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12起城管冲突事件微博讨论的案例比较与文本分析发现,冲突性事件的网络能见度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但在具体事件上仍差别明显;影响冲突性事件网络能见度的主导因素,不再是冲突的性质和烈度,而是事件相关主体的话语策略和网络介入程度,网络大V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另外,线下抗争表演与线上话语建构的持续互动也是提升冲突性事件网络能见度的重要因素。冲突性事件网络能见度主导因素的这种变化,实则是转型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网络事件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当前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预警、控制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事件往往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关键诱因,其传播和讨论对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半自动方法自动采集大量网络事件案例相关信息,包括网络事件的发展、传播过程和相关网络文献,建立网络事件案例库,开发了对案例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聚类和信息计量等分析工具,并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以网路事件案例库为支撑,本文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要素和传播规律,探讨了网络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引导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介的发展重构了社会传播生态。在泛众传播语境下,作为共识性仪式的传统媒介事件让位于作为冲突性实践的网络公共事件,探索新的共识凝聚方式被提上议程。本文认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常态化并不代表共识基础的完全丧失,原本由传统媒介事件提供的仪式整合功能可以在公众一致性的话语实践中重新实现。为了实现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社会认同重构,应当从话语争夺、多方协作、培育"公共理性"等思路出发对公众展开话语引导。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群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平台与渠道作用,危机事件被迅速和广泛地传播,影响被成倍放大.影响网络社群危机信息传播的因素很多:危机事件类型及其与人们切身利益的相关度、危机信息的不确定性、网络社群的人群结构及信息结构特征、网络社群群体的行为及认知等.分析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可为危机信息决策者制定危机信息传播的应对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李静  谢耘耕 《新闻界》2020,(2):37-45
本文基于2010-2018年10600起舆情事件,考察了事件本身属性、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及政府干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多元分层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1.环境和文化体育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高,反腐倡廉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低;因为大型活动和科技发现引发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2.由传统媒体、网络新闻首次曝光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3.出现第三方、网络谣言、网络动员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意见领袖的出现对网络舆情热度没有显著影响;网民舆论倾向性非常正面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4.网络舆情事件中如果国家部委进行了干预,则舆情热度较高;政府干预的时效性越差,网络舆情热度越高;政府采用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利用对外公告或文件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政府干预级数与网络舆情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公共事件的发生本身就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公共事件的传播管理非常重要.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化越来越快.网络成为了快速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公共事件的传播.网络传播具有灵活性、互动性和自由性,对于某一公共事件,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自由的传播,这导致网络公共事件的传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净化网络环境,使得网络公共事件的传播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都将是未来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迅速、扩散性强、互动性强、难以控制、意见领袖作用明显、容易出现极化现象和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等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经历孕育、扩散、高潮和解决四个阶段,谣言对事件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形成开放性对话机制、进行危机议题管理和信息发布等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影响巨大,伴随它产生的网络虚拟社区的舆论对其发展和解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研究虚拟社区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生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合理引导网络舆论,促使虚拟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指出社会事件网络传播历经潜伏期、膨胀期、高峰期和消退期,主要在前三个时期会受到驱动因素的影响。网络用户激愤情绪是社会事件网络传播的表面驱动因素,表面驱动因素在核心驱动因素——事件基本属性和政府对事件的处理状况的作用下形成。社会事件网络传播机制体现了信息生态的基本思想——系统、平衡、动态和人本。通过对驱动因素、驱动点、驱动路径的解析,得出社会事件在社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事件报道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身份叙事倾向,报道重点从冲突事件本身转向了当事人社会身份,进而把普通的新闻事件演变成社会公共舆论事件.这种报道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际隔阂和社会关系的断裂,不利于发挥媒体的社会协调功能,反而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给建构和谐社会关系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权力的概念,对图书馆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及各类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冲突存在的意义和如何协调各类权力冲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3.
14.
ABSTRACT

Many librarians are called upon to supervise employees and manage conflict situations, yet most lack meaningful training in and knowledge of conflict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conflict dynamics, conflict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s. The article is followed by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important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5.
<正>初登庐山的记忆庐山,如今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历史与文化名录中的一座世界级的名山,每年接待国内外上百万的游客。可是,五六十年前的庐山,却完全不一样,首先是上山的路,"自古庐山多险道,攀云登雾好汉坡。"那时候,绝大多数专程到庐山避暑的客人,是从长江的中下游,像武汉、上海、南京等地,以及赣江中游的省城南昌乘舟而来,踏上九江市码头,然后乘交通工具到庐山脚下的莲花洞,沿着蜿蜒崎岖的麻石小道,  相似文献   

16.
数字作品版权利益冲突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数字作品版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严重冲突问题,从法律伦理的角度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几种操作性较强的、切合实际需要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权利冲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权利是指在信息源—图书馆—信息受众的信息资源流动过程中三方权 利的制衡关系。图书馆权利包括信息源权利、图书馆自身权利、受众权利三部分内容。 权利冲突集中体现在受众接受信息和接受服务的两个过程中。通过对图书馆权利冲突的 内涵外延、问题实质、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的分析,揭示图书馆权利冲突的特殊性、复 杂性和多角度性,从而思考如何真正解决图书馆各方权利冲突的问题,以期为图书馆事 业打造一个真正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8.
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网络群体事件类型的复杂。网络群体事件往往有着同一种精神内核,即抗争。根据抗争的主体与客体的不同,网络群体事件具有四种不同的社会表征。对其各种标本的类型分析表明,它们大多可以被解析为性质迥然不同的法律或社会行为。因此,在定性网络群体事件时,不宜用行为失控、行为失当来标签,而应该用社会失范为其作阐释,并藉此形成科学的治理观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分析典型的风险事件,为科学规制图书馆发展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案例分析、文献调研方法,以图书馆发展的关键风险因素为基础,研究了风险事件的形成及相关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结论/发现]资源、用户、服务、管理、环境是形成图书馆发展风险的关键因素,风险因素的关联、叠加、迭代变化可能导致风险的放大、扩散和突变等效应,引发风险事件。[创新/价值]分析了图书馆发展风险事件的形成机理;面向未来发展,提出防范图书馆发展风险的规制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冲突与期盼--图书馆实践与著作权冲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图书馆实践角度陈述了图书馆业务工作和图书馆服务与著作权冲突;分析了二者冲突是由图书馆代表的社会公众利益与著作权法保护的著作权人利益这一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最后提出,为化解冲突、实现利益平衡,图书馆积极应对、努力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