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樱花”意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樱花纳入文学与文化的视野加以考察分析,发现中日两国文学作品中的“樱花”意象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中国的“樱花”意象是樱桃文学大力发展下的产物;而日本的“樱花”意象则有其自身发展的源头,虽然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很快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中日两国诗人对樱桃、樱树和樱花、樱桃花的认识与分类都是模糊的。而两国诗人对此意象的不同处理,又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审美。  相似文献   

2.
单机游戏时代的对战平台和网络游戏时代下的私服,都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盗版游戏软件的使用者得以规避游戏开发商所设置的著作权保护技术措施.二者事实上构成对游戏开发商著作权的侵犯.文章从相关案例入手,阐释了对战平台和私服的含义、性质,分析了中美两国关于网络游戏中对战平台和私服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以及两国对此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每月一题     
汪红光 《教师博览》2006,(11):29-29
A国和B国从前有两个相邻的A国和B国,关系很好,货币可以通用,后来两国发生了矛盾,A国国王下令:B国的一百元只能购买A国的八十元货物。B国的国王也下令:A国的一百元只能购买B国的八十元货物。结果有个聪明人利用这个机会发了大财,他是怎样做的?每月一题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国家以外交、武力手段对中日认同的传统世界秩序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冲击。中日对此分别做出了回应:清朝中央政府固守朝贡体制,广东地方政府作了初步变通,而日本幕府则摇摆不定;中国知识阶层开始重新关注西方世界,但日本知识阶层认识西方世界的著作更多、水平更高,并抨击幕府的锁国政策。中日对西方的不同态度影响了此后两国历史的发展,并预示了19世纪中叶两国开国之后将走上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印经济改革比较及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印度两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内容与结果也有许多惊人共同特征,但两国因经济改革的力度、路径与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两国经济类型转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比较两国的经济改革,找出异同,分析两国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成因,揭示两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两国互相学习,加强合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德日两国在对待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上的态度迥异的原因:1、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2、两国的宗教道德传统不同;3、战后对德日的不同处置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4、战后两国建立的政权基础不同导致其对战争罪责的反省不同;5、战后两国对侵略战争的社会教育存在较大差异;6、两国对其周边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感不同;7、战后两国所处的地缘政治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7.
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历史学科因其德育素材的具体性和生动性特点在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中美两国的历史教育对此都比较重视,但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经历,特别是价值体系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两国中学历史学科的德育目标在内容、形式、着眼点等方面虽有相同之处。也有诸多的不同。本文从分析两国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就其中德育目标的内容和实施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吴佩娟 《考试周刊》2011,(33):26-28
中国和印度两国山水相连,国情相似,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选择,其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相差甚远。《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这本书以时间为脉络,着重分析两国的文化差异对两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沿路风光     
在加拿大温哥华岛南端与北美大陆接壤之际,有一片岛屿群.美、加两国对此命名不同,但都把这里当做是一方乐园.Brad和妻子更是喜欢驾船至此,游览这里的万千风致.  相似文献   

10.
皮卡车在中、美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一个备受歧视,处境尴尬,一个广受喜爱,独领风骚。皮卡迥异的处境折射出两个国家不同的国情、认知习惯和生活方式。从社会学角度解读这一差异,人们就会对此有更理性、深刻的反思,也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的本科课程改革经历了不同的过程,但目前两国的本科课程改革都受到了美国一般教育(General Education,即通识教育)模式的极大影响。本科课程改革不是一个单纯引入特定模式的改革,相反,如何在重视本国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一般教育模式,形成符合本国国情的独特模式是中日两国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联共(布)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多数派坚持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反对派则否认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两派虽然都阐述了一些正确观点,但总的说来,他们都各执己见、各走极端,都没有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得出的结论都偏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问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独立前的印度和解放前的中国各方面情况大体相似,同是位于亚洲,都是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同处经济不发达状态,又同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二次大战后,陆续摆脱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此后,两国却走上不同的道路,印度是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却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领导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独立后两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命运,走上不同的道路呢?对此,本文试作一浅析。由于对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问题已发表了不少文章,并且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这里着重对印度为什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做一初步探讨。可以从两  相似文献   

14.
王梦莹 《考试周刊》2014,(68):28-29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韩两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渐增多,两国人民对中韩两种语言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对此,本文将以在两国语言中使用率较高的合成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构成方法,找出差异之处,使两国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合成形容词的构成及使用,更为准确地将其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相似文献   

15.
中美两国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为了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深入探讨两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探析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仁爱思想在一些方面的异同,这有助于增强对此两种文化内涵的感悟力,也有助于两国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两种文化价值观的精华部分得到进一步发扬。  相似文献   

16.
审美具有民族性,体现在宗教、文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民族传承下不同的文化,久而久之造就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视野。尽管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同出于东方一源,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本土需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美学观。本文试以"恩情"一词为例,从审美定义、审美表现等方面阐述两国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审美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日本的近代文学作品大都围绕着个性自由和社会解放的主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从两国近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分析:追求自我成长和分析社会问题的主题一直都表现得此消彼长。在考察中日两国近代文学的主题走向时,需要同时分析两国的历史问题、传统文化、政治变迁、和两国文学家不同的命运观和价值观。中日近代文学都是以批判儒家思想对人性的扼杀为最初主题的,但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体制和传统思想也为共处于新旧交替的两国知识分子赋予了不同的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比较美国和我国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发现两国的科学教学存在显著差异,显示出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笔者试以《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教案为例,对此作初步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屈涛 《家教指南》2003,(2):29-41
《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艺术瑰宝 ,台湾学者李霖灿先生、李玉珉教授等对此图卷孜孜研究 ,本文依据大量资料 ,论述了台湾两代学人对《梵像卷》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同为侵略国、战败国,但战后两国在对待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上的态度却有天壤之别,形成了鲜明对照。一、战胜国对德日的占领方式不同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