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静 《传媒》2016,(24):86-88
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行业和从业者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整个新闻行业本身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新闻行业两个层面以及传统新闻从业者和新媒体从业者两个角度,对新媒体形态下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的自律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将自媒体从业者纳入职业规范管理范围内,探讨并形成针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新的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2.
丁兰兰 《青年记者》2017,(20):16-17
职业流动(Occupational mobility)最早起源于社会学中对社会流动性的关注,对职业流动问题关注比较多的是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本文中所指的职业流动,是新闻从业者在不同的职业之间所进行的职位变换,从一种劳动角色向另一种劳动角色转换的过程,或者是在同一职业内所进行的角色转换. 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的市场化不断加速,新闻从业者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中国媒介转型时期,传统媒体的竞争力下降,而新媒体发展蔚然成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会面临着主动或者被动的职业流动问题.他们在职业流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阻滞问题,即职业转型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媒介转型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现象愈来愈明显。劳动报酬、传媒转型、员工满意度以及传媒产业聚集等因素对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传媒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需重视新闻人才流动问题,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提升传媒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优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新闻从业者合理有序地流动,满足媒体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两微一端"获取信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媒介融合的浪潮席卷传统媒体行业。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需要积极学习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以便完善媒介传播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从业者在融媒体时代的职业角色定位,以便媒体从业者转变工作思维。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     
《视听界》2010,(5):8-8
广电从业者从业生态呈“灰色化”倾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我国传媒从业生态变迁与现状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广电从业者的从业生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灰色化”倾向。广电从业者职业满意度较低,超过四成从业者对目前职业不满意和很不满意;80%的广电从业者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很大:超过五成广电从业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收入低、人际关系复杂与工作不稳定是广电从业人员三大主要压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大陆深度报道从业者为考察对象,以职业意识为问题切入点,采用深度访谈法,对36位深度报道记者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试图呈现当前深度报道从业者职业意识的差异特征,由此管窥大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现状.同时,兼对深度报道从业者所处的行业现状与生存境况进行整体描绘.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其出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被影响到的就是报纸新闻编辑的中心角色,对于媒体行业从业者而言,报纸新闻的转型优化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8.
张静  卜宇 《当代传播》2021,(6):35-40
既有的媒体融合研究关注国家话语和技术话语,对作为行动者的新闻从业者的研究有限.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一线新闻工作者的媒体融合认知调查发现,媒体融合实践正在走向"内卷化".传统媒体越来越注重组织内部的精细化和复杂化,拒绝与更广阔的媒介化社会进行交往和思考,沉浸于行业圈层的比拼竞争.内卷化阻碍了传统媒体的观念创新,令媒体融合演变为一场行业内部的镜像游戏,是传统媒体更为深刻的转型危机.  相似文献   

9.
胡晓娟 《青年记者》2016,(31):23-24
职业认知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相关功能、意义、规范的理解与认知,是职业意识成长和职业认同的基础.①形成职业认知的关键在于,从业者对于职业本质与功能的逐渐明晰以及自身在社会中角色与位置的准确定位,这也是职业同一性的形成过程.② 新闻人的职业认知,一是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即对新闻业与新闻从业者应该是什么的职业意识自觉.二是职业道德层面的认知.然而,新闻行业的现实困境致使新闻从业者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出现了自我贬损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陆高峰 《传媒》2010,(7):37-40
传媒从业者从业生态不仅影响从业者生存与发展,影响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会对舆论导向产生深远影响.广电产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广电从业者作为广电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广电业的政治和经济双重效益的发挥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卜宇 《当代传播》2021,(6):35-40
既有的媒体融合研究关注国家话语和技术话语,对作为行动者的新闻从业者的研究有限.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一线新闻工作者的媒体融合认知调查发现,媒体融合实践正在走向"内卷化".传统媒体越来越注重组织内部的精细化和复杂化,拒绝与更广阔的媒介化社会进行交往和思考,沉浸于行业圈层的比拼竞争.内卷化阻碍了传统媒体的观念创新,令媒体融合演变为一场行业内部的镜像游戏,是传统媒体更为深刻的转型危机.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使用就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传统媒体使用情况而言,63.7%的受访者阅读报纸,平均每天阅读报纸的时间为32.1分钟;48.7%的受访者收听广播,平均每天收听广播时间为34.1分钟;  相似文献   

13.
曹茹  赵婧怡  赵阳 《传媒》2021,(6):76-78
通过对"媒体转型人"的研究,探讨传统媒体从业者如何转型为新媒体从业者.本研究通过对39位"媒体转型人"的访谈,获得有关他们转型的一手资料,并用Nvivo软件处理.经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转型的关键是观念与思维方式,传统媒体的基本素养是转型的资本,全能型技能结构以"多专多能"为主,新媒体可在职业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319名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探究了新闻从业者群体的职业认知危机现状及其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当前新闻从业者在职业认知领域普遍存在着专业认同危机和自我认知危机,其中专业认同危机表现为:在媒体功能认同、职业行为规范认同和专业素养面向认同方面均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自我认知危机表现为职业价值认知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闻智库是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转型路径之一.本文以"液态新闻业"为理论背景,对广州某报社工作室K的智库运营实践进行实地观察与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工作室人员精干、机动性强,在垂直领域调研成果显著,相关智库产品颇受欢迎,智库调研模式对从业者职业观念也存有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受人员规模束缚,工作室调研成果深度及广度均有限.一方面,新闻智库需引进更多专业人才以补足调研专业性的短板,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可更新目前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完成深度和广度各异的智库调研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现代媒介技术不断地升级与发展,促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广电、通信领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界限渐渐模糊,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本文将对融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转型趋势展开分析,详细论述当前报纸编辑转型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报纸编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完成自身转型的有效方法,以帮助相关编辑人员转变编辑思路,提高工作能力,促进报业的持续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认可度是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提升出版业从业者职业认可度对出版业留住人才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出版人职业生存现状调查(2019—2020)”项目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出版业从业者职业认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发现,对出版业从业者职业认可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工作态度、职业满意度、薪资福利满意度、考勤满意度等出版业从业者主观感知因素,年龄、职称、性别等个体差异以及与领导同事关系等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互联网及新闻行业的热爱、对新闻记者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是网络新闻从业者选择网络新闻行业的主要原因。 从业经历首先,在从业时间方面,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平均从业时间为61个月(约为五年一个月),其中从业时间最长的受访者从业时间总计达192个月(合16年),即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工作。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从业时长在十年以内,  相似文献   

19.
如今,在新闻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转型。它的主要意思是传统媒体正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变革,亟待脱胎换骨重获新生。以报纸为例,根据全国报业发行与广告的统计数据,发行量与广告量已呈现连年下滑,而且下滑趋势仍不见底。类似的现象印证着转型时代的降临。与此呼应的是,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从内心深处到实践操作也都处于一种变革中的惶恐。在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20.
出版从业者的职业压力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质量,也直接影响出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行业发展.文章通过对当前出版从业者压力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工作量、加班时长、薪资福利满意度等14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将"现在的工作压力"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出版从业者职业压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工作量、加班时长等8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但以往研究认为有较大影响的薪酬收入、职业规划和与直接上级的关系等指标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的验证.同时,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性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