校的法律基础课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法制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确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治极度信服和崇拜并以之为精神寄托和行动准则。法治信仰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往往将其作为重点、难点讲授,可效果总是难以尽如人意。造成这种情况有诸多原因,笔者认为.不能科学把握法治、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性质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法制观念,是指大学生群体在了解、掌握一定法律知识基础上,形成的以法律价值观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法律意识定式,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核心。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与增强关系密切。作为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体系尚未成熟,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与缺漏,应当从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内容等五个方面创新本课程的教学,并以此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9.
法律这门课的政策性、阶级性、理论性较强。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制定的,它决定了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社会主义本质。职业教育法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好法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宪法和一些法规、法律的基本内容。怎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呢?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人们行为的积极性是与人的需要密切联系的。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恰如其分的案例。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渴望性,增加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龙育军 《贵州教育》2010,(9):16-16,21
“以德治国”、“依法治固”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既定田策和方略,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是辙育系统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依据。为切实加强学校师生法制教育理念和意识,增强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了解基本法律常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努力做刽依法实施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1.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2.
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法律规范的要求,只有转化为社会生活的现实,法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符合立法目的的法律秩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不是法律文件本身,而是法律文件中规定的行为规则在人们行为中得到实现。从法治理论的角度来看,法律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3.
法律是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础规范.是维持国家秩序正常运转的基本准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阶段,正是各种观念的成型期。正确的引导对其人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阶段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能够对其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事的理念形成正确的指导方向,所以说,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律知识的传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只有使人们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真正树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因此,为实现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培养新一代“四有”人才,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体系逐渐发育成熟。而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  相似文献   

15.
法律行为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法为人的行为设定了正面和负面两种行为模式。法上不存在所谓的第三种行为模式。法律行为内含合法性和违法性双重品性,法律行为品性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法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行为的双重品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性和互通性。法的行为模式的缺陷决定了对现实的法律行为进行合规则性修补的必要性。借助规范评价,行为与法实现了秩序下的结合。规范评价机制从不同侧面和意义上讲是一个行为解释机制、价值判断机制以及利益激励机制。利益激励机制是规范对行为的最具决定性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院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人才的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法制观念和民族法律法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重视、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民族法制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学习、掌握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法制知识。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其法制建设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法审计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审计法制建设的核心。因此青年审计人员作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更应构建正确的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依法审计的理念。本文从青年审计人员的法制观现状出发,对青年审计员如何坚持依法审计、建设正确的法制观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受传统息诉文化、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法制环境不完善以及法制教育不足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制观念缺失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针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重在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改革学校法律教育和加强个人道德培养,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明天,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校开设了法律常识课,由我来担任法律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我校大多数是十六、七岁的学生,年龄小,思想活跃,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富于形象思维,容易接受生动而具体的东西,缺乏抽象思想能力,针对我校学生的年龄、思想知识和心理等各方面特点,在教学中,有必要选用一定数量的案例,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具体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形成正确的概念,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守法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中精心挑选,恰当使用案例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