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律师隐身"指同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以公民身份充任本所另一律师代理案件中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本文从律师能否隐身入手,否定了律师隐身的理由,并从律师的隐身衣--"公民身份"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代理制度--大众化代理的现状和原因,提出应该建立以强制律师代理为主,有条件的实施其他代理为辅的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律师制度是一国法律制度的体现,作为中国律师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将中美两国律师制度相比较,便会发现我国的律师制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转型期试验性的产物,我国的公职律师存在观念陈旧、身份不明等先天缺陷。《律师法》颁布以后,"公职律师"的合法性问题凸现。应按照法治理念,依法建立统一的现代律师制度,尽早终结"公职律师"试点,彰显政府的平等意识、服务意识与权利保障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让律师享有了介入侦查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律师的法律地位和身份。此次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身份和地位,增加了辩护人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规定,健全了侦查阶段法律援助制度,从而完善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介入刑事诉讼。并规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活动,但规定过粗,难以操作。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身份,并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活动进行了种种限制,难以发挥律师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律师调查取证权是当事人最基本的程序性权利之一。我国律师在侦查阶段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没有法律保障,申请调查取证的权利难以实现。完善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调查取证权制度,应当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申请辩护人身份的权利,完善立案侦查阶段检察机关(或法院)监督制度,以保障确立以律师独立调查取证和申请侦查机关取证并行、律师有权申请检察机关或法院以保障其调查取证权得以实现的基本程序制度,赋予律师与犯罪嫌疑人完全的会见权和通信自由,以及一定范围的在场权。赋予律师享有程序性调查取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我国<律师法>对律师职业定位的不科学及中国法制制度不完善的阻碍,使得律师的作用在现实中难以发挥.笔者认为律师的职业定位为: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达到完善法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应定位于广义辩护人,而且应有效地保护其会见权;在起诉阶段应有广泛的阅卷权和平等的调童取证权;在审判阶段应重视辩护材料和赋予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  相似文献   

9.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诉讼权利,就是民事诉讼的任何当事人都有权委托1—2个代理人进行诉讼,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身份的人做为诉讼代理人,亦可以委托没有律师执照而以公民的身份的人做为诉讼代理人,作为公民身份的诉讼,代理人包执括:当事人的近亲属,社会团体,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它公民。实践中,人们通常称之为公民代理。我国对代理人范围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兼职律师是指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取得了律师资格,但又不能脱离本职只能兼做律师工作的人员。随着我国律师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兼职律师的有关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我们不敢苟同取消兼职律师的观点,谨对我国兼职律师存在的必要性作一概论。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律师业地区发展不平衡,律师制度不能保障律师充分发挥作用,律师政治地位低,致使律师的作用十分有限。在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中国律师怎么办,国家设置什么样的律师制度指导律师发展,是急待我们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把我国建成民主法制健全的国家,就应该考虑吸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改变目前不利于律师业发展的现状,健全完善中国的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律师代理制度立法缺失导致的法治环境混乱出发,引入对在我国建立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思考。首先,深入剖析诉讼专业化和强制律师代理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然后,从强制律师代理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意义,证明其制度必要性。继而,从各国的立法实践和我国的制度基础出发,探讨该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再者,从实证主义角度出发,设计如何在我国系统地构建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最后,建议从立法上建立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法官和律师同为法律人,有着共同的知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维、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追求,都应该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仅仅是在社会上的分工不同、占据的社会资源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了具体差异。法官和律师都要恪守从业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建立彼此尊重、和而不同的司法理念,以自身点滴的言行影响并引导民众学会对法律的敬畏,在每一件平凡琐碎的纠纷处理中学会彼此互敬。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已制定的法律得到贯彻执行,并且促进立法进步,才能使“依法治国”最终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实现法治中国、法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外几种法律援助模式的比较和利弊分析,对我国混合式的法律援助模式进行了思考,试图探寻一条将专职律师与社会律师进行整合,共同实施法律援助服务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法官和律师同为法律人,有着共同的知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维、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追求,都应该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仅仅是在社会上的分工不同、占据的社会资源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了具体差异。法官和律师都要恪守从业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建立彼此尊重、和而不同的司法理念,以自身点滴的言行影响并引导民众学会对法律的敬畏,在每一件平凡琐碎的纠纷处理中学会彼此互敬。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已制定的法律得到贯彻执行,并且促进立法进步,才能使"依法治国"最终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实现法治中国、法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视野的马克思公正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是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用和地位、行为和回报之间相平衡的关系。实现社会公正是马克思思想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发展和平等生存是社会公正的本质规定,应然公正与实然公正相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实践原则,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实现途径。马克思的公正思想对我们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波斯纳既是大法官,又是大法学家;既高产,又优产。波斯纳所信奉的实用主义法学并非主流,但波斯纳的学术地位堪称一流。张力与调和是波斯纳法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同时波斯纳又具有超强的修辞表述能力,这就使波斯纳的著作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古代法中的“亲属相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各国的证据秘密保护制度异曲同工,反映了自然法的思想。但在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中,把知情人如实作证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亲人之间也不得免除这种义务。本文浅略地对这一法律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法律理念的差别做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中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历程,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律师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作用。中国的律师制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改革重点上,应注意发挥律师制度的政治功能;发展方向上,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服务方式上,应积极促进律师的专业化分工;执业环境上,应建立规范健全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