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本身,是20世纪思想家福柯所提出的“话语权”理论的一个典型的语境。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极度的话语权”,而学生的话语权则普遍缺乏,这种现状体现了目前教学中师生权力的不平等。要回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广大教师就应为课堂教学“话语权”寻找一个平衡点,即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课堂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的、和谐的、宽容的、注重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2.
尽管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早已受到质疑和批判,但是这一教学模式仍然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普遍使用.即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材频频出现,也仍有教师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教师话语垄断课堂,学生话语受到限制;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操控着课堂的一切,貌似完成了教学任务,实则削弱了学生的话语权.如何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合理地掌控教师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课堂互动是学生积极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对课堂话语权关系把握直接影响到与学生语言互动的数量和语言质量。从学生学习知识的默契到教师引导性的互动直至学生自主性的话语权掌握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虽然教师始终是课堂话语权的掌控者,但教师应在互动中引导、扮演适宜角色,以协商等方式掌控课堂的话语。教师适时地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将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知识的能力以及积极去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中师生话语权的应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课程中,课堂话语场域是“静默”的世界。教师似乎独享课堂话语权,但教师权威更大程度上是制度性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话语权的丧失扼杀了师生的创造性,异化了师生关系,课程文本以中立者身份威慑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回归师生话语权,实现师生与课程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5.
与现实课堂不同,“虚拟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种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这里师生、生生之间更加平等。课堂的话语权从教师和少数优秀生、活跃生手中转移到全体学生的手中。平等的话语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成为可能,也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前提。“虚拟课堂”这种“大学生、小教师”的特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只有从“书面语言”到“口头语言”实现了良好的转化,就实现了“课堂语言”质的飞跃。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上具体体现出来。所以。课堂语言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听课制”为格局的传统教研制度局限了广大民间语文教师的话语权。由此一方面使得语文课堂理论的产生缺失原创精神,另一方面也阻滞了理论与日常课堂实践之间的有效流通。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改革,取决于基层教师对理论自觉反思意识与日常课堂生活情结之间的有机融合。因而,语文理论研究者应把视野投向广大的民间课堂,释放民间教师的话语权,并与他们建立起富有成效的会话与沟通,这就需要突破固有的传统教研体制,倡导以“课堂志”、“课堂叙事研究”、“课堂教学案例”为平台,从教师个体、校本、区域三个层面搭建小学语文立体、平民化的教研模式,在为广大基层语文教师提供“说自己日常课堂故事”自由话语舞台的同时,释放隐蔽在民间课堂里的小学语文原创营养,从而构建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日常实践生活,开创语文学术的新繁荣。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和话语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发展。教师话语霸权和话语暴力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而教师话语权的缺失,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会导致学生自我个性的缺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评价话语权和话语权主体意识缺失,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只有在平等的沟通氛围中,教师话语权、学生话语权均衡共存,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享知识、感情共鸣的场所,学生素质才能得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课堂社会的话语场域中,教师似乎独享课堂话语权,但正是这种表层上赋予教师的制度性话语权掩饰了教师个体话语权的丧失,教师在教育世界的实然状态是无力的“失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话语权应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实现教师与课程文本的对话,与教育研究者的对话。教师对话能力的形成需要其自身课程观和课程意识的确立,同时学校制度环境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本身,是20世纪思想家福柯所提出的话语权理论的一个典型的语境。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极度的话语权,而学生的话语权则普遍缺乏,这种现状体现了目前教学中师生权力的不平等。要回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广大教师就应为课堂教学话语权寻找一个平衡点,即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课堂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的、和谐的、宽容的、注重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1.
因教师“语言暴力”而导致的校园师生矛盾冲突案例时常发生。教师“语言暴力”给学生带来各种心理伤害.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教师心理压力过大、人文精神缺失或人格有缺陷、滥用话语权等是导致学校教师产生“语言暴力”的重要原因。学会应对压力、更新思想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师德修养、注意文明用语等是矫正“语言暴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语言交流是美的生活开始的前奏,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就不能生成情感上的交融。所以,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重要的任务。但口语交际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仍把持着话语权,课堂上很少会听见学生个体的声音;另一方面,教师虽然让学生更多地发出声音,但是这种声音太依赖书本、人云亦云、随意、无逻辑,不成结构。基于此,教师要归还学生话语权,让其自由地各抒己见,进行有目的、有重心、有结构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3.
真话语与假权威——论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堂似乎是语文教师的“殖民地”:教师既是课堂上的“话语霸主”,又是文本解读的唯一权威。究其实质,教师只不过是戴着镣铐的、用“真话语”解读文本的显性“假权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材(包括文本)是价值载体,主要体现出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教师只是传递者、重构者;文本的编者是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的“代言人”,对文本的编选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因而成为教师这个显性“课堂殖民者”背后的“隐性权威”;教师有一定的解读文本的自由度,但只能囿于编者的结论进行有限的过程解读而非结论解读,因而成为编者的“替罪羊”;教师的“殖民话语权”或“话语霸权”实则是一种虚假话语权,教师处于一种实然的“精神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还学生“话语权”,应当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时间与空间。实践证明,当学生处于心理安全的课堂上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让课堂呈现出一种生态景象。比较研究证明,无话语权的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独白、精英独唱;而生态课堂上学生则能各抒己见。等待、引领并积极面对学生的求助,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态化。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形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话语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一种直接体现,基于翻转课堂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探讨通过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话语权力的流动来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心理活动课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影响学生对活动、情境的感受与领悟。教师在心理活动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课堂导入的“温度”、活动带领的“精度”、感受引导的“深度”、课堂总结的“高度”。另外,教师还需做到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协调、生动,能够提高并维持学生在课堂的沉浸感,使学生的体验生动、感受深刻、行动有方。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至今,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整个语文教育都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其中尤其是教学实践层面的课堂教学方式成了改革的主战场。在传统教学中,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教师控制着话语权,往往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  相似文献   

18.
<正>尽管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早已受到质疑和批判,但是这一教学模式仍然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普遍使用。即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材频频出现,也仍有教师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教师话语垄断课堂,学生话语受到限制;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操控着课堂的一切,貌似完成了教学任务,实则削弱了学生的话语权。如何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合理地掌控教师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传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突出表现之一是语文课堂几乎成了教师施展身手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舞台”下的“看客”与“听客”。语文课堂话语权利分配极不协调:一方面是教师的话语权无限膨胀,教师对文本做出“权威”解读是天经地义的,教师对参考书中“公共理解”的传授与阐释不容质疑;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话语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被无情剥夺了课堂话语权的学生基本处于失语或人微言轻的状态,他们的个体解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20.
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这充分说明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武器.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语言组织有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语言会让您的课堂锦上添花,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教学任务出色完成.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出彩呢?笔者认为锤炼好课堂教学语言中的5“S”定能让您的课堂“语”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