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项与西夏题记主要由墙壁题记、木质题记、瓷器题记、银铜器题记、丝麻织品题记等部分组成,它是“中国藏西夏文献”的特色所在,为研究西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国名、纪年、语言文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末期,党项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起初,党项役属于吐谷浑,党项各部在吐谷浑的控制之下,为了自身的利益,曾对中原王朝西北边地不断出兵侵扰;随着中原北周、隋和唐等王朝对吐谷浑军事打击的加强,吐谷浑对党项的控制日渐减弱;党项各部又为了自身的生存及发展,开始离弱附强,摆脱了被吐谷浑役属的地位而归附中原王朝,这在唐王朝时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金与西夏是11至13世纪初期在中国大地上与宋辽等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在两个国家长达一百一十多年的并立中,双方的外交关系先后经历了对抗时期、八十多年的和平时期、十多年的战争时期,以及重修旧好这几个阶段.他们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推动了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界有关陕北党项民族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风俗文化等方面。其中对早期党项族发展、榷场贸易、沿边蕃部的争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对陕北地区的地方建制、经济发展状况、建筑、丧葬、服饰、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炎帝·宕昌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宕昌羌,历史极为永久,宕昌羌早在远古时就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族团,这与炎帝的直接教化有密切关系。文章从多角度对古羌人领袖的出生、成长地,以及与之有关的族团活动和战事,宕昌羌的生活习俗、历史地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夏姓氏dyu1dyu1是中原史书中"茹茹"一词的对音,这意味着西夏境内存在古柔然人的后裔。文章对西夏以及中原文献中"茹茹"和"柔然"的语源关系做了尝试性的解释,并根据阿尔泰语言的情况提出"柔然"nyunyen是"茹茹"nyunyu的属格形式。  相似文献   

7.
宕昌羌人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宕昌新石器时代的民族考古主要是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宕昌羌人在商周时期跟随武王灭商,为秦汉西羌的一支,汉建羌道,晋度;晋朝建立羌人政权-宕昌国,北周灭国建宕州。明清将西羌改称西番,清晚期至民国划分为藏。现代意义上的藏语实际就是古羌语的延续;羌是藏的前身。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身世与族属是个迷,这个迷团李白本人没有解开,千百年来虽有众多学者试图弄清楚,却还是没有定论。本文通过考证认为,李白为氐羌后裔。李白因受封建社会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影响,又避李广孙李陵讳和受"隋末多难"牵连而隐瞒自己民族成份,但他在个人传记和作品中又不断地抒发自己的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9.
西汉一代,与羌人关系最密切的要数赵充国,因而研究赵充国的治羌业绩,能更好地认识汉羌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汉书》的记载,详细叙述了赵充国与羌人发生关系的一系列基本史实,指出了赵充国治羌政策取得成功的原因、其治羌的功绩以及其突出贡献的屯田奏实施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唐代剑南道羌人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部及西北部,包括党项羌、白兰羌、以及西山诸羌。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最开放的时期,统治者摒弃"贵中华,贱戎狄"之观念,胸怀"华夷一家"之心,对周边他族文化兼收并蓄。为了更好地治理边疆地区的边民,唐朝通过武力征服,继而设置都督府、羁縻州对边地实施有效管理,对剑南道的羌人亦不例外。与此同时,还建置军事方镇,戍边镇防,防止吐蕃、南诏对剑南道的蚕食,并与之争夺羌人势力,以此达到交战双方军事力量的平衡,从而巩固唐朝之西南边陲。  相似文献   

11.
韩琦根据宋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对西夏的策略,先后提出攻、守、和三策。韩琦无论是主和,还是主守、主攻,都是为了保境安民,以实力遏制西夏的侵优,维护北宋的尊严和宋夏之间的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12.
在西夏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党项族作为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其民间艺术品以及雕塑绘画品都具有显著的特色。不仅体现了西夏文化丰富的艺术内涵,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大都认为中国佛教发展到宋代就开始转向衰落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经济化的发展,宋代佛教经过自我调适,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有其自身的标志和特点。“衰落”论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4.
与中原王朝北宋、南宋、辽、金鼎足而立的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与中原王朝的频繁接触,相互往来,儒学对西夏党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植根于农业社会土壤中的儒家思想文化具有稳定、和谐、整体化的发展模式和强烈的辐射渗透力,对于由单纯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的党项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儒学在西夏党项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羌族因其特殊的历史、生活变迁、独特的居住环境以及受生产生活等的制约,逐渐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释比和以释比为代表的释比文化。笔者通过对羌族释比及释比文化的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羌族释比文化的发展历史,以期为羌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先秦文其实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正是羌族。由羌族先民创造的华夏文化,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成起到不可替代的绝对性的贡献。汉族是在不断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整合各个民族的过程中,由最早的极少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主体民族。岷州是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羌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中的发展阶级,它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十六国时期以羌族为主导建立的后秦政权,其初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社会稳定、恢复生产的措施,所以在姚兴执政的前十多年间,即公元四、五世纪交替之际,成为十六国后期入主中原的诸少数民族政权中的较为强盛者。但姚兴执政后期,沉溺佛教,有碍于政;加之朝臣频乱,内部不稳,故刘裕一朝北伐,后秦终致败亡。  相似文献   

18.
石崇拜是初民社会中自然崇拜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有关大禹及其子启的神话传说中显示出与石崇拜的密切关系,传说大禹降生与石有关,大禹与石崇拜的外在及内在联系说明禹为石的后代,禹乃石所衍生。现今羌族仍盛行白石崇拜,联系到有关禹与启相关石崇拜的记载与遗迹,便不难看出禹与羌确实有着族源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韩琦,北宋中期朝廷重臣,他一生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在朝为相长达10年之久,在北宋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御夏战争是韩琦所参与的政治活动中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韩琦在这场战争犯有重大错误,而对韩琦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认识不足.事实上,韩琦在这场战争中既有错误,又为结束这场战争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