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辜朝刚 《广西教育》2008,(26):50-50
课改的中学音乐教材内容精彩纷呈,有高雅的古典音乐,有深沉的严肃音乐,还有富于现代气息的流行音乐。我们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不应一味地反对一切流行音乐。因为十几岁的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性格形成,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富有青春活力,很想接触时尚、流行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雅乐和俗乐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音乐史的核心问题。本文遵循音乐史的发展规律,着重从音乐的娱乐、政治功用等方面来研究从周乐到汉乐的雅俗变化问题。从而总结出在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处于哪个历史地期,雅衰俗兴或雅兴俗衰,民间音乐始终是一切音乐发展的基础和主流。  相似文献   

3.
雅俗有别是中国文化、文学史上客观存在的事实,"五四"以前,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系统内部上层统治阶级主流文化和下层民间大众文化的分别;"五四"之后,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对立。在近现代上海,由于以商业性为主要特征的市民文化市场的形成和繁荣,梁启超等人本着"新民"目的发动的"小说界革命"虽抬高了小说的地位,却并没有获得"政治小说"的成功,反而促进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古典音乐,这一具有持久价值的音乐,与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及其关系做了阐述,并进一步对两者是可以融合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提出了大学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几个重要方面和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实现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的三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们只有将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置于历史的、世界的大背景下,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近年音乐文化的层次、风格,探讨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之间交互影响渗透的关系,回顾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才可能提出和把握以传统为源头,以世界为舞台,创造新的既具民族精神又能溶于世界文化潮流的新的中国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社会中,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彰显出来,教师也在追求更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道路上不断前进。教师可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以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转型期大众音乐格局中新潮音乐消退、严肃音乐失尊和流行音乐超重的失衡现象进行了社会——历史层面的分析,认为大众音乐格局的合理有序化在于文化策略的宏观控制和主体文化选择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冀艺 《考试周刊》2010,(57):236-237
音乐欣赏课可以通过如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因材施教也要因人施教,将流行音乐"请"进课堂;用流行音乐推动古典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通俗的艺术语言进行音乐教育;精心延伸现有教材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存在于现今大多数学生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与现行音乐教材的采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通行的中学音乐教材,其内容多为介绍音乐基本知识以及广为传诵的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由于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同当今的信息社会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成为学生不愿意上音乐课的一大主因。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中,虽然学生很喜欢唱歌,但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音乐,更没有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彩的导入、有趣的情境以及丰富的活动来进行教学,把学生的耳朵叫醒,师生一起共赏音乐。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人们把它称之为“成语”。汉语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它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用短短的四个字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运用成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深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课上,每当讲到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时,学生有点爱答不理的,精神也有些萎靡不振;而当说起流行音乐时,学生们便是滔滔不绝、神采飞扬。流行音乐比较贴近生活,传媒的宣传使流行音乐传播的速度又快又广,深得中小学生的宠爱。在艺术节展演中,  相似文献   

13.
雅乐和俗乐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音乐史的核心问题.本文遵循音乐史的发展规律,着重从音乐的娱乐、政治功用等方面来研究从周乐到汉乐的雅俗变化问题.从而总结出在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处于哪个历史地期,雅衰俗兴或雅兴俗衰,民间音乐始终是一切音乐发展的基础和主流.  相似文献   

14.
一、一次意外的课堂教学效果高中音乐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与无奈,就是学生热衷于听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而对于教材上的音乐大都缺乏热情与兴趣,当提及民间歌曲时学生们更是不屑,认为是很老土、很落伍的那种音乐。为了让学生们多了解民歌、喜欢民歌,老师们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5.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文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位于黄河首曲,地域辽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个性,使其民间音乐在原有传统藏族音乐的基础上得以升华和提炼,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及其文化。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民间音乐文化特性的分析研究,阐述其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目标提出独到见解。这些珍贵的民间音乐是历代玛曲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晶,也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使玛曲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永续利用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16.
干小倩  徐华 《文教资料》2007,(32):41-43
传统的"雅俗共赏"观在电视艺术的具体实践中,往往成为很难调和的问题。将"雅"、"俗"放置于个体与类的生命历程中思考,将其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两个阶段,一种"生命的超越与回归"式的轮回,那么我们就能够不再拘于"雅俗必须共赏",而开拓出一个新的视野来研究当代中国电视艺术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李姣凡 《儿童音乐》2007,(10):71-74
教材: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一课时(第一单元)一、教材分析:《让世界充满爱》是由陈哲、小林、王建、郭峰、孙铭作词,郭峰作曲的一首歌曲。作品包括器乐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它的音调、节奏在保持民族语言特色的同时,借鉴了国际流行乐坛的成功经验。这首歌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重大题材的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浙江江南丝竹音乐流传地是在浙西还是在浙北,本文通过史实及相关的文献来阐述。浙江江南丝竹流传在浙西主要有下列著作中提及:1、【上海民间器乐曲选集】(上海群众艺术馆编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1页)所谓丝竹,原是指流行于苏南、浙西一带的一种民间器乐。2、【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356页)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区的丝竹乐。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长期的班级组织生活中,共同磨合、彼此适应和积极建构,从而形成的集体认同并遵循的班级价值观与行为标准体系。在初中教育阶段,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正面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和谐美好、欣欣向荣的班集体中找准个人位置,发挥个人作用。班级文化建设需遵循“以人为本”“特色鲜明”与“循序渐进”的原则,与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绑定,构筑有机的文化体系。文章结合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展开讨论,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3,(10):99-99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幼儿的关爱从未间断。继承前人意志,秉承百年家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使命与责任,作为百年民族品牌企业的上海家化,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和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