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将孔子当成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是以其一生的行为和思想为依据的。在此基础上,孔子所创立的伦理学即政治伦理学,通常称之为“德政”;他培育的“英才”即是以政治家为标准的,其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而不能将其看成是普通教育。孔子将人生的全部心血倾注于政治或“天下”,创立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文化,他的生命是完整而灿烂的。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政治家,他那充满矛盾的复杂的政治个性既与其天生气质和早年经历有关,更是由春秋时代诡谲多变的政治气候和孔子独特的政治实践所造就的。孔子的政治个性对其政治生涯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促使他积极入世,奔走列国,游说诸侯实行仁政;另一方面,导致他在政治上遭到了多次挫折。  相似文献   

3.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早期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注重实际,从人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是其政治思想的一个特点.认为国家的根本问题就是统治权,政治就是权力.围绕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而创立的权力观,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和平是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政治伦理是20世纪以来全球化产生的一个普遍性概念。勒维纳斯创立的正是这样一个基于伦理学的哲学范畴体系。尽管勒维纳斯"他者"的伦理建构对意识哲学批判不够彻底,其所指涉的伦理学思想却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视野,对于我国德育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的思想对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他的思想最主要就体现在《论语》这一部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中。而《季氏将伐颛臾》又是《论语》中能够比较清晰地解释孔子的思想政治观点、表现其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凸现其伟大人格、展示其雄辩口才的重要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古哲先贤,儒家思想文化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之一,在政治、宗法和教育等各方面,对历史、现代和未来都曾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这座大厦顶上的明珠,在孔子整个思想文化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孔子伦理思想不是作为自然本体附属的伦理学、社会伦理学或政治伦理学,更不是伦理文化的产物,而是以基本的经验世界为本源的生存世界,而伦理生存则是首要的、根本的存在方式,把善的理想价值与人的本真存在有机地统一起来。孔子参悟本源与完善理想人格的方法是多元的。如果将孔子的伦理思想与海德格尔"原始伦理学"相比较,不难发现孔子的基本的经验世界超越了海德格尔的"自然本体","走"到了后现代。这一视野,对于拓宽孔子伦理思想研究的思路,促进当代伦理学的学科建设都是有积极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学问渊博,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创立儒家学派,成为一位民族文化的巨人,孔子的言行著述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闪现着悠久而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孔子作为毕生从事教育活动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仍对当今成人教育理论有所启迪。一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如何从这巨大宝库中吮吸其精华,充实我们的思想,完善我们的理论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对孔子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归纳。1.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政治家,孔子显然是失败的.他的“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在日渐衰微的社会里。在纷争日益的各诸侯间,道德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没落.无法挽救一个清明的社会.致使他“累累若丧家之狗”.疲惫地奔走于各诸侯国间而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抱负。但是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无疑是成功的,门人三千,贤能者七十二人,他们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却无怨无悔。是怎样的一种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弟子的呢?  相似文献   

10.
秦始皇是中华帝制的缔造者,他创立"皇帝"名号,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主张以"法令"治国并且统一臣民的言行思想.秦始皇的政治思维以"一"为典型特征,秦制便是对"一"政治理念在组织制度上的实现.秦始皇推崇法家却未独任法家,他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先秦各派政治思想综合利用.从历史发展轨迹看,秦始皇是先秦政治思想和制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蒋经国在苏联的生活经历,从其所受的儒家教育、赴苏联时的年龄与阅历、理想化与“罗曼主义”化、苏联当局及王明等人对其不信任态度、国民党的本质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蒋经国政治思想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良心是与他的创作冲动相伴相生的.与作者的其他历史剧和悲剧相比,<麦克白>对政治的审视更微观、具体,它透视了"政治动物"非常"政治"的心.历来的莎学者较少注意到<麦克白>作为政治悲剧的分量,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论者下意识地将政治与道德(善恶)斗争划上等号,忽视了文学中政治话题的独特认知价值.<麦克白>中深藏着非常有颠覆性的政治信息,它不动声色地展示了封建政治血腥与虚伪的本质.封建政权的支柱之一是它特有的话语系统.在由封建王权所主导的话语系统中,野心就是罪孽,麦克白因而被贴上了恶魔的标签.  相似文献   

13.
由博返约的治学门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偏重人文的治学内容,叩其两端的治学方法.述而不作的著述方式,由学而思而行的治学过程.好学乐学、不耻下问的治学精神表明孔子的治学思想同其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同时,孔子的为学思想还具有中庸性。在孔子那里为人重于为政重于为学,发展到后世儒家,便是道统重于政统重于学统。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专业课程教学主渠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该文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授课要点及课程思政映射融入教学方式、特色案例的实践策略,探讨工程建设管理类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健全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洁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4):49-55,65
在20世纪初期的尊孔与反孔思潮中,有人激烈地提出"打倒孔家店",也有人固执地要把孔教定为国教来供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李大钊对有关孔子及其学说的态度并没有偏激到这两个极端。就现有文本资料来看,他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论述和评价有抑有扬、有褒有贬,而没有简单地片面地全盘否定或盲目地纯粹地肯定。李大钊在政治上不遗余力地积极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同那些抬出孔子作为护身符来维护专制统治的言行展开了猛烈斗争;同时,他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对孔子及其思想进行了辩证分析。他认为孔子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存在,即春秋时期真实存在过的孔子和被后世一再"解喻"的历史上的孔子。李大钊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孔子有着不同的分析和认识,并予以不同的评价。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是合理的,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经邦治国的儒术地位非常突出,因而,在中国文化史土,创立起在实用人文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伦理-语文教育”三位一体化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语文教育带有强烈的政治实用性,要求语文教育必须无条件地为社会现实服务,政治实用即为教育之本。  相似文献   

17.
培养特定政治制度所要求的、具有适应和参与一定政治生活的政治素质的人,使他们能按照特定社会的“主流政治”的要求去思考和行动是当今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探讨法制教育的三大政治教育功能,说明法制教育可以通过揭示法律和政治的特殊关系,使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理解法律对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问题有协调、规范和解决的作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政治生活,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政以德"语出孔子,为其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并逐渐演义为以重民主义、教化主义、德本主义、人治主义等为其特征的儒家"德治"理论.在当今"以法治国"的新时代中,重新解读远古的"德治",汲取其精髓,借鉴其教训、扬弃其讹误,应是理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亦是经世治国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