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理解出发,基于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进行探讨。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学科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学科文化信念和价值观方面,如学者价值观的异质、学科文化认同度迥异、学科话语权的争夺等。其形成与学科规训所形成的学科文化积淀、学术部落所构成的行动情境、以及学者思维和地位产生影响的行动选择有关。要消弭学科文化冲突需要重构行动者的学科文化信念、行动情境、规整学者行动。  相似文献   

2.
档案学创建时期的研究成果是一笔珍贵的档案学遗产.主要论述创建时期中机关文书档案学术群体、历史档案学术群体及“文华集团”学术群体的构成、主要成就及研究特点.通过对该时期学术群体的构成、研究成就及特点进行梳理和评价,可以总结学术群体的发展条件和趋势,增强学科认同感,为推进档案学派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1998—2021年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52 719篇高等教育研究论文,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学术群体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群体分布及结构特征,以期明确高等教育学科内部学术群体的发展态势和交流状态。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已形成一支规模化的研究队伍,筛选出的50位核心作者可按其学术联系的紧密度划分为8个学术群体;50位核心作者组成的共被引网络密度大且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效应特征;潘懋元、刘献君等10位学者在综合指数、中心性、核心度分析中排名均位于前列。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术群体具备规模化、学术交流密切、信息流通渠道通畅、研究领域多样等特征,且潘懋元先生等核心作者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随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未来应鼓励和引入其他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高等教育研究并加大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知识图谱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不同的图形,可以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而学者和学术群体研究是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依托CNKI期刊论文数据库,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可以构建我国教育技术主要学者的共被引矩阵,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构建和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揭示,我国教育技术78位主要学者可以归类为10个学术群体,教育技术学者组成的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密度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何克抗等学者在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核心学者。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依赖于学术共同体,所谓的学术共同体指的是拥有某种共同的学术范式、旨趣的学术同仁(学派).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派,缺乏共识,形成学术共同体的条件和群体意识还不完全具备.学术共同体的缺失是学术期刊之学术评价功能异化的重要原因:原初的、根本性的学术传播功能被忽视,而后来演化出来的学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2022年度“Nature全球研究生调查”数据,探究学科认同在博士生学术成长中的作用发现:总体上学科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学科认同在博士生学术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呈现“前后有中间无”的特点;学科认同的积极作用在欧洲博士生群体中显著,在中美两国博士生群体中不显著。为更好地发挥学科认同的积极作用,需进一步明晰学科认同在博士生培养中的驱动价值,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博士生予以针对性支持,科学认识和把握学科认同与跨学科训练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成长的基础在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学术使命的担当与组织公平为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效率保障。当前,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存在不同学科范式之间的通约性不足、外部制度环境的正面牵引性差、组织内学科权力生态结构不平衡等诸多障碍。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创新需要加强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外部环境;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作用,缩短创新周期;重建经费投入机制与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增强资源保障性;优化组织的结构治理与关系治理,释放组织创新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学术人自传、口述史、日记、著作的序言及后记等为研究资料,按学科分布选取七个案例对跨学科交往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主要通过以强关系为基础自发组建的非正式跨学科组织和以弱关系形式在不同场合与其他学者的相遇进行跨学科交往.强关系中蕴含的同质性是高校教师克服学科文化带来的沟通障碍的基础.弱关系形式的交往为高校教师提供异质的、非冗余的信息,提高了高校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学术系统认可机制及优势积累效应三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获得以及与谁相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知名课程学者、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瑟夫·施瓦布(Joseph.J.Schwab,1909-1988)在1969年举办的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中宣布:美国课程研究到了濒临死亡的境地。在他看来,课程研究过于倚赖理论的推演,忽视了对活生生的具有个别特征的课程实践的研究,进而,他提出了走向实践的课程新主张。施瓦布的主张在英语国家的课程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经过芝加哥课程学派的传人得以广泛践行。  相似文献   

10.
对2000—2020年97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跨学科教育经历、1996—2021年间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产出成果进行分析,发现196位学者具有纵向跨一级学科教育经历(本-硕-博),并体现出先基础学科、后应用学科训练特点。其中,生命科学领域跨学科人才培养比例较高(28.3%),但化学领域跨学科研究水平比较高。跨学科研究程度与学术成果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和学科异质性。在化学领域,二者之间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结合阈值分析变化拐点后,跨学科对学术产出各方面存在正向影响。在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二者之间则大多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因此,应提倡“适当学科+宽基础”培养理念,鼓励学术评审中“开放同行评价”,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学术组织已经成为推动大学学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对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文化要素、权利要素、空间要素和评价要素进行深入剖析.跨学科学术组织存在着学科文化范式、学科权力地位、学科组织归属和学科成果评价等多重冲突.其形成与学科发展专业化、学术权力行政泛化、矩阵组织联通壁垒和同行评议非同行化有关.因此,消弭冲突需以交流互鉴为基石,建立文化融通机制;以利益共享为基石,建立权力均衡机制;以矩阵优化为基石,建立教师共聘机制;以多元评议为基石,建立成果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大学学术职业是学术职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具有不同于社会一般研究机构中学术职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包括:1.学科:大学学术职业的组织基础;2.松散结合:大学学术职业的内在组织构成;3.学术自由:大学学术职业的核心价值追求;4.双层权力格局:大学学术职业的组织管理特性.  相似文献   

13.
宋代书院的学术自由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学术繁荣和书院学术自由的办学特色:学者在书院自由地进行学术传授式讲学,而不同学派的学者之间又通过会讲的形式来开展学术交流.宋代书院学术自由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文化背景.首先,宋代书院的学术自由发展是与其独立于官学系统的特有的教育机关和学术研究机构的性质是分不开的;其次,宋代书院学术自由的盛行离不开官方的支持;再次,宋代学术繁荣和书院学术自由的盛行是互为作用的.宋代书院作为我国古代较有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其学术自由特色迄今对我们发展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第一,学术机构必须独立,这是学术自由产生的基础;第二,加强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交流是学术机构的本质生命.  相似文献   

14.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全美大学排名中,学术声誉排名第四,有81位校友曾获诺贝尔奖,其中包括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崔琦。1929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震动世界教育界的大事,美国各地的学者纷纷赶到芝加哥看芝加哥大学的一个轰动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跨学科合作是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但在面对文科教师"单枪匹马"的传统科研方式、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老大难"问题以及学术虚假合作等学术合作困境时就需要发挥教师学术领导力的关键作用.在新文科建设实践中,骨干教师和领军人物通过价值观引领、目标定位、持续推动、成果提炼四个具有特定运行逻辑的作用环节,对团队成员围绕共同学术目标进行的实质性合作产生影响力,而这些作用环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前后连贯、自成闭环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16.
由先行者王希杰的学术论著引发的、以王希杰为代表的学术群体所创立的“三一”语言学派已经具备作为一种流派所应该具有的必要而又充分的条件。这个学派吸纳了古今中外语言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周边相关学科的学术思想,把王希杰化了的方光焘改造过了的索绪尔的语言观作为出发点,从而为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修辞学在语言学科注册而游离于语言学的学科结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为此有必要追问:与修辞学科关联度极高的"交叉学科╱跨学科╱多学科"等掩盖的学科认知理据,它涉及修辞学的学科身份、学科评价以及研究主体的学术逻辑和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18.
乾嘉学术成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乾嘉学术的发达是多种因素所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数千年来文献典籍讹谬相传,非校勘不可卒读;乾嘉学者以校理群籍、恢复传统文化为己任,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从而构成乾嘉学术的特殊价值和人才主体;同时,这一时期小学、目录、版本、校勘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乾嘉学者实事求是的学风、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深厚的家学师承渊源、清廷佑文政策等,都是导致乾嘉学术全盛的重要原因。本文也承认清廷文字之狱在客观上对乾嘉学术有一定的作用,但又认为文字之狱并不是造成乾嘉学术全盛的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芝加哥大学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一流的学术和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世人所敬仰.芝加哥大学学术带头人制度具有鲜明的芝大特色,为芝加哥大学建设高水平学术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研究芝加哥大学学术带头人制度,提出改善我国学术带头人发展的措施,期望为我国学术带头人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依据芝加哥大学官网教务长办公室所提供的信息,从该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跨学科研究发展,突出学科交叉以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知识转化和知识生产模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理性行为理论对我国42所首轮"双一流"高校的学者跨学科研究行为进行分析。同时研究结合跨学科特征的层次,分析不同的跨学科研究策略。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者跨学科行为的主要推动因素为学者的跨学科背景以及学者自主的探索意愿,而跨学科平台组织与项目制度支持仅有微弱作用;具体到跨学科策略,其主要受制于学科特性,人才培养和与学术共同体的交流活动、职称评定以及绩效激励更多地推动文献综述等浅层的跨学科行为,而跨学科平台组建和项目制度将促进研究方法与理论方面的跨学科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