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在炎热的夏天,常被闷在屋里接受妈妈的“淑女训练”,于是,极羡慕那些上房上树的男孩子。一有时间,我就跑到后院,上树捉虫。后来,妈妈不再训练我了,千方百计地把我骗进书房,我在里面一呆就到了现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坏毛病———粗心,就因为这个毛病,我常常闹笑话。考语文的时候,我把“玲珑”的“珑”字右半部“龙”写成了“尤其”的“尤”,“拔草”的“拔”忘写了右边的那一点,结果应该到手的第一名飞了。作文课上,我想写“外面下雨,妈妈带我上街买凉鞋”,我一粗心却把“外面下雨”写成“外面下面”,把“上街”写成“上树”,结果变成了“外面下面,妈妈带我上树买凉鞋。”下课了,同学们都围着我边笑边喊:“外面下面了!”在生活上,我也很粗心。有一次,我听说爸爸妈妈要去县里买东西,我也想去。可第二天我起来晚了,我不忍心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匆匆…  相似文献   

3.
松鼠和鼯鼠     
松鼠在鼯鼠家做客,鼯鼠得意地对松鼠说:“你会几种本领?”松鼠诚实地回答:“我只会上树,在树上奔跑!”  相似文献   

4.
你会上树吗     
那天,爱读书的娟突然问我:你会上树吗?怎么啦?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现在的孩子不上树》,写得挺好,还说上树和玩泥巴被专家和名人列为经典的传统游戏。你见过现在的孩子上树吗?  相似文献   

5.
改变性格记     
我,是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开朗的性格赋予我活力,从小就会上树爬墙,到了初中依然如故地上纵下跳,顽性不改,永远参不透应该是女孩座右铭的“温柔似水”的含义。长大了,从书上我逐渐熟悉了“文静”、“温文尔雅”一类词,认识到许多内向的女孩因为极具个性,让  相似文献   

6.
乐兵 《师道》2007,(1):6-6
自师范毕业走上教学岗位后,我已“转战”了三所小学,送走了三届毕业班,且接手的全是青一色的“差班”。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愿意带“差班”,当我告诉他们我曾经也是差生时,他们惊愕不已。小时候,我性情顽劣:下水摸鱼,上树掏鸟,偷瓜摘枣,扒吃刚下地的花生种,掐断田里金灿灿的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优化育人环境,创造学习氛围,培养特长学生、狠抓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达到此目的,我在队会上想“点子”,在生活中“找方子”,在管理上要“严”字,在总结上“下功夫”.在奖励上树“样子”。使班级工作收到了润土育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一向胆大,爬墙上树,下河游泳,我都敢。因此,在同学眼中可算得上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汉”了,可我却怕一种动物—猪。在我8岁那年的春节,我回到奶奶家过年。奶奶住在农村,家里养了一头猪。这天,爸爸、妈妈同奶奶一起到山上给祖祖上坟去了,我独自一人留在家里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是个顽皮、活泼的男孩,每天放学回家不是上树就是爬山,伙伴们都叫我“猴头”。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绿茸茸的小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间,树木滋长出嫩芽,这正是我们玩耍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10.
在原始森林松软的枯叶上躺了足足20分钟,我才知道自己的脚脖子扭得不轻,疼痛钻心,想起来真掉价:我是入伍一年多的老兵,刚才要在新兵宝山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徒手上树功夫,不料脚底一滑摔了下来,宝山架着我这个“伤兵”加“饿汉”,一瘸一拐地沿着林间小道往回走。我们每人身背  相似文献   

11.
李英学 《中学文科》2009,(16):132-132
过去,我曾与在一起担任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同志谈论过本行的苦衷,大家都觉得报读职校的学生普遍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对教师教学恰似“抱牛上树”的现状有共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在原始森林松软的枯叶上躺了足足20分钟,我才知道自已的脚脖子扭得不轻。疼痛钻心。想起来真掉价:我是入伍一年多的老兵,刚才要在新兵宝山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徒手上树功夫,不料脚底一滑摔了下来。宝山架着我这个“伤兵”加“饿汉”.一瘸一拐地沿着林间小道往回走。我们每人身背500米电话线,一对十几斤重的脚蹬子.一部野战电话机,再加上刚  相似文献   

13.
今天,妈妈正在炒菜,培培哥哥突然问:“杨老师,今晚有什么菜呀?”“西红柿炒鸡蛋、蚂蚁上树!”妈妈大声回答。“啊?蚂蚁能吃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上 ,学生正在自由朗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 ,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老师 ,古怪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站起来问。“我认为这里是说猫的性格很特别 ,使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 ,我认为您有时候也有点古怪。”另一个学生突然这样说。“是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老师怎么古怪了?”我没有打断学生对我不明不白的评价 ,坚持让学生把话说完。“老师 ,您曾经跟我们讲过 ,您敢上树打枣 ,敢一个人走黑路 ,我觉得您很了不起。可今天早读时 ,当我们全班同学眼看着风将要把门吹得…  相似文献   

15.
前一些时间,人民日报报导了“安徽祁門县发現怪魚上树捕小島”的消息,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吉林日报等也先后登載了这一引人注意的“怪魚”消息。为了研究这种怪魚,便去信和当地政府联系,在他們的关怀帮助下,居然获得一条長二尺、重二斤許的所謂“怪魚”标本。这种“上树捕鳥的怪魚”,实际上并不是魚。而是各地动物园早已飼养着的兩栖类的“大鲵”,俗名叫做“娃娃魚”。因此,更有必要把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写出来使大家进一步認識它。  相似文献   

16.
C妈 《家教世界》2023,(Z2):16-17
<正>前段时间露营时看到隔壁一家的孩子一上午几乎都在被限制,因为是在河边,父母的关切声就没停过:不要靠近水边,不要上树,不要上坡,不要走太远……但今天我们不讨论这样做是否正确,我只想通过这件事,我想跟大家聊一个词,叫作“容错率”。什么是“容错率”?容错率,就是父母对孩子失败/犯错结果的承受度。更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某个行为,  相似文献   

17.
我的童年生活可有意思啦.由于天真幼稚,还闹过许多笑话呢!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吃晚饭时,哥哥让妈妈给他准备点馍馍,说是明天要上山打蕨菜.我一听,缠着也要随哥哥去.哥哥说:“蕨菜长在大树上,你爬不上树,怎能打蕨菜呢?要不你拿上根长棍子,用棍子在树下打吧.”  相似文献   

18.
儿时的我顽劣成性,谁家的瓜香,谁家的枣甜,我最先知道;上树掏鸟,下河摸鱼,狗从我眼前过去,我也拽它一把毛。学习成绩却是一塌糊涂,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三年级那年,期末考试成绩下来后,老师让家长在卷子上签字,我不由心惊胆战。爹娘是目不识丁的农民,爹的脾气十分暴躁,每次让他“签字”,他先是一顿拳打脚踢,然后才极不情愿地在卷子上按个手印。  相似文献   

19.
诗家文人在人们印象中是“文弱”,以为他们自小便是“温良恭俭让”的苗子。杜甫和鲁迅在青少年时期,却都是“不安分”的活动分子。都不给人以整天捧书本子的形象。杜甫《百忧集行》里回忆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枣栗熟,一日上树能几回。”鲁迅幼小即以异常活泼见称。“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许寿裳:《鲁迅年谱》)十三岁进三味书屋读书也是一个“上树”的能手。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回忆道:“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解放后,郭沫  相似文献   

20.
童年读书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人真是怪,越是不让他看的东西、不让他干的事情,他看起来、干起来越有瘾,所谓偷来的果子吃着香就是这道理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